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我的模拟人生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络绎不绝

李方旺和堂妹堂弟在门口吃着冰棍,迎面就碰上了张广飞和他父亲张大山。

张大山是队里的老实人,也是最早支持李志华搞养鸡的人之一,跟李家关系一直不错。

张广飞一眼就看到了李方旺和堂妹堂弟手上的冰棍,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哇!方旺!你真把冰棍弄回来了?!快快快,给我来一根!”

李志华看到是张大山父子,也乐了,指着冰棍箱说:“正好!刚从县城弄回来的!大山兄弟,广飞,来来来,尝尝鲜!这大热天的,吃根冰棍凉快凉快!”

张大山连忙拦住:“哎!志华哥,这可使不得!这是你们花钱买回来的,我们怎么能白吃呢?”

“嗨!一根冰棍儿算啥!”李志华豪爽地摆摆手,“自家兄弟,客气啥!”

但张大山却是个实在人,说什么也不肯白拿。他从口袋里掏出皱巴巴的几分钱,硬是要塞给李志华:“不行不行!亲兄弟明算账!该多少钱就多少钱!咱们得按规矩来!不然以后这买卖还怎么做?”

张广飞拿到冰棍,迫不及待地吸溜起来,含糊不清地赞叹着:“好吃!真甜!爸说得对,得给钱!这是5分钱的奶油冰棍,可好吃了。”

张大山尝了一口,脸上露出了满足的笑容。

李志华拗不过他们父子俩,看着张大山那坚持的样子,只好无奈地笑了笑,收了一毛钱。

……

张大山父子美滋滋地吸溜着冰棍的场景,很快就吸引了村里其他人的注意。

傍晚时分,正是社员们干完农活回家、在村口纳凉闲聊的时候。这冰棍的凉气和香甜味儿,对于终日劳作、少有零嘴的乡亲们来说,无疑是巨大的诱惑。

“哎?大山,广飞,你们吃啥呢?看着怪凉快的!”一个扛着锄头路过的汉子好奇地问道。

“冰棍儿!方旺从县城弄回来的!”张广飞得意地晃了晃手里的冰棍棍儿,“五分钱一根,可甜了!”

“冰棍?!”那汉子眼睛一亮,“真的假的?哪儿买的?”

“就在方旺家呢!刚拉回来一箱!”

这话一传开,就像在平静的湖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很快,三三两两的村民就围了过来,有大人,也有眼巴巴瞅着冰棍直流口水的小孩子。

“方旺,真有冰棍卖啊?”

“多少钱一根?给我来一根尝尝!”

“我要那个奶油的!”

……

一时间,李方旺家门口变得热闹起来。李志华和王秀芬连忙招呼着,李方旺则负责开箱、收钱、递冰棍。虽然是第一次做这买卖,但叔侄俩配合默契。

冰棍的销路出乎意料的好。乡亲们虽然平日里节省,但几分钱买个新鲜、买个凉快,大多数人还是舍得的。尤其是那些家里有小孩的,更是禁不住孩子的央求。

不到半个小时的功夫,竟然就卖出去了快一半!

这让李志华和王秀芬又惊又喜,看着收到的那几毛钱零钱,感觉比在地里挣一天工分还来得实在。

王秀芬帮忙收拾着毛票和分币,脸上笑开了花。

她转头看向正在擦拭冰棍箱的李志华,语气里充满了赞叹和骄傲:“他爹,你看看方旺这孩子!真是了不得!这才刚考完试,就能想着法子给家里挣钱!读了书的人,脑子就是活络,跟咱们就是不一样!我看他啊,就是天上的文曲星下凡!啥都懂,啥都能干成!”

她说着,又看了一眼正在旁边逗弄小堂弟的李方旺,对自家那三个小的说道:“听到了没?以后你们都得跟方旺哥好好学!多读书,将来才能像方旺哥一样有出息!”

堂弟堂妹虽然还不太懂“文曲星”是什么意思,但也知道大哥哥很厉害,能让他们吃上甜甜的冰棍,都用力地点着头。

李方旺听到婶婶的夸奖,有些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连忙摆手道:“婶,您可别这么夸我,我就是瞎琢磨而已。今天冰棍卖得好,主要是因为乡亲们图个新鲜,以前没怎么吃过。要是咱们天天卖,或者村里卖的人多了,这生意肯定就不会像今天这么火爆了。咱们不能光看眼前的热闹。”

李志华闻言,点了点头:“嗯,方旺说得有道理。这东西就是尝个鲜,不可能天天都卖这么好。”他知道侄子看问题总是比自己深一层,提醒得对。

“不过,”李方旺话锋一转,“虽然不可能一直这么火爆,但只要咱们做得好,价格也公道,肯定还是能细水长流地做下去的。尤其这大夏天,需求量肯定小不了。”

接着,李方旺又把昨天在县城大集上的见闻跟叔叔婶婶详细说了一遍。

他不仅描述了集市上人头攒动的热闹景象,还特别提到了那些让他眼前一亮的小商品——颜色鲜艳的塑料发卡、城里年轻人追捧的蛤蟆镜、亮晶晶的电子表,当然,还有那香气四溢、引人驻足的炒瓜子。

李志华和王秀芬围坐在油灯下,听着侄子绘声绘色的描述,仿佛也跟着去了一趟那新奇热闹的大集。

“哎呀我的天!”李志华听得津津有味,忍不住一拍大腿,感叹道,“原来县里的大集上有那么多稀奇古怪的东西卖啊!塑料发卡?蛤蟆镜?还有那啥……电子表?听都没听说过!这些玩意儿真有人买?”

