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2章
1996年的冬天,在南方的江城,一个叫张生的孩子出生了,刚离开母亲的子宫,小孩子感受到了周遭的寒冷,开始向周围寻找温暖,终于在一番摸索中,碰到了护士正拿过来的毛毯,小孩拼命把毛毯抓下自己,引得周遭的医生护士哈哈大笑,被包裹后,小孩开始哭泣起来,被送到母亲许建萍的身边看过一眼后,便被送出了产房。父亲张伟在产房外,从护士手中看到了自己的儿子,目光便随着护士的身影一直到了育婴室,深怕漏看一眼孩子会被别人掉包,没多久,许建萍便被送到了病房,房间里面已经呆满了人,外婆许玲,奶奶万香、叔叔张剑、阿姨张群等等,外婆许玲是被张伟提前十多天从老家接过来,准备让许玲来照顾女儿的月子,结果张生偏偏提前了十多天的预产期出生了,许玲还是有点晕车,暂时没有缓过劲来。奶奶万香将毛巾打湿,点了点建萍干枯的嘴唇,开心的说:“刚刚在产房外面,我看到了一个提着黑色皮包的老爷爷进了产房,没多久你就生了,看样子这个孩子以后还是个当官的料呢”,许建萍微笑着点点头。张群插进来一句:“妈妈和我们说看到了老爷爷,我们其他人都没有看到过,是不是太紧张产生幻觉了”,万香拿手拍了下女儿的肩旁:“少说两句,你嫂子刚刚生完”,随即转头向病房的众人说道:“时间也不早了,大家今天先回去吧,之后办满月的时候再请大家过来热闹一下”,大家各自开口说了两句吉祥话,便陆陆续续离开了病房。万香问张群:“你哥人呢,这会子不在病房,人呢”,张群笑着说:“我哥深怕别人把他宝贝儿子抱走了,现在守在育婴室那边呢”。
张伟眼睛不眨的透过玻璃盯着躺在暖箱的儿子,身旁是姐夫贺民,贺民开口说道:真羡慕你,建萍争气,给你生了个带把的,不像你姐,就给我生了个丫头片子,你以后的脑袋后面是透亮透亮的,不像我后面是乌漆嘛黑的。张伟没接茬,二十多年后,面对县城日渐上涨的房价、以及高昂的彩礼,贺民的想法已经产生了极大的转变:“还好我生的是女儿”,这是后话。转眼两个星期过去了,张伟带着老婆儿子出院回家,到了家门口,老远就看到姥姥张桂花,老人家已经年过八十,拄着拐杖站在老屋的门头处,雪白的头发,看到张伟一行人后,咧着嘴笑,可惜牙齿已经不剩几颗了,等张伟他们到了门口,老人家看着许建萍怀里的张生,开心的说道:“我终于是做祖奶奶了,这可是我的直系后代呀,以后闭眼也能开心了”,许建萍说道:“孩子刚刚睡着了,要不直接放您床上睡一会,您也陪陪曾孙子”,老人家回头看了下自己雪白的床单、被罩、纱帐、枕套,说道:“还是不要了,回头要是尿了,我也懒得收拾”。之后,两人带着小孩上楼,回到了自己的房子。张家的房子是奶奶万香1988年的时候建的,当时因为爷爷张万清因工去世,厂里面给了一笔赔偿款,加上老房子拆迁给的钱,一下子手中便有了10多万元,周遭的亲朋好友知道后,家中的门槛都快踏平了,奶奶万香左右为难,索性直接建设了一幢两底三层的水泥房,一层两套两室一厅一厨一卫,手中的积蓄也花光了,亲朋好友也没有人再上门。张伟住的房子在西头,对门是弟弟张剑,二楼住着妹妹张群和租客龚琴一家,一楼是姐夫贺民一家,姐姐虽然出嫁,但是奶奶万香心疼女儿住在郊区不便,因此将一楼的房子给了贺民,奶奶万香住在一楼的另一边。一家三代人都住在一起,作为这个大家族的大家中,万香里里外外的操持着家中的一切,大到家里的电视、家具,小到家里面的香皂、洗发水,都是万香购买,真是好热闹的一家子。