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这南明忠臣我不当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40章 一年不如一年

“那你干坏事的时候会让瞎子帮你盯梢吗?”

“这倒也是哦。”李龙井讪笑道。

“可两位面是不是太少了?”

“到了底层,就要体会下我们底层人的苦,不然你姐把你交给我为了啥?为了享福吗?”

“您不是有钱吗?为什么不享受享受呢?”

“有了钱就更该用到正道上。”张蕴轻咳两声。

“那什么是正道呢?”

“正道就是——”张蕴声音一迟,随即深深一叹。

“你以后就知道了。”

“额——张先生,你怎么说话和我大姐一个样啊?”李龙井十分“痛恨”谜语人行为。

“哈哈哈,有些事不到时候,还真不好说。”张蕴摆了摆手。

这时,厨娘也端着两大碗热腾腾的面走了出来,放到了张蕴和李龙井面前。

“两位客人请慢用。”

吹了一天的冷风,二人挑起筷子大快朵颐起来,很快就消灭了眼前的食物。

“呼——味道真不错。”

抚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李龙井感叹道。

“说实话,这一路上的饭菜,哪怕是背囊里的馒头,味道都比京城里的珍馐好。”

“人饿极了,什么都好吃。”张蕴也点头道。

这时候,老奶奶也回来了,打扫着桌上的卫生。

张蕴一边帮着收拾,一边问道。

“老人家,我们走的时间长,这儿是福建还是江西啊?”

“客官,我们这儿正好是福建和江西的分界,我们娘俩啊,平时也靠接待你们这样南下的客人过活。”

“原来如此。”张蕴点点头,帮着收拾好后,坐回椅子上,闭上眼睛,精神微沉。

精神空间中,张蕴来到地球仪面前,果不其然,江西和广西两个省的迷雾已经消失,随着点亮,两块省域从地球仪上脱离了下来,填补到了地图上。

张蕴抬头看向探索度,已经达到了百分之二十三多点儿。

“嘶——没想到两省加在一起,才提升了百分之三点几。”张蕴愕然。

“看来探索之路,任重而道远啊,看看银矿的情况吧。”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江西的银矿居然多得离谱!在目前所有解锁的省份中,堪称之最!

“说起来,我记得矿学书上讲过,江西的银矿储量只比内蒙古低......”张蕴摸着下巴,随即狠狠地拍了拍大腿。

“这么好的地方,居然只是我的客站,太可惜了!”

“幸好没人知道。”自己这样安慰道。

将几个大型银矿的位置记下后,张蕴脱出了精神空间。

“以后再看吧,反正跑不了。”

听见张蕴喃喃自语,李龙井突然看过来。

“什么跑不了?”

“哦哦,没什么没什么。”张蕴摇了摇头,随即叫住老奶奶。

“店家,我们刚从南直隶出来,可否陪我们聊聊?”

离开浙江后,新的省份对于张蕴来说还是很陌生的,于是他打算从这位老人这里打听打听南边儿的情况,做好实地调研,说实话,他心中的疑惑不少嘞。

见张蕴邀请,老奶奶拍了拍衣袖,坐到了二人对面。

“客官有什么想问的,老朽一定知无不言。”

“哎?你还识字啊?”李龙井有些惊讶。

“哈哈,老朽的儿子也曾是个读书人,听着耳音学了两句而已。”老奶奶笑着说道。

“嗯,原来您儿子也读书......”张蕴若有所思,视线朝厨房看了一眼,轻声问道。

“那他人呢?进京赶考去了吗?”

老奶奶一愣,随即面上浮起无数愁苦。

“那孩子啊,去当兵了。”

“他不是读书人吗?怎么会去当兵?”李龙井疑惑道。

“哎——”老奶奶长叹一口气。

“自从北边儿陷落后,朝廷就在我们这儿征兵,按理说他是读书人,身上还有秀才功名,不用去。

可是有一天,戚继光将军来了我们这儿,对孩子们说了好多好多话,我儿子呀,就非要跟着他去打仗,这一去走好几年了,也没回来过,就留下我们这对婆媳过日子......”

“这样啊——”张蕴默然,再往厨房看一眼,那厨娘显然在听。

或许,每次来南下的客人,她都想听听消息。

“那——你埋怨吗?”张蕴小心翼翼地问道。

没想到老奶奶憨笑一阵。

“你这娃娃客人说的,那朝廷要打仗,我儿子要是能出一份力,就去出呗。

这几年我听好多南下的人说呀,说北边儿那儿,丢了好多好多地,死了好多好多人。

他们比我老婆子更苦、更累,要是戚家军里能把那儿收回来,那儿的人应该会好过一些吧......”

李龙井听得出神,他没想到一个老婆婆居然有如此觉悟!

张蕴摸了摸眼角,露出苦涩的笑容。

这就是民心啊,有民心,才能调动人力物力;有民心,胡宗宪才能抗住元国大军;有民心,戚继光才能在前线克敌制胜。

但问题也来了,当老百姓们发现朝廷不打算收服失地,只能苟延残喘的时候,还会有民心吗?

至少山河四省的民心是要尽失了......

不忍见老奶奶愁苦的样子,李龙井说道。

“店家奶奶,朝廷发话了,要召戚家军回南边儿,您儿子应该能回来了。”

“是吗?”老奶奶有些惊喜地问道。

这时,厨娘也掀开门帘走了出来,仿佛不敢相信。

“大人,戚家军要回来了吗?”

“是啊。”张蕴点了点头。

“朝廷和元国议和了,只要戚家军退回湖广,就不打了。”

“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我家相公能回来了。”厨娘高兴得合手感谢。

可没想到,这时候老奶奶却问道。

“那北边儿的老百姓怎么办啊?”

她独自絮叨道:“这些年种粮不容易,听说那帮人不仅抢还杀人......”

“算了,不说这些了。”张蕴心里一苦,换了个话题。

“老奶奶,你刚才说种粮不容易,南边儿的地也歉收吗?”

“是啊,北边儿怎么样我老婆子不清楚,但南边儿的情况我一清二楚,不瞒您说,我活了快七十年了,皇帝都换了好几茬,但是这地呀,却是一年不如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