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天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逐光的笔,绽放的梦

随着高三的钟声沉闷敲响,校园像是被一层无形的薄膜包裹,氛围陡然变得紧张与凝重。清晨,熹微的光还未完全照亮校园,教室里便已传出朗朗书声;夜晚,月色如水,教学楼的窗口依旧灯火通明,同学们埋首于书山题海,为即将到来的高考全力冲刺。雷文轩也投身于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役,堆积如山的复习资料、频繁的模拟考试,将他的时间切割得支离破碎,可他心中文学的火种,非但没有因忙碌而熄灭,反而在压力的催化下,燃烧得愈发炽热。

文学社团这边,上学期全市青少年文学创作成果巡回展的成功,让社团名声大噪。招新时,校园公告栏前人头攒动,一大批怀揣文学梦想的新生,眼中闪烁着憧憬的光,踊跃报名加入。看着这些充满朝气的新面孔,雷文轩深感责任重大,他暗下决心,即便身处高三的紧张时光,也要为社团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传承那份纯粹的文学精神。

于是,雷文轩绞尽脑汁,利用课余零碎时间,精心策划了一系列小型文学交流活动。“午间诗会”便是其中之一,每至午休时段,社团成员们便轻手轻脚地来到校园花园。花园里,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偶尔有微风拂过,树叶沙沙作响,仿佛在为这场诗会轻声伴奏。大家或坐在长椅上,或席地而坐,依次分享自己创作的短诗。有的诗描绘着青春的迷茫与坚定,有的诗倾诉着对梦想的执着追求,这些质朴而真挚的文字,如同一股清泉,流淌进每个人的心田,让忙碌疲惫的学习生活多了一丝诗意的慰藉。

然而,社团活动的开展并非一帆风顺。学校为了让学生专注备考,颁布了新规定,对社团活动的时间和规模进行了严格限制。这一政策的实施,让社团活动陷入了困境。一些成员因学业压力不堪重负,逐渐萌生退意;社团内部也出现了激烈的分歧,部分同学认为高考迫在眉睫,应该暂停社团活动,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备考中;而另一部分同学则对文学满怀不舍,不愿放弃这一方心灵的净土。

雷文轩陷入了两难的境地,他深知高考的重要性,这是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关乎着同学们的未来;可他也不愿看到自己一手参与壮大的社团就此沉寂,那些与文学相伴的日子,是他高中生活最珍贵的回忆。在一次激烈的社团会议后,争论的声音仍在雷文轩耳边回响,他心情沉重,独自来到校园的图书馆。

图书馆里寂静无声,只有偶尔翻书的沙沙声。雷文轩在那一排排高大的书架间徘徊,指尖轻轻滑过一本本散发着墨香的书籍。他的思绪飘回到过去,那些因为创作而废寝忘食的日子,为了一篇文章反复修改,逐字逐句斟酌;那些在文学活动中收获的成长与感动,与同学们一起头脑风暴,共同克服创作难题。他渐渐意识到,文学与高考并非完全对立,它不应被视为备考的阻碍,而可以成为大家在高压下的心灵避风港,给予精神上的滋养与支撑。

雷文轩决定找学校领导沟通,他提前做好了充分的准备,梳理了文学社团对学生成长的种种益处。在领导办公室里,他诚恳而坚定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文学社团不仅仅是兴趣的简单集合,在创作和交流过程中,同学们的思维得到拓展,表达能力不断提升,这些能力对语文学习乃至综合素质的发展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帮助。我承诺,一定会合理安排社团活动,绝不占用正常学习时间,确保不影响大家备考。”学校领导被他的坚持和真诚打动,经过一番商讨,最终同意在不干扰正常教学秩序的前提下,保留社团的一些小型活动。

解决了社团的危机后,雷文轩马不停蹄地开始调整社团活动计划。他推出了“文学助力高考”系列活动,组织成员们将历年高考的优秀范文收集整理成册,仔细分析其中的写作思路、结构布局和语言特色,总结高考作文的高分技巧。同时,他鼓励大家在紧张的复习间隙,用简短的文字记录自己的心情、梦想与感悟。这些文字或幽默风趣,或深情动人,后来被精心整理成一本名为《高三的碎碎念》的小册子。小册子在校园里悄然流传,同学们在课间休息或自习之余,翻开它,便能在那些熟悉的文字中找到共鸣,互相鼓励,排解压力。