万香是地主家的女儿,通过家里面人的介绍,将女儿嫁给了张万清,当时张万清家中贫困,一家人的开支仅靠张万清在粮库的收入支撑,四个子女的出生让家庭的经济状况更加雪上加霜,万香将娘家陪嫁过来的两罐光洋陆续变卖后,才堪堪应付家中的开支。张万清因为在工作中感染了血吸虫病,导致肝脏受损,之后肚子越来越大,不久后便去世,家庭的重担便都落在了万香的身上,为了一家人的开支,万香便开始学习做生意,靠贩卖鱼来补贴家用,刚开始,因为不识秤,卖鱼便以条数来计算价格,挣得不多,有时候还要亏本,慢慢的,万香终于学会了识秤,为人又热情、生意上精明,家中的光景也渐渐好起来。大女儿张红身高1米5,毕业于江城市一中,高考落榜后,作为工人子弟,张红顺利进入粮库工作,从事货运的称重工作,工作不久后,经万香撮合,嫁给了贺民,贺民是江城面厂的职工。小女儿张群,身高和张红相差无几,同样毕业于江城一中,毕业后进入了粮库下属的稻城酒店从事服务员的工作,因为身患先天性心脏病,万香带着去长沙做了手术,为了将女儿留在身边照顾,万香看上了来家中刷墙的青年徐杰,以一套房作为嫁妆促成了这门亲事。张伟在家中排行老二,初中时在江城团山中学的舅舅家读初中,因舅母嫌张伟吃饭吃的多,因此在家中不给好脸色给张伟看,张伟恰直青春叛逆期,本身在学习上没有天赋,加上舅母的嫌弃,上学便是经常翘课,最终刚刚初中毕业后便辍学了,同样作为厂子弟,与排行老四的张剑共同在粮库的米糠车间做事。家中女儿的婚事均已有了着落,看着儿子张伟渐渐长大,万香开始着手安排儿子的婚事,靠着挑担做生意的熟客,万香看上了在姐姐许平快餐店帮忙的许建萍,向许平进行表示后,便安排两人见面。许建萍作为家中的小女,备受父母的宠爱,因为姐姐许平在江城做生意,许建萍在父母同意后,由老家罗城到江城玩耍,正好碰到了万香给儿子找媳妇。在老家罗城的父母知道这个消息后,电话将姐姐许平骂了一顿,之后便将女儿许建萍带回老家。张伟自从与许建萍见面后,便对建萍有了好看,从许平处知道家中的反对后,在向单位请假后,便义无反顾的踏上了去往罗城的汽车,到达了罗城后,找到了许建萍的家中,不出意外,遭到了外公许平芝的强烈反对:“建萍是家里面的小女儿,我们两口子也不想让她远嫁,这辈子就想把她留在身边,你回去吧,我们不同意”,张伟年纪虽小,但年皮却厚,死活不肯离开:“我就是喜欢建萍,我有稳定的单位,家里面有一套房,如果建萍愿意嫁给我,我可以让我妈安排她也进厂,这样建萍也成了城里人,可以办城市户口”,场面僵持不下,外婆许玲出来打圆场,留下张伟在家中吃饭,饭后将其安排在二女儿许莲家中居住,许莲的老公向生也劝说张伟:“老头子脾气大,你不要放在心上,江城确实太远,老两口是不会愿意让女儿嫁过去的,你还是在这休息两天,就回去吧。”张伟听完,硬是不改初心,于是继续耗在老两口处,许建萍自己思来想去,张伟在城市工作,家中有房,自己过去能解决城市户口和工作,比在乡下嫁给村里的同乡要强很多,于是自己将想法告知父母,外公外婆扭不过,只能同意了这门亲事。婚后,许建萍通过了考试,成为了粮库的正式职工,与张群再同一个部门上班。
