拥抱好心情:抑郁心理自我调节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序二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抑郁症已经成为精神类疾病中患病人数最多的一种疾病。但是,人们对这种疾病防治知识的了解,与高血压、糖尿病等相比,差距还很大。一般很少有人比较系统地了解和认识它。比如什么是抑郁症,它的主要症状是什么,干预、治疗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怎样才能少走弯路,做到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最大限度地减轻患者的痛苦、减少反复和争取完全康复等。不少人羞于承认得了这种病,不愿意到精神卫生机构看精神科医生,而是先到综合医院内科或神经内科检查,特别是当身体不适成为突出的临床表现,掩盖了抑郁情绪的时候,更是反复就诊于综合医院门诊有关各科室,延误了最佳治疗时机,小病拖成了大病,遗憾终身。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状况,让全社会像对待躯体性疾病一样正确看待精神类疾病,让更多的人能够像了解感冒一样了解和认识抑郁症,已经成为我们国家不断提高抑郁症防治水平所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这需要进一步加大社会动员力度,广泛深入地宣传抑郁症防治知识。作为一个曾经在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过这方面管理工作的过来人,我也一直在关注着这个问题。

前段时间得知刘炳伦医生在写这方面的书,我很高兴。初稿出来以后,我先读为快,确实是一本很好的书。书中根据国际最先进的学术观点,结合作者40余年的临床经验,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详细地介绍了抑郁症的概念、各种临床容易误诊的抑郁症以及抑郁症的综合治疗策略,介绍了患者和家属如何面对抑郁症,如何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抑郁心理自我调理、自我康复的具体方法等,切实可行,容易操作,也符合中国文化特色。

患者和家属读了这本书,可以初步判断自己或亲属是否得了抑郁症,为什么必须及时看精神科医生,避免辗转就诊于综合医院门诊有关科室,耽误最佳治疗时机,错失规范治疗,影响预后效果。治疗中,可以加深对医生治疗方案的理解,积极加强自我调理、自我康复,正确对待治疗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适反应,按时、规范服药,积极配合医生的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本书也会分享抑郁症防治的一些新理念、新进展和作者的一些成功治疗经验,有助于提高综合医院有关科室的医生对抑郁症的诊断能力,对前来就诊的患者进行正确的处置和引导。

山东省是一个人口大省,也是一个卫生大省,抑郁症防治任务十分繁重。在抑郁症防治工作中,要做到少得病、不得病,得病以后早发现、早治疗、规范治疗,我们还要做很多工作,包括在不断提高诊疗水平的同时,下大气力做好有关知识的科普工作。

刘炳伦医生,是改革开放初期到我省精神卫生中心工作的少数医学博士之一,曾拜师于湘雅医院医学名家,硕士研究生导师和博士研究生导师都是精神医学大家,都在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任职。我认识他多年,是老朋友。他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尤其擅长抑郁症诊疗工作,把很多患者从病痛中解救出来。他善待患者,热心助人,经常得到患者的赞扬和感谢。他善于积累总结自己的诊疗体验,把自己的经验体会多次编纂出版,奉献给抑郁症防治的普及工作。在这本书即将出版之际,衷心希望刘炳伦医生在新时代抑郁症防治工作中,不负名门厚望,不负人民重托,继续提高诊疗水平,不断取得新的成绩。

借此机会,也热切期待更多的精神科医生,以社会需求为导向,为抑郁症防治知识的普及,奉献更多、更好的作品。同时,衷心祝愿山东省抑郁症防治工作在已经取得一定成绩的基础上,继续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为“健康山东”“健康中国”建设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山东省医学会会长 包文辉

2021年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