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天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0章 逐梦路上新起点:初三的奋进篇章(3)

当九月的金风轻轻拂过校园的林荫道,雷文轩和雷浩轩怀揣着对未来的无限遐想,正式踏入了高一的门槛,开启了一段充满未知与挑战的新征程。

雷文轩一头扎进了学校文学社那浓厚的文艺氛围之中。每周一次的社团活动日,阳光总会恰到好处地透过斑驳的树叶,洒在社团活动室的窗台上,为这场文学盛宴铺上一层暖融融的底色。社员们围坐成一圈,桌上堆满了各式各样的书籍与手写稿。雷文轩的目光在每一张专注的面庞上掠过,心中满是对创作世界的憧憬与期待。

在一次以“校园时光”为主题的创作活动里,雷文轩决定将自己初中时在科技创新道路上的跌宕起伏,用诗歌的形式娓娓道来。那段逐梦岁月中的每一次挫折、每一滴汗水、每一抹欢笑,都如电影般在他的脑海中循环放映。他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对着电脑屏幕或摊开的稿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为了找到最精准的词汇来描绘在实验室里面对失败时的沮丧,他反复翻阅词典;为了让诗歌的韵律和谐优美,他轻声吟诵,不断调整词句的顺序。“那闪烁的仪器,似沉默的卫士,见证着希望与失望的交替,而我,在黑暗中摸索,寻找着光明的缝隙。”他低声呢喃着,反复品味着这句诗,直到满意为止。

展示的那天,雷文轩站在社团活动室的中央,双手不自觉地微微颤抖,声音也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可当他念出第一句诗,那些曾经的回忆如汹涌的潮水般涌上心头,他的声音逐渐变得坚定而有力。他仿佛又回到了初中的实验室,与雷浩轩并肩作战,面对一次次失败却从未言弃。当最后一个字落下,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文学社的指导老师眼中满是赞赏:“雷文轩同学的作品,情感真挚动人,从独特的科技视角切入校园时光,让人眼前一亮。我建议你向更专业的文学刊物投稿,说不定能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老师的话如同一束光,照亮了雷文轩心中那片创作的天地,他的创作热情瞬间被点燃,从此一头扎进了不同文学体裁的探索中。从寥寥数语却意味深长的微型小说,到见解独到、剖析深刻的文学评论,他在文学的海洋里尽情遨游,不断拓宽自己的创作边界。

然而,学业的道路从来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数学中的函数和立体几何,成了雷文轩前进路上的“拦路虎”。复杂多变的函数图像,仿佛是一个个神秘的迷宫,让他时常迷失方向;抽象难懂的立体几何模型,宛如一座座难以攀登的山峰,横亘在他的面前。但雷文轩骨子里就有一股不服输的劲儿,他主动找到数学老师,眼中满是求知的渴望。老师被他的热情所打动,不仅为他推荐了几本深入浅出的辅导资料,还耐心地建议他:“数学是一门需要大量练习的学科,通过做题,你能更好地理解知识点,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于是,每天晚自习结束后,当同学们陆续离开教室,雷文轩总是独自留下。他坐在靠窗的位置,头顶的灯光洒下,将他的身影笼罩在一片光晕之中。他翻开习题集,对着一道道难题,眉头紧锁,时而在草稿纸上飞速地画出函数图像,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关键点;时而在脑海中构建立体几何模型,想象着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去剖析。遇到实在解不开的难题,他会暂时放下,起身走到窗边,望着夜空深吸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重新回到座位,换一种思路继续钻研。就这样,日复一日,他逐渐掌握了函数和立体几何的解题技巧,成绩也稳步提升。

与此同时,雷浩轩在科技创新社团的工作愈发忙碌,肩上的担子也越来越重。学校幸运地获得了一个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珍贵名额,社团一致决定将他主导研发的小型环保监测设备作为参赛项目。这既是一份沉甸甸的荣誉,更是一份艰巨的责任。雷浩轩深知,要在强手如云的大赛中脱颖而出,必须在有限的时间内对设备进行全方位的优化升级。