很快来到了抓周仪式上,地上钢笔、算盘、钱币等等东西摆了一圈,一家子人热热闹闹的围在一块,等把张生放到圈中心,大伙屏气凝神,看着小家伙会抓到啥,张生懵懵懂懂的爬来爬去,小眼睛滴溜溜的转着,看看这个,撇撇这个,最后被闪闪发亮的钢笔吸引了目光,爬过去将它拿了起来。看着张生的选择,万香朝着众人哈哈说道:“看样子我们这个吃糠的家里面,可能要出个读书的种了哦”,众人听后也纷纷点头,建萍看着张生满脸笑意。再过一年,因为父母工作,婆婆万香要做生意,家中并无人照顾张生,因此许建萍出资150元,将张生托管在上班路上,一户李姓人家中,李家两口子年纪偏大,已快将近四十岁,因为家中贫穷,两人仅育有一独子,年纪比张生大三岁。没到饭点,李婆婆便回搬出一张小桌子,拿抹布擦干净桌面,招呼张生和儿子一起吃饭,打开房间中唯一的一眨黄色灯泡,炒一小碗辣椒炒肉给张生和儿子吃,老两口仅靠青菜与苗条度日,许建萍的150元工资对于两人来说,是家庭中不可多得的一笔意外收入。三岁便到了上幼儿园的时候,许建萍将孩子放在家旁边的巷子口幼儿园,幼儿园不大,仅有两层,是旁边邻居用自家的自建房开设的,一楼作为幼儿园的场地,二楼则作为家人的住所,院子中间建有一条石膏白马,是不多的装饰物。院内共有学生24人,张生在其中年纪最小,老师不放心,总是将张生抱在怀里,怕小孩子受了其他小朋友的欺负,地方简陋,孩子们中午睡觉的地方仅是几张长木板铺在地上,再在上面放上被褥,厕所便是一排的痰盂,整整齐齐的摆放在墙边处,玩耍项目便是一个小小的滑梯,直到了江城中心幼儿园,环境才好了许多,有了单独的游泳池,只是听说因为曾经在此淹死过一个孩子,泳池自此之后便长年空置,直到毕业也未曾踏足此处。家中的光景似乎越来越好,张伟经过单位任命,成为了单位创办的绿岛酒店的经理,负责采买的工作,采买是个肥差,但张伟也是老实人,为数不多的心眼都在牌桌上的几张牌,台球桌上的几个洞上,对于采买确实是一头雾水,以至于其他人给单位采买完后都会大包小包的往家中提东西,到张伟这,许建萍非但没有看到老公搬回来的东西,反倒听到张伟抱怨反倒亏空了几千元公款,婆婆万香见状,为了不让两口子因为这件事吵架,索性自掏腰包,向小时候一样,替儿子贴补了亏空,事情暂时解决了,但却产生了更大的影响。三年后,张生六岁了,到了上小学的年纪,母亲许建萍想方设法将其安置到了当地最好的莲花小学,班上的班主任也是当地有名的教学能手,望子成龙的心在许建萍处是最好的体现,为了弥补自己未曾读书出人头地的遗憾,她将希望全部寄托在儿子身上,这殷切的希望,不知道张生能否承受的住。
2002年,改革开放的风吹到了单位,因为效益不好,无法跟上市场经济的步伐,粮库召开了全体职工大会,为响应文件要求,单位将要进行买断,如果需要继续上班,就需一人缴费5万元才能保住工作,张伟两口子虽然是双职工,但收入微薄,张伟月工资300元,许建萍月工资200元,面对10万元的缺口属实是杯水车薪,为了能够保住工作,两口子向婆婆万香开口,但是家中子女均在娘库工作,这钱给谁不给谁属实也是为难,最后婆婆为不让儿女埋怨,索性都一一拒绝。没法子,张伟两口子只能到张伟师傅司明处借款,希望能保住一个人的工作,司明同意了,但到了交费的最后两天,司明将张伟叫到家中,话里话外告知家中突然有了难题,不能再借款,希望张伟再到别处想想办法,张伟听后如遭五雷轰顶,久久才换过神来:“师傅,没关系,我再想想其他办法”。两个月后,张伟和许建萍拿着买断工龄的两万元开起了一家大米零售商店,刚开始的一段时间,张伟深夜会坐在店门口,抽着烟,一坐便坐好几个小时,等烟盒里的烟都空了,才会回到家中睡觉。小本经营的生意,经济总是很吃紧,屯多了货,便没有了流动资金,一家人的开支也成了问题,货少了,别人又不愿意送来,着实是个麻烦。2003年的冬天,还有几天便要开学了,但是家中刚进了一批货,几百元的学费尚无着落,张伟带着张生走在鹅毛纷纷的雪路上,到临近的商户家中借款,张生迈着步子跟着走了一家又一家,终于凑够了学费,张伟点头和人说着话:“实在是手头紧,刚进了货,还没来得及变成钱,等回头卖掉了一定给您送来”。