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即品牌:长期主义者的内容创作方法论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我的内容创作简史

我从大约十年前开始在网络平台上创作,那时的主要创作平台是知乎。当时正是知乎从严肃的学术话题扩展到涵盖商业、社会和生活等多元话题的阶段,可以说知乎“破圈”了。我创作的内容是与产品经理的基础知识相关的,在当时有一定的稀缺性,也可以说我的运气比较好,在几年时间内,我成了知乎平台上产品经理领域的优秀回答者之一。我也因此有幸得到了几位出版社编辑的垂青,在之后的几年中先后出版了《从点子到产品:产品经理的价值观与方法论》和《产品思维:从新手到资深产品人》,它们有幸成了一些产品经理的“入行读物”。

2016年左右,我转移到微信公众号平台上写作。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分发形式,对创作者很有利。因为在这里,读者的订阅行为就代表着其对内容创作者的认同和信任。这正是一种品牌影响力的体现。

我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刘言飞语”得到了约15万名互联网从业者和一线城市年轻人的关注。我会在这里分享自己的行业见闻、产品思考和职场观察。我几乎不会转载别人的内容,这个公众号基本上成了我的“个人杂志”。作为科技垂直类目的个人自媒体,“刘言飞语”很令我意外地能够与一些知名互联网企业进行商业合作,这也成了我的一大块副业收入来源。

更让我意外的收获是,虽然我有本职工作,但每当我对合作方或者新朋友进行自我介绍时,最容易让我和对方达成共识的,往往是对方读过我的公众号文章。这样的创作成了我与人连接的一种很有效的方式。

2019年,我又开始用播客这种新媒介进行创作。播客“三五环”关注的是城市中年轻人的工作和生活,我邀请过单立人喜剧的创始人石老板、前经纬创投副总裁庄明浩、世纪睿科时任执行董事李钧、企鹅吃喝创始人志伟、B站UP主半佛仙人、相声演员田海龙等人一起录节目,他们有的是和我认识多年的老朋友,有的是我在知乎和微信公众号创作期间认识的新朋友。他们的观察和思考成了“三五环”的主体,这档播客受到了很多互联网从业者和一线“打工人”的好评。

2022年,我和大学同学、搭档潇磊开始更新播客“半拿铁”[1],这是一档风格诙谐的非虚构叙事类播客,讲述我们自认为古今中外值得一听的商业故事,还引入了我们大学时期的共同爱好——说相声。这档播客成了2022—2023年成长速度最快的中文播客之一。与“三五环”(2021年)一样,它也成了苹果播客的“年度编辑精选”节目(2023年),它还是小宇宙App的2023年度热门播客(见图2)。

图2 “半拿铁”和“三五环”获得的部分荣誉

十年前,我的本职工作是产品经理,而内容创作一直是我的爱好,或者说副业。2021年,我从互联网公司离职,开始创业。内容创作变成了我很重要的底气,这种底气源于,我能从内容创作带来的收益中得到基本的物质生活保障,同时,内容创作可以让我保持与各行各业朋友们的持续连接——别人能通过我的内容认识我,乃至信任我,这也意味着我能更顺畅地结识新朋友、获得意想不到的资源和帮助。

在创作过程中,我也结识了不少内容创作方面的朋友,例如半佛仙人、潘乱、梵一如、女流、姜Dora等,他们创作的内容横跨多个平台。他们的故事和经验为我补充了很多对内容创作和品牌塑造的认知。

这就是我的个人创作简史。

在本书中,我不仅会从自己的个人经历中总结经验,也会从他们的经验中寻找共性。这些共性体现了内容创作的价值和意义,其中的很多部分或许与大众的普遍认知并不相同。而这正是我创作本书的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