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农家女:我在边疆开食肆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章 入城

院门被沈母从外推开,她拽着一个驴车进院,两大桶水呢,没个驴车沈芋怎么去县城?这是借的村长家的。

“今儿第一天,我和你一起去,家里水稻晚一天没什么。”

村里多是种一季,家里没余粮,沈芋便建议沈母选三亩地再种一季,肥力可以慢慢养回来,人七天不吃饭就能饿死。

“阿姐放心,今儿我和二米播种。”

沈麦腾出空道:“豆在家,爹想喝个水呀什么的,她能做得来,她也认得咱家的地,遇到事儿喊我们就是。”

“行,姐给你们带好吃的回来。”

“阿姐,还有没有那个红红的果子。”沈豆从窗户探出脑袋,小家伙双眸惺忪,俨然还未睡醒,“昨儿那果子好吃!”

“我捡了些种在咱们家菜园里了,再等几个月你就能吃。”

“好!”

小家伙立即清醒,沈芋笑着递给她半个饭团,“里面有花生碎,吃的时候小心些。”

“阿姐先帮我放桌上,我先洗漱!”小家伙收回了脑袋,下一秒身影就出现在院子里,不需沈母和沈芋帮忙,清水洗脸洗手又抽了根干净的柳叶枝儿刷牙。

一通忙活,和沈麦沈米坐在桌上吃起饭团。

“你也快去吃吧,吃完咱们上县城。”沈母接过沈芋手里的活,“做饭娘帮不上你,洗洗涮涮还不会?”

“快去吧。”

吃过饭,两人就坐着驴车出了门。

离下柳村最近的是个不到十万人的小县城,其中每四个人就有一个身处军营又或从军营退下,这座县城最初基本都是那些家眷,一代一代传承成了县。

“进城每人一文钱。”

还未到城门口,沈芋母女先是听到这话。

“进城还要交钱?昨儿还没收。”

“官爷先放我们进去吧,您这城门费收的突然,我们没个准备。”

“……”

前面人愈来愈少。

“芋头,给我拿四个饭团。”马上就要到她们,沈母道,“再装四筒水。”

闻声,沈芋让位,让沈母在前拽着驴车,她迅速拿了四个竹筒,里面盛满酸梅汤,又用荷叶包了四个饭团。

“娘。”她递给沈母。

家里只剩不到一百文钱,她和沈母这次出来身上没带钱。

“咱们可不兴这套。”

守城拒绝,沈母笑着打开荷叶,她才不信有人能拒绝她姑娘做的东西,“家里做的,不值什么钱,您尝尝。”

米香混合着荷叶的清香。

以沈母为中心,周遭数人频频回首,便是那些过了城门的,驻足回首,舔着嘴望着沈母手里的饭团。

“这是什么?”

守城原要拒绝,话到嘴边,变了意思,香味儿不霸道,偏缠人的紧,尤其这夏日里,荷叶散发出的幽幽清香格外诱人。

“饭团。”沈母笑眯眯,“您尝尝。”

“……嗯。”守城心虚拿起饭团,尝了一口,他从怀里掏出两文钱,“你们母女入城费,我出了。”

“这哪儿好意思。”这么说着,沈母又朝守城递了递酸梅汤,“饭团我们是打算卖一文钱一个,这酸梅汤消暑的,您配着喝,大清晨守城,辛苦了,我家那口子原也在军营中。”

余下的饭团和酸梅汤,沈母也没收回,挨个给了守城的官兵。

他们也没白拿,方才就眼巴巴望着那人吃,如今自个手里也有了,哪个舍不得两文钱,更何况这么些人盯着呢,纷纷把钱交给沈母。

只当做是自己买的。

“快进去吧,再晚,占不到好位置了。”沈母笑呵呵谢过他们。

进了城门,沈母把钱交给沈芋。

“娘?”

“这吃食是你自个做的,也是你亲自来卖的,赚来的钱自然是你的,收好了。”

“嗯。”沈芋应声,“但是娘,我们不需要分那么清。”

“怎么不需要?我和你爹又不是躺床上动弹不了。”沈母撇撇嘴,“咋,我和你爹还能养活不了你们几个?”

沈芋无奈。

“两位……等等。”

身后传来一道唤声,沈芋和沈母回头就见一人朝着她们奔来,“二位,那饭……饭、团还有茶饮,卖吗?”

这人喘着粗气说出的话,令沈芋和沈母惊讶。

“卖的。”没有想到,今儿城门口那一遭还是好事,果然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饭团一文钱一个,是吗?”

“嗯,饭团一文钱一个,柳叶茶一文钱一筒,酸梅汤两文钱一筒。”

“柳叶茶?”这人顿了顿,“四个饭团再来两筒酸梅汤……那柳叶茶也来一筒。”这人递过去九文钱,“你们是打算去哪条街做生意。”

“常隆街。”

怕这人拿着不方便,沈芋将三个竹筒绑在一块儿,四个饭团也是放在一张荷叶里,“郎君拿好,改日您也可以凭竹筒免费换柳叶茶,两个竹筒可以换一碗。”

这是昨儿夜里沈芋想出来的招式,竹筒虽是自家做的不费钱,但还有人工费呐。

若非家里实在缺钱买不起碗,她定不会这般买茶饮送竹筒。

“?两个竹筒换一碗柳叶茶?”这人困惑。

“嗯,两个竹筒换一碗,四个竹筒换两碗,五个竹筒换三碗。”

“倒是有趣。”

这人笑着走了,他前脚刚走,后脚又有人喊沈芋母女,等二人坐着驴车到常隆街,饭团卖出去九个,柳叶茶卖出去十三筒,酸梅汤卖出去六筒。

“嘿,生意这么好做?”

沈母感叹,“村里的杨桂花你晓得不?”“怎么了?”

“两三年前,她也来县城做过生意,不过约莫是赔了本钱,村里到处嚷嚷县城不好过活,每每听说有人想做生意,她就去人家家劝,昨儿你说要做生意,我脑子里最先想的赔本了怎么办,嗐,这做生意也没她说的那么难嘛。”

不过她也晓得,生意如此顺利,和她姑娘手艺有关。

便是她,外出碰到这样美味的吃食,手上若还有个闲钱,都肯定会买几个尝尝。

“桂花婶也是好心。”

“呵,她?她好心?分明和你二婶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生怕别人成功,一点都不地道。”沈母翻了个白眼,“你呀,还是小。”

猜出沈母和杨桂花不对付,沈芋没再多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