张生懵懵懂懂看着这些,只想快点回家,这该死的冬天在外面实在是太冷了。等到张生二年级,张伟将店面搬到了单位旁边,希望借着单位的老同事和住户能照顾一下生意,刚到第一天,张生放学回家,搬出妈妈买的跳跳棋,拿了一把凳子,将棋盘放在凳子上,开始一个人玩起来,许建萍在做饭,隔壁同样做大米生意的邻居大叔走了过来,蹲下来说道:“小子,叔叔来和你玩一局”,张生抬头看了一眼:“好呀。”。两个人开始下起来,大叔边下边和张生聊着天“你家从那里来呀,你父母之前是干嘛的呀,哦原来你们之前在那边做生意呀,生意怎么样呢.....”,张生埋头下着棋,面对这个陌生大叔的提问,把自己知道的都说出来,“好了,这局结束了,叔叔也该回去吃饭了”大叔起身挥挥手就走了。过了几天,张伟的手机接到了一个客户的电话,让其送两袋米到某小区的几楼,张伟便将米放在结婚时买的那辆女士自行车上,骑着它过去了,等到了地方将米扛上楼,敲开房主的门,对方却告知并未打过电话,无奈只能把货又运回来。之后,店铺里面老是会多出这些恶意订单,让张生一家烦不胜烦。又是一个春秋过去了,为了提高送货的效率,张生一家购置了一台柴油摩托车,但是张伟却有点不敢在后面驼人,只能送货,张生麻溜的跑到摩托的后座上给张伟打气:“爸,你就当是后面装了两袋米吧,没关系的,放开胆子开”。摩托车有了,送货的效率也逐渐高起来,但慢慢的,张伟每趟出去的时间开始变得有点长,几乎与以前骑单车的时候一样长,许建萍没有办法,只能够趁着每次回来时,旁敲侧击的问是不是中途去其他地方遛弯了,张伟的回答都是模模糊糊。到了年底,许建萍理了下账本,发现年头忙到年尾,才赚了3000元,甚是觉得匪夷所思,这时一个老主顾上门来买米,随口说道:“你老公是真不闲着,我看他每次送完货,都回到附近的麻将馆来打两把麻将”,这一句无心的话如一石激起千层浪,答案找到了,张生看着父母在店面里面发生激烈的争吵,逐渐演变为肢体上的冲突,父亲将母亲压倒在地,双拳开始朝着脸上招呼而去,年幼的张生看到这一幕,心灵受到了声声的触动,还好周边的邻居们上前拉住了父亲,结束了这场纷争。事后,奶奶万香收到了消息,赶到了现场,先是将儿子狠狠的骂了一顿,之后便是想建萍保证儿子以后再也不会做出这种事情来,希望能看在小孩的份子上不要离婚。这件事不久,张生的舅舅许建国便到了江城,作为许家唯一的男丁,他的教育得到了极大的重视,在家庭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下,终于考上了大学,成为了大学生,毕业后在雪区支教了三年,最后分到了阳城工作,阳城和江城之间的车程大概在30分钟,在收到远在罗城的父母打过来的电话,知晓情况的建国马不停蹄的赶到了江城,见到张伟的第一句话便是:“我妹妹做了什么过分的事情吗?”,张伟面对气势汹汹的大舅哥,急忙摇头,“你要是再有下次,别说我们许家家里面没人”,张伟听到急忙点头,舅舅在江城待了两天,一边陪着妹妹,一边辅导张生的功课,听着妹妹的诉苦,舅舅安慰道“以后要是再有这种事情,我就替爸妈把你接回家去,不要害怕,娘家人都是你的底气”。建萍含着泪点点头。自此之后,张伟便再未动过手,张生也顺顺利利到了四年级,家中的生意也从之前只从事零售,慢慢增加了批发,从只售卖大米,也开始售卖面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