他带领团队成员开启了“魔鬼式”训练模式。每天放学后,夕阳的余晖还未完全散去,他们就一头扎进了实验室。实验室里摆满了各种仪器和工具,灯光昏黄而温暖,见证着他们的努力与坚持。周末,当其他同学在享受悠闲时光时,他们依旧坚守在实验室,饿了就吃几口外卖,累了就趴在桌上稍作休息。为了提高设备的监测精度,雷浩轩几乎查阅了所有能找到的国内外文献,从专业学术期刊到前沿科技论坛,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有用的信息。他尝试更换了十几种不同型号的传感器,对设备的算法进行了上百次的优化,每一次尝试都是一次挑战,每一次失败都让他离成功更近一步。

在一次关键的实验中,设备突然发出刺耳的警报声,数据在显示屏上疯狂地跳动,出现了异常波动。团队成员们一下子慌了神,脸上写满了焦虑与不安。雷浩轩却异常冷静,他迅速戴上手套,有条不紊地检查每一个部件,从电路板到传感器,从线路连接到程序代码。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实验室里安静得只剩下仪器的嗡嗡声和他轻微的呼吸声。经过整整三个小时的排查,他终于发现是一根不起眼的电路连接线出现了松动。当他重新接好线路,设备恢复正常运行的那一刻,大家都长舒了一口气。但雷浩轩并没有因此而放松,他敏锐地意识到团队在应对突发问题时的能力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于是,他精心策划了多次模拟故障演练,设定了各种可能出现的问题场景,让团队成员在实践中熟悉解决方法,提升应对能力。

在这个紧张忙碌的过程中,雷浩轩结识了一位来自高校的科研志愿者。志愿者偶然参观学校的科技创新活动时,被雷浩轩团队的热情和努力深深打动。他主动留下来,与雷浩轩他们分享了许多高校科研项目的宝贵经验,还从专业的角度为他们提供了一些独到的指导和建议。“你们可以尝试将人工智能技术融入到环保监测设备中,利用机器学习算法对大量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实现更精准的预测和预警。”志愿者的话如同一把钥匙,为雷浩轩打开了一扇全新的科研大门,他开始深入思考如何将环保监测设备与人工智能技术有机结合,进一步提升设备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高一上学期的悄然落幕,雷文轩和雷浩轩都收获了满满的成长与进步。雷文轩的一篇散文在一家省级文学刊物上发表,当他收到稿费通知单的那一刻,心中的喜悦难以言表。他用这笔稿费买了一大堆心仪已久的文学书籍,摆满了自己的书架。每一本新书都像是一个新的世界,等待他去探索、去品味。雷浩轩的团队在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了三等奖,虽然没有达到预期的一等奖,但这次比赛让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也让雷浩轩深刻认识到科研之路的漫长与艰辛。他没有气馁,反而更加坚定了继续前行的决心。

寒假期间,雷文轩参加了一个规模盛大的文学冬令营。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爱好者们齐聚一堂,共同探讨文学的魅力与奥秘。他们一起参观了当地的历史文化古迹,古老的城墙、斑驳的庙宇、幽深的小巷,都散发着岁月的气息。雷文轩漫步其中,感受着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底蕴,灵感如泉涌般迸发。回到住处,他迫不及待地拿起笔,将自己的所见所感与历史文化相结合,创作了一篇优美的游记。在冬令营的创作比赛中,他的作品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那一刻,他站在领奖台上,手中捧着奖状,眼中闪烁着激动的泪花,心中对文学的热爱愈发炽热。

雷浩轩则利用寒假时间,马不停蹄地对小型环保监测设备进行二次优化。他频繁地与之前联系过的环保企业沟通交流,详细了解市场需求。根据企业的反馈,他对设备的外观进行了重新设计,使其更加简约时尚;对操作界面进行了优化,使其更加简单易懂。同时,他还在思考如何将设备进行量产,让更多人能够使用,真正为环保事业做出贡献。他四处奔波,寻找合适的生产厂家,与技术人员商讨生产工艺,为实现设备的量产而努力筹备着。

站在高一的尾巴上,雷文轩和雷浩轩回首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心中感慨万千。他们在各自的领域里不断探索、不断成长,虽然遇到了无数的困难与挫折,但都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不懈的努力一一克服。他们深知,未来的逐梦之路还很漫长,每一步都需要脚踏实地,容不得半点马虎。但他们毫不畏惧,因为他们坚信,只要保持对梦想的执着追求,就一定能在这条充满挑战与机遇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创造出更多属于自己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