从三分归元气开始倚天屠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黄河决堤

两世为人的宋青书脑中装有太多东西了。

既然话都已经说出去了,那给俞岱岩治伤这事儿就是一定要做的。

单单下山的这一段路上,他就又把给俞岱岩治伤的方案再次梳理确认了一遍。

“排云掌、天霜拳、三分归元气、缠丝劲这都是到时候需要用到的武功。”

“玄冰玉髓、九转回阳露、天山冰蚕丝、昆仑雪蛤油、百年鹤骨粉、清明散、雷击木这些是必须要备齐的材料。”

经过不断地思考筛选,宋青书确定这几门武功是必须要掌握的。

自己无法学会武当的武功,缠丝劲就请张三丰出手好了。

而所需要的材料那边,玄冰玉髓、天山冰蚕丝、昆仑雪蛤油这几样东西则是武当没有的。

“玄冰玉髓,昆仑火山岩浆沸腾后降温所得。”

“天山冰蚕丝,昆仑派天山冰蚕产出。”

“昆仑雪蛤油,昆仑派主脉方圆百里的雪蛤制成。”

宋青书看着记忆中的这些事物突然笑了一声,“没想到这昆仑派还是个要啥有啥的土财主啊!?”

看来峨眉事了之后,这昆仑派是不得不走上一趟了。

心中念叨着这些事情,未多时,宋青书就已经至官道。

路边形形色色的人逐渐多了起来,稍微走的远了些,只见一处茶铺当中更是人声鼎沸。

宋青书四处观察,只见来来往往的尽是些带着兵器的江湖人手。

再听他们的口音,又是天南海北的不尽相同。

但不管是何门何派的人手,宋青书还是从他们的谈话中听到金毛狮王谢逊的名字正高频率的出现。

至于张翠山的名字也是被偶尔提及。

宋青书这才反应过来,这些人应该都是前些日子上去武当山上逼宫之人。

他们没有得到谢逊与屠龙刀的下落心有不甘,因此才在武当山下停留下来。

有不少人认出了宋青书的样貌,齐刷刷的将目光看了过来。

“一群怂包,又不敢上去武当山上,又不甘心就此离开,守在这里也不知道守什么呢。”

宋青书如今的身份可是武当的三代首徒,因此他对这些前几天还在武当挑事的江湖人手没什么好感。

因此宋青书也根本不与这些江湖人手多说什么,冷眼瞧了瞧便翻身上马快速离开了。

今日早些时候宋青书打退天鹰教殷无禄的事情此时也传到了这里。

这些江湖人手虽然都在心里想着要与宋青书纠缠一番,看看张翠山是否给武当留下了屠龙刀的线索。

可当宋青书的眼神瞧过来的时候,他们却又不敢真的上前出手了。

茶铺当中的气氛冷了下来,所有人都盯着宋青书离去的身影一言不发。

宋青书倒是没将茶铺子里的人们放在心上,他连连挥鞭朝着西边疾驰而去,再未多有停留。

直到这天夜间,宋青书已经是快要离开湖北境内,再往前不远处就是渝州地界了。

离开武当山脚不远,那些身携兵器来来往往的江湖人手们才少了一些。

可取而代之的却是众多形容枯槁、衣衫褴褛的普通百姓们,不断在宋青书身后乞求给口吃的。

越往渝州靠近,如此模样的人则是越多。

“这个时代的普通百姓们生活过的这么苦吗?”

宋青书看的眉头一皱,许多人都已经饿的脱了相了。

他还看到有不少人在啃食路边的树皮。

更许多人看到他骑马路过之时,盯着他座下的马匹眼冒绿光。

看那模样,要不是已经饿的没有多少力气了,恐怕早就冲上来抢马了。

再往前走上一些。

路边甚至开始出现躺在地上一动不动的尸体,浑身衣物都已经被别人扒了去,有不少都已经开始腐烂了。

饶是宋青书上辈子是个医生,看惯了生死离别,见到这幅情景也还是觉得触目惊心。

“这到底怎么回事?”

宋青书大吃一惊,上前拉过几个流民,询问情况。

那些流民见宋青书穿的干干净净,又牵着马匹。

只以为是哪来的达官贵人,也不回答张希孟的问话,当即跪在脚下。

用虚弱的声音央求道:“小少爷行行好,救救我们。”

宋青书皱了皱眉,倒是有些钱财可以给他们。

可这荒郊野外的地界,处处破败景象,恐怕是有了钱财也没地方用。

随着这几人的央求声,远处更多的人把目光看向了宋青书,更多的人正在不断聚集过来。

宋青书不想在这种场合里惹人注意,便继续说道:

“你们是什么人,从哪来的,怎么成了这幅模样,快些告诉我,我就把这包干粮送你,否则等会儿人多了,你们恐怕剩不下多少。”

面前那人听到宋青书身上有吃的,眼中登时流露出万分渴望的神色。

急声道:“小的名叫明三昌,这是我儿子明玉珍,我们本是河南人士。”

“几月前黄河决堤,整个河南饥鸿遍野,听闻蜀中富裕,我们便从河南逃难过来”

“原来如此。”宋青书心中恍然。

从前的确是从史书上看过元末黄河决堤的记载。

也正是因为黄河决堤,间接导致了天下大乱,元朝统治分崩离析,神州大地群雄逐鹿。

“岁大饥,人相食。”

短短几个字,满是这些流民的悲惨状况。

可想而知今日宋青书见到的也只不过是冰山一角罢了,更加惨烈的情况他还未遇见呢。

“给你们吧。”

宋青书果断把怀中装着干粮的包裹丢给了明三昌,然后翻身上马疾驰离开。

人在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是不会去顾忌什么仁义道德的。

世道凶险,不光是江湖人士难以应对,此时在这些流民之中显露自己的钱货,或许更是引火上身。

可等他走到半道,宋青书脑中却忽然一个激灵,他当即勒住马缰,停在了原地。

“刚才那人说他儿子叫什么来着?”

“明玉珍?”

“对!就是这个名字”

这人可是元末起义军的领袖之一,就在重庆建立了自己的政权。

“渝州就是重庆,重庆就是渝州,难怪在这里遇见他呢。”

这样突然与历史上的人物相遇,并且产生了交际,这让宋青书觉得太不真实了。

自己此刻似乎也成了历史的书写者之一。

“说不定就是因为我的那点儿干粮,才让元末的农民起义有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宋青书忽然感觉自己的心里燃起了一股烈火。

既然来到了这个书写历史的年代,何不就让这个时代留下自己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