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作业治疗学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四节 我国儿童作业治疗的发展与挑战

一、我国儿童作业治疗的现状

我国内地儿童康复起始于20 世纪80 年代,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开创到发展的历史阶段。经过40 多年的专业建设,儿童康复的生存和发展条件已有很大改观,近年来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快速发展。国际上广泛应用的儿童康复治疗理论和实践模式逐渐引入我国内地并得到推广,但儿童作业治疗发展相对滞后,仍处于区域发展不平衡、发展程度不均一的起步阶段。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显示,我国3 亿儿童中约有817 万残疾儿童,他们是特殊儿童的最大群体,他们对于与作业治疗紧密相关的提高社会生活能力的需求、接受教育的需求以及就业需求等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

近年来,儿童作业治疗在理念、理论、专业技术和辅助器具、设备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进步,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儿童作业治疗仍存在专业基础较为薄弱,专业技术水平不高、经验不足,专业人才匮乏,学历教育及继续教育亟待加强等诸多问题,尤其是对循证医学、对以家庭为中心的作业治疗的重视均有待提高。作业治疗师如何遵循循证医学原则,深刻理解并熟练运用先进的作业治疗理论与技术,科学规范地开展儿童作业治疗,仍是我国儿童作业治疗专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二、我国儿童作业治疗的发展与展望

为适应上述需求、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开展科学、规范的儿童作业治疗,并使之与相关学科/专业交叉融合、协同发展已成为必然趋势。为实现儿童作业治疗专业的健康发展,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加强儿童作业治疗师队伍建设

通过不同渠道、采取多种形式,加速培养和形成我国儿童作业治疗师骨干队伍。

(1)加强作业治疗学历教育:

目前,我国内地对儿童作业治疗师的需求大,但现有儿童作业治疗师人数少、学历层次偏低,必须有计划地发展学历教育,逐步形成一批能够培养儿童作业治疗师的院校(昆明医科大学、温州医科大学、佳木斯大学康复医学院等院校已有前期基础),突出儿童康复、儿童作业治疗特色,提高儿童作业治疗教学质量,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儿童作业治疗需求,更好地为特殊需求儿童服务。

(2)丰富继续教育形式与内容,加大在职儿童作业治疗师的培养力度:

可通过出国留学、研修,国内外参观考察,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赴国内技术相关单位进修学习,参加短期培训班、在线课程、小组学习和经验分享等多种继续教育形式学习先进作业理论与方法,不断提高儿童作业治疗师的专业水平。儿童作业治疗师也需要通过临床实践、文献阅读等方式批判性地思考临床问题,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

(3)强化在职人员科研意识,提高儿童作业治疗的科研水平:

在作业治疗实践中不断积累,有计划、有步骤,围绕明确的科研方向,扎扎实实地开展作业治疗临床科研工作,提高儿童作业治疗师的科研能力。

2.广泛开展交流与合作,探索适合我国内地的儿童作业治疗模式

(1)交流与合作:

欧美等发达国家儿童康复服务的途径主要为机构康复、社区康复/家庭康复和上门服务。可以采取国际交流与合作、国内相关机构的交流与合作等多种形式,学习先进的儿童作业治疗理念与方法,分享儿童作业治疗信息、技术、服务等。

(2)探索适合我国内地情况的儿童作业治疗模式:

将ICF-CY 引入儿童作业治疗实践,强调现代精尖技术与易于推广的适宜技术相结合,机构康复与社区康复相结合,儿童作业治疗与教育相结合,儿童作业治疗师与相关专业人员及家长紧密结合。根据我国传统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等选编适合我国内地使用的儿童作业评定和作业治疗内容。与国际接轨需要一个循序渐进,逐步建设,逐步完善的过程,需要定目标、分阶段,按计划实施。

3.规范儿童作业治疗师培养、考核及准入制度

我国内地儿童作业治疗应尽快与国际接轨并被国际认可,引入WFOT 所制定的作业治疗师最低教育标准,对已经从事或即将从事作业治疗的人员,参照该标准调整自己的知识结构,找出不足并尽快提高,以适应今后国际化发展的需要。通过儿童作业治疗师专业资质培训和考核,逐步实现规范化并建立准入制度。

(姜志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