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4章 仁心砺锋(求追读)
“那他们以后会怎样?”马的速度逐渐慢了下来,张显望着那一张张麻木呆滞朝他们这边张望的脸庞问道。
夏侯兰虽然在资质上比不了赵云,但却比赵云更加的通晓市井,他言:“他们还会再饿上一段时间,等到周边再也没有可吃的东西以后,大族们就会派人过来给他们签发卖身契,签下者为大户私产,不签者大户们也不管随他们逐流。
都是些惯用手段了,说不得县衙没人来管也是因为大户们有需求。”
“这样啊....”
握着马缰的指节有些发白,张显的语气轻微的发颤。
“三位少爷,可怜可怜我们吧,赏我们些吃食吧,善人会有善报,老天爷会保佑你们当上大官光宗耀祖的。”
兴许是见他们的速度慢了下来,又或者是看到的是三张还颇有稚气的面庞,道路两侧的几位难民壮着胆子上前乞讨了起来。
下意识的,张显就将握住马缰的手伸向了怀中,那里有几块他们离村时村老给予的窝头,说是路上饿的时候吃。
他捏住了一个,但看到前来乞讨者身后跟着的骨瘦如柴的孩童时他又将所有的窝头都给拿了出来俯身递给了那几名乞讨者。
“感谢少爷,感恩少爷。”面颊饥瘦凸出骨,蓬头老妇给张显磕头如捣蒜,一边磕头,她还一边狼吞似的往嘴里塞着窝头,就像生怕有人会过来抢一样。
就在张显想要下马搀扶时,夏侯兰大喊了一声,随即迅速拉了张显一下,而后拍击马臀。
驽马被拍了一下速度陡然加快,张显身形有些摇晃被吓得赶紧抱住了马脖。
“阿云,快跟上。”
“哦...”
夏侯兰,赵云两人快速跟上将张显的马匹护在了中间。
当张显稳住了身形后,他这才朝后望去。
此时,张显才明白夏侯兰为何会大叫出声并刺激他的马匹了。
身后,难民们已经聚集在了一处,原先他们都是散落在道路两旁的,而当张显施舍后,他们却一下子聚众在了一起,要不是夏侯兰机灵,他们现在恐怕就已经被围了起来了。
一想到那群饥饿的有些发绿的眼睛,张显心中顿时后怕了起来。
“兰弟...谢了,还好你机灵。”
他朝着夏侯兰感激道。
夏侯兰摇摇头有些腼腆的笑道:“应该的,老师就是知道显哥儿心善,所以这才叫我们跟着哩。”
“事实也证明显哥儿确实是个心善的好人,不过显哥儿,老师时常教导我们,饿殍如柴时,仁义最是催命符。”
张显捏紧了马缰,他已经看到了刚才那个拿到窝头的老妇被人群推搡了起来。
好心却是办了坏事,明是知道患寡而不患均的,怎的就糊涂了呢?
是亲眼所见的冲击太大了吗?
他想去解围,但却有些退缩,他不敢杀人,也还没有杀人的觉悟,唯有指掌被捏的发白。
“他们散了,老妪回窝棚了,显哥儿,没事了。”
“嗯....”
马儿继续小跑着。
后面的路程张显都有些沉默寡言,赵云在一旁时不时投去担忧的目光。
距离真定县越近,零散的窝棚数量也就越多,难民也愈发的多。
不下两千之数。
若没曾亲眼见过,什么难民不难民的他根本不会有所概念,但亲眼见到后.....
当冰冷数字成为了一个个他所看到的人....
深吸一口气,他挺拔了些胸膛,目光也变得凝神了许多像是有了些觉悟。
“显哥儿....”
时刻在关注他的赵云感觉到他的显哥儿像是变了个人,不由的担忧出声。
张显侧首和煦一笑:“没事,想清楚了一些事情,不用担心我。”
“哦...”赵云恍惚了声,刚刚显哥儿看他的眼神让他感觉到了熟悉。
像是几年前的夜晚,兄长在知道阿父逝世后看他跟阿母的目光,那目光里有着悲伤,但也充盈了坚定。
从那天后,他就感觉到兄长变得忙碌了,而阿母也常与他言,言兄长愈发的像他阿父了,他曾不懂。
但今日再看到相似的眼神,他好像有些理解了....
马儿继续着脚步,张显的目光也不再去躲避那些朝他望来的难民目光了。
他知晓眼下的自己还改变不了什么,想得再多,说的再多也不过是空中楼阁。
只有坚定好自己脚下的路,他才能做出一些自己想要给这个时代的礼物。
“这世道,走着瞧!”
风中留下一语低吟,马儿的速度变快,朝着不远处的城郭驰骋而去。
张显走后并未多久,一名道人模样的中年男子也带着一群人从驰道而来。
他看着道路两旁的灾民,道了声‘悲苦’继而挥手。
“施粥水,燃黄符,救天下疾苦!”
“诺!”
跟在他身后的一众信众熟络的开始架起陶锅,不少一样是道士打扮的信众点燃着符纸在一众灾民中宣扬着什么。
.........
青砖斑驳的城门高逾三丈,铁皮包裹的漆木门在尘光中大敞着,青石铺就的直道向内,人影绰绰。
交了入城费的张显三人牵着马步行在真定县的街道上,此刻的他以无多少欣赏古景心情。
“显哥儿,咱们直接去郭家吗?”
赵云牵着马斜背着长枪问道。
张显点头:“嗯,尽快做完真定县的事,拿到我想要的东西便走。”
“显哥儿想要的是什么东西?户籍吗?”夏侯兰也好奇的出声。
三人在小山村已然熟络,虽然最开始张显的主要目标是赵云,但好些天的相处下来,他发现夏侯兰也是个十分不错的少年郎。
“不,我要的是一段安稳的时光。”
一路上张显已经知道自己真正需要的是什么了,不是什么户籍,也不是什么郭氏的交情,他最需要的是一段安稳发育的时间。
治好郭家幼子,有了这层情面在,以郭氏在常山的威望他可以避免许多麻烦,古代,并不是他想安稳活着就可以安稳的活着的。
税赋,徭役,兵役,这些都是身为百姓的责任,税赋先不提,主要是徭役与兵役,这两样,前者是寻常百姓每年需要花费至少四分之一时间去做的事情,而兵役就更不用说了,短兵役动辄按月起步,而长兵役更是以年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