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9章 异乡异客
李鄂见自己的母亲因为一碗粥撒出来哭了,求助似地望向了自己正在吃饭的父亲,可是他的父亲李成选择对此视而不见。
此时的李成像个没有事情做的人一样,一点不关注自己的妻子情绪失控,反而把注意力,放到了品味自己面前那碟小咸菜的口感上。
李鄂对此不由得叹了一口气,摆出了严肃的表情,无奈地说:“娘您不要为了一碗粥就这个样,我把桌子上的粥吃了可以吧?”
李鄂说着用左手托起了饭碗,把它放到面前桌子下方的不远处,用右手使筷子往饭碗里划粥。
他的表现让李成、李玉娘、史夫人三个人一时间全部懵了,之前的李鄂可干不出这样的事情。
他们直到过了一会,李鄂把能划的粥都划到了饭碗里,把饭碗举起来真要喝粥,李玉娘才率先反应过来阻拦李鄂这样做。
“四哥你别这样!”
李玉娘说着伸手去抢李鄂手里的饭碗,李鄂及时端着饭碗站了起来,眼看就要把三分之一饭碗的小米粥倒进嘴里。
“你这小子!住手!”史夫人毕竟还是心疼儿子的,“你吃完了赶紧从我眼前消失,不要在我的眼前碍眼了!”
“遵命!”
李鄂一声遵命之后,故意用夸张的手法,把手里的饭碗与筷子放回了饭桌上上,向李玉娘使了一个眼色之后跑着去了书房。
李成这时恢复了之前的状态,仍然在不紧不慢地品味着他那份的小咸菜,李玉娘加快了吃饭的速度,她现在对文字创作兴致很高。
李玉娘现在还没有来得及告诉她四哥李鄂,她昨天睡觉前翻阅一本笔记之时,偶然发现了一首词,特别适合用到《西游记》里。
……
李鄂进了书房,一边磨墨,一边推敲着之后要写的内容,等墨水磨好了,立刻用毛笔在纸上刷刷刷地写了起来。
在百回本《西游记》里,孙悟空回到花果山之后性格大变,并没有得到特别充分的体现。
以至于李鄂是年纪大了一些,第二次读《西游记》时,才注意到孙悟空刚刚拜师时,还是一个有礼貌的聪明猴子。
他这一次写《西游记》,因为没有按照明清小说传统技法来写小说,便通过心理描写在内一系列写法写出这一点来。
原来的聪明礼貌猴,从高人那学到了惊天动地的本领,便飘飘然目中无人,以为世间没有谁能对付得了他了。
李鄂越写就越觉得,他这样写出来的《西游记》很有价值。
即便他最后只写完《西游记》中大闹天宫那部分的故事,将来那位写百回本《西游记》的作者只要还能出生,也能因而写出更优秀的作品。
“四哥,我跟你说个事!”李鄂写满一张纸后,把纸放到一边的时候李玉娘说,“我找到一首词,放到《西游记》里特别的合适!”
“什么词啊?”
“是前朝一个叫冯尊师的人写的词!全词我记不住,等过一会我抄给你,那首词前边几句是这样!”
李玉娘想了一会说:“试问禅关,参求无数,往往到头虚老。磨砖作镜,积雪为粮,迷了几多年少?”
李鄂这时才想起了,这首词确实被百回本《西游记》作者用到了小说里,不过他没想到,这首词竟然在正统二年就有了。
“你是在什么书看到的啊?”
“不是书,是笔记,之前悟空禅师来北京讲佛时,谈到过这首词,娘她一向信佛,便把这首词给记下来了!”
“悟空禅师?”李鄂对明朝的佛教知识了解不多,他一听到李玉娘提到悟空禅师这个法号时,连正在书写的手都停了下来。
“啊对!四哥你一向对佛家之事兴致缺缺,悟空禅师是太祖高皇帝幼弟,现在还在四川什么地方修行。”
“啊?”
李鄂突然意识到了一件事情,自己穿越的这个大明朝,也许与他记忆中的明朝不能百分百划等号,
他绝对不能想当然。
他可以百分百确定,他穿越之前读到的所有明史书籍,没有一本写朱元璋有个弟弟,是在四川修行的“悟空禅师”的记载。
他穿越前,网上倒是没少流传这个说法。
可是,这在他穿越前生活的世界线里边,这个说法根本就没有成立的条件。
“要不我来写一会吧!”
“行啊!”李鄂一听这个提议,正好觉得有些累了的他,立刻把笔交给李玉娘的手里。
不过写着写着,李鄂口述到孙悟空把来勾魂的鬼差,直接拍成了肉饼后大闹地府,李玉娘对剧情的走向有了不小的质疑。
“四哥,你这样写,孙悟空也不占理啊?”
“我就没想写他有道理啊?不然的话,后边又如何写他大闹天宫被压到山下,之后被救出来,最后改过自新功德圆满了呢!”
李玉娘被李鄂的说法说服了。两个人之后写到太白金星来花果山,袁彬带着纸笔墨来到李家,他们兄妹俩才停下小说的创作。
……
而在这时,陈善恭也来到了李鄂家的大门前,他深吸一口气,没有任何犹豫,重重敲响了李家的大门。
过了一会,李家的老管家李宾打开了大门旁边的小门,望着风尘仆仆的陈善恭有些愣神了。
陈善恭没在意这个细节,他用双手抱拳礼貌地说:“在下姓陈,叫陈善恭,想来拜见一下李鄂公子!”
“你是来找我家四少爷的?”
“是的。我还是为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来找他的,这件事非常非常的重要,我现在除了李公子之外,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人来帮我!”
李宾见陈善恭说得十分真诚。虽然腰间系着一根短棍有些奇怪,但是他的双目炯炯有神,无论如何都不像是一个坏人。
于是,他让陈善恭在门外等上一会之后,快步转身走向了李家的书房。
陈善恭站在李家的大门前观察四周的情况,很快便确定了,一旦李鄂带人抓他,他应该从何处逃跑的大体的路线。
虽然,这个情况大概率不可能发生,但是,陈善恭一直用小心谨慎来让自己运气更足一点。
他已经习惯这样了。
这时,李鄂与一个中年书生模样的人一前一后走了出来。
“李兄!你好!”
李鄂的脸上露出了与昨天相同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