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重生:寒门首辅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2章 发展途中的波折与突破

东明县在林缚的全力推动下,各项事务逐渐重回正轨。大型集市的建设在解决土地与资金难题后,终于破土动工。工地上,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工匠们忙碌地搬运着砖石,搭建着商铺的框架。新稻种在成功控制病虫害后,也开始在部分农户的田地里进行小规模试种,农民们在农学家的指导下,小心翼翼地呵护着这些承载着新希望的稻苗。吏治经过整顿,县衙内的风气焕然一新,官员们做事更加积极认真,公务处理的效率大幅提升。

然而,就在东明县看似稳步前行之时,更大的危机却在悄然降临。

随着东明县名声渐起,其发展模式引起了周边一些势力的忌惮。这些势力中,以距离东明县不远的安平县最为突出。安平县县令周康,是个心胸狭隘且贪婪之人。他见东明县在林缚的治理下日益繁荣,担心东明县的崛起会掩盖安平县的光芒,影响自己的政绩和利益。于是,他暗中勾结了一些对东明县发展不满的势力,包括那些在东明县商业竞争中失利的商贾,以及对林缚新政心怀怨恨的旧士族残余,共同谋划着一场针对东明县的阴谋。

周康首先利用自己在官场的人脉,在朝廷中散布关于东明县的谣言。他编造说东明县表面繁荣,实则是林缚好大喜功,通过苛捐杂税逼迫百姓进行建设,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这些谣言如同毒雾,渐渐在朝堂上弥漫开来,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开始对东明县的发展产生质疑。

“听说东明县那县令,为了自己的政绩,不顾百姓死活,强行摊派各种劳役赋税,搞得民不聊生。”

“是啊,若真是如此,那可不能任由他胡来,得向皇上奏明此事。”

与此同时,周康还指使手下的人在东明县与安平县的交界处制造混乱。他们乔装成流民,在边界地区抢劫过往的商队,扰乱交通要道的治安。然后将这些罪行嫁祸给东明县,声称是东明县治理不善,导致流民为患,严重影响了周边地区的安宁。

“这些流民都是从东明县那边过来的,他们到处抢劫,我们的生意都没法做了!”商人们纷纷抱怨道。

“就是,东明县要是再不管管,我们以后都不敢从这边走了!”

消息传到东明县,百姓们人心惶惶。一些原本支持林缚的商人也开始动摇,担心东明县的商业环境会因此恶化。

“林大人,如今外面谣言四起,又有流民抢劫之事,我们的生意都受到影响了,您可得想办法解决啊!”一位商人焦急地对林缚说道。

林缚深知此事的严重性,他一方面安抚百姓和商人的情绪,承诺会尽快查明真相,解决问题;另一方面,立刻展开调查。

小七再次利用她的江湖情报网,四处打探消息。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查明了这些事情背后的主谋正是安平县县令周康。

“大人,一切都是周康在背后搞鬼。他勾结各方势力,意图破坏东明县的发展。我们必须尽快采取行动,否则东明县的声誉和发展都将受到严重影响。”小七向林缚汇报。

林缚听后,怒不可遏。“周康,你竟敢如此卑鄙!我定不会让你的阴谋得逞。”

然而,要对付周康并非易事。周康在官场经营多年,人脉广泛,且此次阴谋策划已久,证据大多被他销毁。若想揭露他的罪行,必须找到确凿的证据。

林缚决定先从流民抢劫一事入手。他派出县衙中精明强干的捕快,沿着边界地区进行细致的排查。经过数日的侦查,终于发现了一些蛛丝马迹。他们在一处流民藏匿的山洞中,找到了一些带有安平县标记的物品,以及一封尚未销毁的信件,信件内容隐约透露出此次行动是周康指使。

