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明清正史中的桐乡人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三)本课题的魅力与意义

正史中的桐乡人,这是一个颇具魅力与意义的课题。

其一,正史的“门槛”很高,地方志中不少浓墨重彩的人物,在正史中却未提及,可见,正史不是轻易能进得的。那些走出家乡,登上更大“舞台”,有作为,有成就,在正史中留下印记的桐乡人,无论仕宦品秩高低、无论履职京城还是外任地方,无论史书所述“正面”还是“负面”,他们以自己的故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更宏观、更立体的历史时空,让我们能从多维度去观察、研究和思考历史上的人与事,特别是那些有桐乡人参与的往事,以及桐乡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

其二,正史是讲政治的,凡事都从“朝廷”“天下”的层面着眼、持论、评判。又因新朝写旧朝历史,对事的记述、对人的评价,就可以相对冷静客观、直书不讳,较少溢美之词。正史往往更注重“特殊性”,对人物所表现的共性优点,除非不同寻常,一般则略而不表,反倒更乐意“揭人之短”,所以,同一人物在正史中的记述与地方志所述往往有反差,有时甚至较大。这样的反差,其实是不难理解的。基于乡情,地方志对本乡前辈的记述难免会有“乡闾粉饰之语”。又出于为尊者讳,地方志对本乡先辈的“短处”往往避而不谈,或语焉不详,这完全符合人之常情。

人无完人,人性多元,所谓“功”与“过”,乃特定时空、特定人际关系下的产物。不少属于正史层面上的所谓“罪过”,未必是真罪过,有些仅属微瑕。只要瑕不掩瑜,地方志倾情着墨于乡贤之功、赞誉乡贤之美,对于存史资政、教化育人岂不更有裨益?当然,对确实大节有亏、行为不堪者,地方志编纂者也不会丧失原则,县志、镇志就不予立传,以明是非。

其三,追寻正史中桐乡人的足迹和史实,并参阅、对比于地方志以及其他史料,我们可以真切体会到历史的是非、人生的沉浮、世态的炎凉、人性的善恶,也由此而引发种种感受:赞叹与敬佩、同情与惋惜、抱怨与不平、鄙视与唾弃。真可谓:历史有温度,读史带感情!

其四,正史记事写人,往往极简,惜墨如金,有时仅仅只言片语。所以需要参阅更多的史料,方能了解人物全貌、事件原委。读者应在史料互参中形成自己的观感,得出自己的结论。而由此引发的延伸阅读与探究思考,能让我们获得更多的读书之乐和一得之喜。

总之,撰写《宋元明清正史中的桐乡人》这本书,那些人,那些事,真是令人兴奋,令人惊叹,令人敬畏,令人思考,相信读者也会感同身受,心生共鸣。

其实,类似的课题尚有不少,比如《辉耀他乡的桐乡人》《历史上的仕桐官员》《寓贤过客在桐乡》等等,都值得为之倾心。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关注,来挖掘,来为之继续书写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