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序
我在三十多年前曾经翻译过法国著名农村社会学家孟德拉斯的《农民的终结》。孟德拉斯认为,在现代化过程中,传统意义上的农民已经走向终结,但农民的终结并不是“乡村生活的终结”,乡村生活将实现向现代化社会的转变。以往书写工业化和城镇化对传统乡村生活影响的著作很多,但反映数字时代的来临深刻改变中国传统乡村生活的著作还为数不多。《芝草无根》以贵州乡村生活在数字时代的变化为主题,以润物细无声的日常生活书写手法,展现了中国在跨越式发展中不同于西方社会的乡村生活现代化过程。
中国曾长期是一个传统农业大国,有浓厚的乡土情结。在近几十年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人口从农村迁移到城市,但都还多少留有乡村生活的印记和记忆。那些在数字时代展现中国乡村生活方方面面的短视频,突破了时空的限制,获得了广泛的受众,数据网络一端链接着现代社会的窗口,一端链接着遥远的乡愁。新乡愁文化也衍生出现代数字技术支撑下的新型乡村旅游产业链,给贵州大山里的人们提供了从未有过的生活机遇,甚至改变了他们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而像丁浪那样的掌握了新技术新能力的返乡青年,成为乡村振兴的新兴力量,他们对乡村生活的认识与他们的长辈完全不同,技术赋予了年轻人更多的选择空间和无限可能。
《芝草无根》也以细腻的笔触,揭示了贵州乡村的艰难发展历程,正是人们内心深处从未泯灭的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励和驱动着人们走出大山。村民自发组织起来,筹劳筹资修路、通电,让大山里的人能够走出去拼搏,获得更好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然而,人们走出大山,也带来乡村的人口流失和生活凋敝,这就形成了一个难解的议题:乡村收缩和乡村振兴何以共存?或许数字技术能够为大山里的年轻人提供新的机遇,让他们不需要走出大山就能够实现人生的梦想和价值。
《芝草无根》就像书名所寓意的,展示了在乡村发展的过程中个人如何不断突破各种先天限制,而且让我们看到了国家力量、市场力量和技术力量相互融合、共同助力乡村振兴的可能。对于中国式现代化来说,乡村振兴是一个长期的大战略,关乎着数以亿计的老百姓的生活,需要更多社会学者的持续关注和深入调查研究,提供更为丰富的案例和经验,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乡村现代化之路助力。
李培林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
2024年7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