在高考备考的关键时期,雷文轩还收到了一个意外的邀请——市电视台举办的“青少年文学论坛”向他发出邀请,希望他能作为学生代表分享校园文学创作经验。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能与全市乃至全省的文学爱好者和教育界人士交流,可也意味着他要花费大量时间准备,这对本就忙碌的高三备考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挑战。雷文轩犹豫再三,内心十分纠结,一边是紧张的高考备考,每一分每一秒都无比珍贵;另一边是为学校和社团争取荣誉的机会,更能让更多人了解校园文学的魅力。经过深思熟虑,他最终决定接受邀请。

为了准备这次论坛,雷文轩开启了“连轴转”的模式。每天晚上,完成繁重的复习任务后,他不顾疲惫,坐在书桌前,打开台灯,梳理自己在文学道路上的成长历程。从最初对文学的懵懂热爱,到在社团中参与的一次次活动,再到取得的点滴成绩,他都一一回顾,总结经验。他精心撰写演讲稿,反复修改,字斟句酌,力求每一句话都能准确传达校园文学的独特魅力。同时,他还收集了同学们的优秀作品,精心挑选、排版,制作成精美的展示资料,希望能在论坛上全方位展示他们的文学成果。

论坛当天,雷文轩身着整洁的校服,自信满满地走上舞台。台下,座无虚席,众多教育界人士、文学爱好者和学生代表齐聚一堂,目光都聚焦在他身上。他深吸一口气,开始了演讲,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他从校园生活中的细微点滴讲起,阐述文学创作的灵感来源;分享社团成员们在一次次活动中的合作故事,强调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深入剖析文学对青少年思想塑造、情感表达和价值观形成的深远影响。他的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文学的热爱与执着,深深打动了在场的观众。当他展示同学们的作品时,台下爆发出阵阵热烈的掌声,许多人纷纷点头称赞,对他们的成果给予了高度评价。

从论坛回来后,雷文轩带着满满的收获投入到高考备考中。他迫不及待地将在论坛上获得的启发和经验分享给同学们,讲述那些优秀创作者的故事,传递积极向上的文学态度。在最后的冲刺阶段,社团成员们在他的带动下,相互鼓励,共同进步。他们在文学的滋养下,不仅语文素养得到了显著提升,在面对高考的巨大压力时,精神上也得到了有力的支持和鼓舞。

高考的日子如期而至,阳光洒满了校园。雷文轩和同学们怀揣着梦想,迈着坚定的步伐走进考场。考场上,他文思泉涌,多年来对文学的积累和感悟如潮水般涌上心头,他将这些融入到作文中,笔下的文字行云流水,一气呵成。当最后一场考试结束的铃声响起,雷文轩长舒一口气,放下手中的笔,他知道,自己的高中生活即将画上句号,但文学之路才刚刚开始,未来还有无限可能。

高考结束后,雷文轩和社团成员们一起精心筹备,举办了一场盛大的告别晚会。晚会上,灯光柔和,音乐悠扬。大家围坐在一起,回顾了高中三年在文学社团的点点滴滴,那些一起为活动忙碌的日子,那些因为创作灵感迸发而欢呼雀跃的瞬间,那些面对困难时的相互扶持,欢笑与泪水,挫折与成长,都成为了珍贵的回忆,在每个人的心中回荡。

雷文轩站在舞台中央,发表了深情的讲话,他的眼中闪烁着泪光:“感谢每一位成员的付出与陪伴,是你们让这个社团充满温暖与力量;更感谢文学,它如同一盏明灯,在迷茫时为我们指引方向,在疲惫时给予我们慰藉。无论未来我们走向何方,文学都将是我们心中永不熄灭的灯塔,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随着高考成绩的公布,喜讯传来,雷文轩和许多社团成员都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他们即将奔赴不同的大学,开启新的人生旅程。但雷文轩知道,他们在高中时期种下的文学种子,已深深扎根,在未来的日子里,必将吸收阳光雨露,生根发芽,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他满心期待着在未来的文学道路上,继续与同学们携手前行,用手中的笔书写更多精彩篇章,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