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3章 赴京师
冯保国眯了眯眼睛,沉吟片刻后说道:“孙将军,此事确实有些棘手。按照朝廷规矩,总兵和监军太监不得随意离开防区,招揽流民也确实容易引起地方官员的不满。不过,你这次入京面圣,倒是个机会。若能在万岁面前陈明东江镇的困难,肯定能得到万岁的支持。”
冯保国随后悄悄透露,万岁有意让孙晨兼任东江镇、登莱府两地总兵,这一次入京便是为了这件事。
孙晨和李国辅闻言,全都是又惊又喜。
孙晨心中已经有了计较。
次日,孙晨将东江镇的事务托付给王猛、陈忠等几位部将,并叮嘱李国辅代理其职。
随后,他带着三百名亲兵组成的亲卫旗队,与冯保国一同登上了前往京师的战船。
战船扬帆起航,驶向塘沽,受到逆风影响,好几天后,战船才抵达塘沽。
孙晨一行人改乘马车进入运河,今年初冬以来,算是格外暖和,运河尚未结冰,随即又乘坐河船,准备经由天津前往京师。
一路上,孙晨仔细观察着沿途的风土人情,
冬天的寒风夹杂着细雪,吹得人脸颊生疼。孙晨站在船头,望着运河两岸的景象,眉头渐渐皱起。
塘沽所在的天津,自古便是繁华之地,靠近京师,商贾云集,漕运繁忙。
然而,眼前的景象却与孙晨想象中的大相径庭。
运河两岸的房屋大多破败不堪,有的甚至只剩下断壁残垣。街道上行人稀少,偶尔能看到几个衣衫褴褛的流民蜷缩在墙角,瑟瑟发抖。
运河的水面上漂浮着一些杂物,甚至还有几具无人打捞的尸体,显得格外凄凉。
岸边的农田覆盖着厚厚积雪,如同一片白色荒原。
孙晨心中沉重,低声叹道:“没想到天津竟已破败至此……”
一旁的太监冯保国听到孙晨的感慨,摇了摇头,苦笑道:“孙将军有所不知,这北直隶一带,早已不是当年的繁华景象了。自崇祯二年以来,建奴四次入关掳掠,所过之处,寸草不生。天津虽靠近京师,也未能幸免。”
孙晨闻言,眉头紧锁,问道:“灾民这么多,朝廷文武百官,竟然无一人想要赈济百姓吗?”
冯保国叹了口气,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朝廷自然是想的,可整个北直隶的此情此景太多了,可恨建奴来去如风,专挑薄弱之处下手。北直隶一带的卫所兵早已废弛,根本无力抵挡。再加上这些年天灾不断,百姓流离失所,朝廷也是有心无力啊。”
“朝廷如今也是捉襟见肘,哪有余力安置流民?这些流民大多是逃难过来的,原本指望京师能有一口饭吃,可到了这里才发现,连京师也是自顾不暇。”冯保国叹了一口气,继续说道。
正说着,船经过一处流民聚集的河岸。
只见一群衣衫褴褛的男女老少挤在一起,有的在寒风中瑟瑟发抖,有的在雪地里挖着草根充饥。
一个小女孩蜷缩在母亲的怀里,脸色苍白,显然已经饿得奄奄一息。
孙晨看得心中不忍,转头对冯保国说道:“冯公公,这些流民如此可怜,陛下难道就不能想想办法吗?”
冯保国苦笑道:“孙将军,你有所不知。朝廷如今内忧外患,国库空虚,连军饷都发不出来,哪还有余力赈济流民?皇上虽然心系百姓,但也无可奈何啊。”
孙晨闻言,心中更加沉重。他原本以为,山东登莱的困境已经够艰难了,但看到北直隶的惨状,才意识到整个大明都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地步。
小船继续沿着运河前行,风雪渐大,两岸的流民身影渐渐模糊。
风雪中,小船缓缓驶向京师,孙晨一行人乘坐的船只抵达通州时,天气愈发寒冷,运河已经结冰堵塞,无法继续通行。孙晨只得带着三百亲兵和太监冯保国上岸,准备从官道前往京师。
通州码头上,寒风刺骨,雪花堆积在地面上足足有半尺厚了。
孙晨刚下船,便看到码头上聚集了大批青壮年男子。他们衣衫单薄,面黄肌瘦,在寒风中瑟瑟发抖,却依然挤在一起,似乎在等待着什么。
孙晨皱了皱眉,转头问身旁的通州驿丞王思正:“王驿丞,这些人是干什么的?为何聚集在此?”
王思正叹了口气,低声答道:“回孙将军的话,这些人都是流民,平日里在运河上当纤夫、搬运工,靠卖力气混口饭吃。如今运河封冻,他们没了活计,只能在这里干等着,看看有没有别的机会。”
孙晨闻言,心中一震。他仔细打量这些纤夫苦力,发现他们虽然面黄肌瘦,但个个身板结实,显然是常年干苦力活练出来的。他数了数,足足有上千人之多,全都是青壮年。
“这些人若是能招揽到东江镇,岂不是绝佳的兵员和劳力?”孙晨心中暗想。
他转头又问王思正:“运河封冻,这些苦力没了活计,岂不是要挨饿?”
王思正苦笑一声,摇头道:“何止是挨饿?每年冬天,通州一带都有大批流民冻饿而死。老弱妇孺自不必说,就连这些青壮年,也有不少熬不过去。这个月才几天啊,光是这码头上的青壮苦力就冻死了上百人。”
孙晨听完,心中既震惊又愤怒。
他没想到,大明的百姓竟已困苦至此。他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情绪,对王思正说道:“王驿丞,带我过去看看这些人。”
王思正愣了一下,但见孙晨神色严肃,不敢多问,连忙引着他向那群纤夫苦力走去。
那些纤夫苦力见一群官兵簇拥着一位威风凛凛的武官走来,顿时吓得跪倒在地,大气不敢出。
孙晨走到他们面前,沉声说道:“都起来吧,不必多礼。”
纤夫们面面相觑,犹豫片刻后才战战兢兢地站了起来。孙晨扫视了一圈,目光落在一个身材高大却面黄肌瘦的汉子身上,问道:“你叫什么名字?家里几口人啊?”
那汉子低着头,怯生生地答道:“回……回大人的话,小人叫丁狗子,是个光棍并没有家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