与此同时,在朝堂上,山东巡抚赵贞吉听闻了关于东明县的谣言。他深知林缚的为人和东明县的真实情况,立刻上书为东明县辩解。

“陛下,臣以为关于东明县的传言多为不实之词。林缚在东明县推行新政,致力于发展地方经济,改善百姓生活,实乃难得的良臣。至于所谓苛捐杂税、流民为患等说法,纯属无稽之谈。恳请陛下明察。”

皇帝看到赵贞吉的奏章后,陷入了沉思。他对东明县的情况也有所耳闻,知道东明县近年来发展迅速,但这些谣言又让他心生疑虑。于是,他决定派一位钦差大臣前往东明县和安平县,实地调查此事。

钦差大臣抵达东明县后,林缚立刻将收集到的证据呈交给他,并详细说明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大人,这些便是周康勾结势力,意图破坏东明县发展的证据。他在边界制造流民抢劫事件,嫁祸于我县,还在朝堂散布谣言,妄图诋毁我县声誉。请大人明察。”

钦差大臣看着手中的证据,神色凝重。“若此事属实,周康的行径实在可恶。但仅凭这些证据,还不足以定他的罪。本县还需前往安平县进一步调查。”

随后,钦差大臣来到安平县。周康得知消息后,试图销毁剩余的证据,并威逼利诱相关人员,让他们否认与自己的关系。

“你们都给我记住了,要是敢乱说一个字,我让你们全家都没好果子吃!”周康恶狠狠地威胁道。

然而,钦差大臣也并非无能之辈。他在安平县展开了秘密调查,通过微服私访、询问百姓等方式,逐渐掌握了周康勾结势力、制造混乱的更多证据。在铁证面前,周康再也无法抵赖。

钦差大臣将调查结果如实上奏朝廷。皇帝得知真相后,龙颜大怒。下令将周康革职查办,并严惩那些与他勾结的势力。

“周康身为朝廷命官,不思为民谋福,反而为一己私利,诬陷同僚,破坏地方安宁,实在是罪大恶极。着即革去官职,打入大牢,听候发落。其余涉案人员,一并严惩!”

这场危机过后,东明县的声誉得以恢复,百姓们对林缚更加信任和拥护。大型集市的建设继续顺利推进,新稻种在试种过程中长势良好,丰收在望。东明县的商业和农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在经历此次风波后,林缚意识到,东明县的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内部建设,还需要妥善处理与周边地区的关系,避免类似的恶意竞争和阴谋破坏。他决定主动与周边县城加强沟通与合作,共同促进地区的繁荣。

林缚首先邀请周边县城的县令到东明县参观交流。他带领众人参观了正在建设中的大型集市、新稻种的试验田以及东明书院等地方,详细介绍了东明县的发展理念和各项新政的实施情况。

“诸位,我们东明县的发展,并非是要与各位竞争,而是希望能与大家携手共进,共同推动这一地区的繁荣。我们可以相互学习,互通有无,实现互利共赢。”林缚诚恳地说道。

周边县城的县令们看到东明县的发展成果后,大为震撼。他们纷纷表示愿意与东明县加强合作,共同探讨发展之路。

“林大人,您的理念和举措让我们大开眼界。我们愿意与东明县携手,共同发展。”一位县令说道。

“是啊,之前我们对东明县多有误解,如今看来,是我们狭隘了。”另一位县令也附和道。

在与周边县城建立良好关系的同时,林缚并没有放松对东明县内部的治理。他继续关注大型集市的建设进度,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对于新稻种的推广,他组织了更多的培训活动,让农民们更加熟练地掌握种植技术。在教育方面,东明书院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学子,这些学子开始在东明县的各个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时间的推移,东明县在与周边地区的合作中,逐渐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大型集市建成后,吸引了来自各地的客商,各种商品琳琅满目,交易十分活跃。新稻种经过推广,在整个地区得到广泛种植,粮食产量大幅提高,百姓生活更加富足。东明县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然而,林缚知道,未来的道路依然漫长,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去迎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