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一部分 落笔之前
第1章 到底什么是文案
文案不是文学,其语义不能模糊不清。
在电影《让子弹飞》中,黄四郎对张麻子说:“三天之后,一定给县长一个惊喜。”
这里的“惊喜”一词,就是一个语义模糊的词语。
张麻子一把拉着汤师爷:“你给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
汤师爷:“这还用翻译?都说了……”
黄四郎:“不用翻译,就是惊喜啊!难道你听不懂什么叫惊喜?”
张麻子继续对汤师爷不依不饶:“我就想让你翻译翻译,什么叫惊喜。”
汤师爷问黄四郎:“什么叫惊喜啊?”
黄四郎被迫回应道:“惊喜就是三天之后,我出一百八十万,给你们出城剿匪,接上我的腿!明白了吗?”
这个例子说明了文案需要像黄四郎给张麻子的惊喜那样,确保有一个清晰的承诺,这样才能赢得消费者的信任。一篇语义模糊、指向性不明确的文案,不仅无法带来想要的效果,甚至还可能对品牌或产品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在开始讲述文案创作的方法论之前,有必要先跟大家明确本书中出现的“文案”一词具体都指代哪些含义。
1.1 文案的定义
最初,文案的“文”指的是竹简、书本这些知识的载体,“案”指的是案头,原义是“放书的桌子”,后来“文案”逐渐引申为“在桌子上写字的人”。
现代广告业的兴起,赋予了“文案”两个全新的含义:一是作为职业的称谓,源自对英文单词copywriter的翻译,指的是在广告公司上班,为品牌、产品和服务等商业资源撰写宣传内容的人。这些职位按照经验和能力从低到高一般可分为:实习文案、普通文案、资深文案、文案指导和创意总监;二是针对商品的描述性文字,即出现在广告画面或视频中的所有文字信息。例如,在一张促销海报上,除了电话、地址、价格、时间等必要信息,包括标题、副标题、内文等在内的所有文字,统称为海报文案。
为了避免大家混淆概念,更清晰地理解本书内容,我在这里先界定标准:本书之后提及的所有“文案”一词,都是指广告画面和视频中出现的文字信息,而广告公司的文案职位,则称为“文案创作者”。
1.2 文案的目的
文案的目的就是推销。
文案既可能是为了推销一款产品、一种服务,也可能是为了推广一种体验,或是一个理念。总之,一篇优秀的广告文案,必然具备两个元素:明确的推销对象和清晰的推销目的。
正如广告界的传奇人物大卫·奥格威(David Ogilvy)所说:“文案就是纸上推销员。”这里所说的推销员,既指广告公司的文案创作者,也指这些创作者写出来的文字。
文案创作者只有把自己当作推销员,才会知道要跟谁交流,否则就会陷入常见的文案误区:对着产品自说自话。而当你有了明确的交流对象,写出来的文案也成了一位推销员,那些文字自然而然地就会和消费者沟通。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随处可见自说自话的文案。
这些文案常见的套路是过分夸大产品功能、服务优势,却忽略了目标消费者是否需要以及是否愿意为这些功能优势买单。
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面试和相亲时,总是用同一套说辞介绍自己:我叫×××,今年××岁,身高1.8米,毕业于××大学,小学获得过全校广播体操比赛冠军……
对于人事来说,以上信息只有“毕业于××大学”这一条有点参考价值;而在相亲对象眼里,只有年龄和身高稍微有点意义。无论是求职市场还是相亲市场,这样的简历都是给垃圾桶准备的,无效信息太多了。
想要推销成功,我们不仅要说对方想听的话,而且还要让对方能听懂、听得进去,甚至喜欢听,或者是不喜欢但却不得不听的,这就要求文案创作者在撰写文案时,必须将产品功能、服务体验或品牌理念翻译成目标受众能接受的语言。
例如,当你去健身房询问教练怎样才能快速减肥时,如果教练说:“通过运动增加能量消耗,造成机体热量负平衡,使肾上腺素分泌增加,释放脂解激酶,增强甘油三酯的水解性;同时减少胰岛素分泌,抑制脂肪的合成,并让血液中的游离脂肪酸和葡萄糖的利用率增高,使脂肪细胞释放大量的游离脂肪酸,细胞缩小,消耗掉多余的葡萄糖,避免它们转为脂肪,以此减少异生脂肪的聚积……”这样专业的解释可能会让你想给他一拳。
虽然教练的这套说辞很专业,但你听不懂,也根本听不进去,这时,他需要把这套话术翻译成普通人不用思考就能听懂的语言。
他应该说:“跟着我练,一个月瘦10斤不是问题。”
你需要的,不就是这种承诺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