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一节 得天独厚的地理资源
新绛,古称绛州,位于山西省西南部、运城市北部,地处临汾盆地南缘、汾河下游;东临侯马市,西接稷山县,南依峨嵋岭与闻喜县接壤,北靠吕梁山与襄汾县、乡宁县相邻。
全县总面积约 597 平方公里,下辖 9 个镇 153 个行政村。北起泽掌镇老凹沟,南到横桥乡卧龙庄,南北相距 41公里;东起龙兴镇南梁村,西到北张镇马首官庄,东西相距25公里。①
县域地势为南北两侧高,中间低,为汾河高低阶地构成的冲积、湖积平原区。全县平均海拔400—600米,北有姑射山、九原山,南有峨嵋岭;最高处为县西北的姑射山峰,海拔 1438.4 米;最低处为万安镇的赵村渡,海拔为381.9米。
县域整体地貌结构为“南岭北山中间河”,汾河由东北入新绛境,流经县城,至中部折向西,有浍河、鼓水流入汾河。汾河,古称汾水,据《山海经》载:“管涔之山……汾水出焉。”传统学界认为,汾河发源于山西省宁武县境内管涔山脚下的雷鸣寺泉,而现代考察认为,汾河之源在神池县太平庄乡西岭村。汾河上游穿梭于山地峡谷之间,水流湍急;中游经太原盆地,至介休以下河道变窄,过灵石峡进入临汾盆地,汾河下游河谷开阔。汾河流入新绛境内后,河道渐宽,水流变缓,泥沙自然积淀,其中富含多种金属矿物质的泥沙沉积物,是澄泥砚生产得天独厚的原料来源;而经河流冲刷后跌宕、残留下的多种矿物质成分,更成为绛州澄泥砚在烧制中产生窑变的根本因素。
①新绛县县志编纂委员会编纂《新绛县志(上册)》,山西人民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