他咂咂嘴,黝黑的脸上充满了对外面世界的好奇和一丝难以掩饰的向往:“咱们天天窝在村里,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真是啥也不知道。跟外面一比,就像是活在两个世界!还是得多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啊!”

王秀芬也在一旁听得入了迷,跟着点头附和道:“是啊,听方旺这么一说,感觉外面的钱好像也没那么难挣似的?你看人家卖个瓜子、卖个头绳都能挣钱。不像咱们种地,辛辛苦苦一年到头,刨去交公粮,也剩不下几个钱。”

“叔,婶,外面的机会确实多,但也不是遍地捡钱。”李方旺笑着解释道,“做买卖,也得有门道,得看准了才行。就拿那瓜子来说吧……”

他把自己关于瓜子生意的初步想法和观察,也跟叔叔婶婶简单说了一下。

李志华听完,眼睛更亮了:“卖瓜子?这个……听起来好像比卖冰棍还简单点?原料咱们村附近就有种向日葵的,收起来应该不难。就是这炒的技术……”

“技术可以慢慢学嘛!”李方旺说道,“咱们可以先少量买点生瓜子回来自己试试,多琢磨琢磨火候和配方。而且,我今天在集上买了三家不同摊位的炒瓜子,咱们先尝尝,看看哪种味道好,也可以借鉴一下。”

说着,他将白天买回来的那几包瓜子拿了出来。

香味儿立刻吸引了旁边早就按捺不住好奇心的三个小家伙。

两个堂妹立刻凑了过来,连最小的堂弟也摇摇晃晃地跑过来,扒着桌子边,眼巴巴地看着桌上的瓜子。

“哥,这是啥呀?好香!”二堂妹吸了吸小鼻子,好奇地问。

李方旺笑着抓起一把瓜子,分给她们:“这个叫瓜子,嗑着吃的,尝尝看。”

他耐心地教着小堂妹怎么嗑瓜子,小堂弟太小还不会嗑,李方旺就剥了几颗瓜子仁喂到他嘴里。小家伙尝到了香味,立刻眉开眼笑,拍着小手还要。

王秀芬看着孩子们馋嘴的样子,嗔怪地拍了拍二堂妹的小脑袋:“慢点吃,别噎着!看你那小馋猫样!”嘴上虽这么说,脸上却满是慈爱的笑容。

李志华也笑着拿起几颗瓜子,一边尝着不同摊位的味道,一边和李方旺讨论着哪种更香,哪种火候更好。

夜色渐深,土坯房里,昏黄的油灯光晕下,大人们认真讨论着新买卖的憧憬和计划,孩子们则围在桌边,笨拙又快乐地嗑着香喷喷的瓜子,清脆的嗑瓜子声、大人的讨论声、孩子们的嬉闹声交织在一起,驱散了夏夜的沉闷。

……

第二天一大早,李方旺就有了新的打算。

昨天只是在自家门口守株待兔,今天他准备主动出击,骑着自行车,驮着冰棍箱,在整个刘庄大队转一圈,试试流动售卖的效果。

他把这个想法跟叔叔一说,李志华自然是大力支持,还特意找了更结实的绳子,帮他把冰棍箱牢牢地固定在自行车后座上。

一切准备就绪,李方旺信心满满地推着车,正准备出发,刚走到院门口,就发现外面已经有人在探头探脑了。

是几个昨天尝到了甜头的小屁孩,眼巴巴地守在那里,手里攥着几分钱,显然是等着买冰棍的。

“方旺哥!还有冰棍吗?”一个小男孩怯生生地问。

李方旺乐了,没想到自己这还没“出摊”呢,就有顾客上门了。

他笑着打开箱子,给几个孩子一人拿了一根。

然而,这仅仅是个开始。

还没等李方旺骑上车走远,陆陆续续又来了几波人,有大人带着孩子的,也有结伴而来的年轻人。他们都是听说了昨天村里有冰棍卖的消息,特意赶过来的。

更让李方旺意外的是,人群中竟然出现了两个熟悉的身影——周晓雯和刘巧巧!

“李方旺!你真在这儿卖冰棍啊!”刘巧巧看到李方旺和那个冰棍箱,眼睛都亮了,快步跑了过来。

周晓雯也跟了上来,脸上带着好奇和笑意。

“你们怎么来了?”李方旺有些惊讶,连忙给她们一人递了一根冰棍。

“我们来买冰棍吃呀!”刘巧巧接过冰棍,迫不及待地吃了一口,满足地眯起了眼睛,“昨天我们队里就有小孩跑回来说,你们三队这边有冰棍卖,又甜又凉快!我们还不信呢,今天特意过来看看,没想到是真的!”

周晓雯也一边小口吃着冰棍,一边笑着说:“是啊,消息都传到我们二队去了!你这生意做得挺快啊!”

她们俩一边吃着冰棍,一边好奇地打量着李方旺和他那辆“流动冰棍车”,叽叽喳喳地问东问西,对李方旺这种“刚考完试就开始做买卖”的行为充满了惊奇和佩服。

看着眼前这络绎不绝的“顾客”,李方旺哭笑不得。

看来自己这流动售卖的计划还没开始实施,就已经被闻讯而来的乡亲们堵在了家门口。

这冰棍的吸引力,比他想象的还要大!

看来,这第一步棋,是走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