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康:从逃跑将军到开国太祖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0章 升官!升官!(下)(求追读 求月票)

当刘延庆封赏完毕,宋徽宗赵佶正准备加封刘光世。赵佶看刘光世年纪不大,原本是想给加个閤门宣赞舍人以示恩宠的。

閤门宣赞舍人,与方才加封韩世忠的閤门邸侯都属于閤职。所谓閤职,是一类特殊的武将寄禄官阶,分为閤门宣赞舍人和閤门邸侯两档,但不在宋徽宗政和改制后的五十二阶武将寄禄官阶中。

目前刘光世的武功大夫是第二十七阶,看着不算高,但也已经到了大使臣的最高一阶,也就是靠熬年头能升到的最高一阶。武功大夫再往上就不能熬资历升迁,必须有战功或者特旨晋升。武将如果没有战功,除非特旨拔擢,从七品的武功大夫就是天花板了,赵宋对武官的压制可见一斑。

而閤职主要是单独给第十五阶正侍郎及以下的中低级武官的荣誉头衔,只有两个用处,一是给对应俸禄,二是标记一下这是组织看中的后备人才,以后要优先升迁。

所以赵佶给刘光世加閤职自然是打算以此展现恩宠,和韩世忠一样,激励刘光世好好干,之后且有大官可做。

但刘光世不能加閤职的关键在于刘光世之前征讨方腊领了个遥郡官,也就是耀州观察使,按照朝廷规制,加了遥郡官的就不能再加閤职。

主要还是遥郡官名义上是个很大的官阶,譬如刘光世这个耀州观察使,如果刘光世从遥郡转为正任,那么就成了正五品大员。在宋代压制武将的环境中,正五品的武将就已经是朝廷中数得过来的的高级军官了,所以加閤职也意义不大。

赵佶稍微琢磨了一下,做出了决定:“这样吧,刘光世平定胜捷军兵变有功,特旨升一阶,任从七品右武郎。伐辽一战中刘光世又屡立战功,功勋卓著,特旨由诸司使副对行升正使,为正六品右武大夫。”

刘延庆赶紧带着刘光世谢恩,这趟东京城是真没白来。武功大夫到右武郎,虽然只是一阶,但就突破了了熬资历的大使臣阶段。右武郎属于诸司副使,右武大夫属于诸司正使,诸司副使转任诸司正使,等于直接升了十二阶。

赵佶这次在官阶晋升上确实是给了一个大手笔,这也是他惯用的手段,对于自己想要利用的人,他是从来不吝于高官厚禄的,也是向臣僚展示,天下都是他赵佶的,只要伺候好了他赵佶,封你个官爵又如何?

等刘延庆父子谢恩完毕,赵佶便开始安排他们父子的工作了。

“既然伐辽大军目前有些不稳妥的地方,请刘太尉坐镇东京城,参谋军事,令郎刘卿领旨去雄州整肃兵马。”

刘光世看劳军的差事不出意料落到了自己头上,赶紧进一步要求赵佶当场明确对大军的奖励。否则来日和这些宰执怕是拉扯半个月也要不到钱。

“官家,臣明日便可动身前往雄州,唯有一事,还望官家明确示下。”

“何事?”

“方才所说犒赏全军,臣请官家确定如何犒赏。”

“刘卿是怕朕赖账吗?”

“臣不敢!只是既然担心军中有变,定了要给赏赐,如无官家明确口谕,臣只怕在阵前空口白牙,不得军士们信赖。届时再和宰执们书信往来商议具体金额的话,只怕迁延日久反而引动军心有变。”

赵佶听得清楚明白,刘光世这是怕宰执们像对待刘锜一样,口头上示好,但一旦到了办实事,就推三阻四。这点刘锜是向他抱怨过的。

“刘卿说的在理,这样吧,大军不是还有五万人吗,拨出三十万贯库银作为赏赐,另全军副将以下擢升一阶,副将及以上的,擢升两阶。”

“陛下圣明!”

“劳军的事且这么安排,另外还有一事,蔡公相前日进了一个扎子,献了伐辽三策。今日正好宰执们都在,大军整顿计划也订下了,不妨一起议一议。蔡公相且说来把。”

刚刚被王黼抢了一番风头的蔡京,赶紧打起精神来,介绍起自己的伐辽三策。

“臣献伐辽三策,一是钱粮,大军伐辽还需耗费无数钱粮,如今国库已不充盈,臣请陛下以王相公为首征收伐辽税款,以备伐辽大军使用。”

赵佶说道:“各位宰执有何意见,王相公觉得可以担此重任吗?”

王黼自然是不想挑这个担子的,但是谁让蔡京早就上扎子把他推了出来,而赵佶又认可王黼是个敛财好手,王黼自然只能硬着头皮应下来。

不过王黼敛财确实是有些本事的,只不过眼睛一转的功夫,王黼立刻就来了个歪点子。

“臣以为,可以在河北、河东、山东逐路征收免役代伕钱,逐路、逐府摊派,限期一月内征收妥当。”

赵佶点点头,表演一般地叹气道:“哎,国事当前,只能再苦一苦百姓了,抓紧去办。”

随即赵佶示意蔡京往下说。

“二是募兵,五万大军不能承担伐辽重任,方才也已经议了胜捷军重组之事。臣以为还应从中央和地方抽调五万人,凑足胜捷军十万兵额。

“具体来说,臣以为应当以侍卫亲军都虞候何灌在京畿路募兵,再从京城禁军抽调人手,凑足三万人北上雄州。再由河北河东各路从厢军、弓箭手中挑选能战之士,辅以新募兵勇凑两万人前往雄州。

“此事臣奏请交由兵部尚书薛昂主办。”

五万新兵注入胜捷军,自然可以进一步削弱胜捷军的西军浓度,加强赵佶的控制力,赵佶当即同意了。

“臣原本奏的第三条是请擢升刘太尉并担任统帅,这一条已经议定了,臣就不赘述了。”

这一条蔡京嘴上说着不赘述,但是肯定要特意说出来的,毕竟是要告诉刘延庆,我蔡京嘴上慢了些,但是最早还是我给官家请示重用你的。

赵佶点点头,明显对这三条计策非常满意:“蔡公相这三策进的不错,待胜捷军整顿完毕,便可伺机北上,收复燕云了,朕还仰赖诸位出力了。”

众人自然齐声唱了一句:“臣等敢不鞠躬尽瘁!”

而刘光世则想到还有一件很重要的事,趁着赵佶高兴,赶紧站出来请示,否则第二次伐辽怕是又要大败。

“臣有一言冒死进谏,还请陛下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