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2章 去往广州的火车(一)
青石镇虽然不大,经济也一般,但毕竟是江南水乡。
这里的省会还是比较繁荣的,各种国营和个体户商店随处可见。
从汽车站去往火车站的一路上,经过几座大学,不少打扮得体的学生正三三两两地路过。
虽然没有化妆,但青春靓丽,这些学生妹还是一道不错的风景线。
但王健的心思都在广州,现在可没有功夫看这些。
打车到了火车站的广场前,王健并没有直接进去。
火车票很紧缺,即使排到他,很可能也买不到票。
王健直接找到了站前的一家车票代售点。
这里的票,比起直接购买,要贵上几成,但时间宝贵。
王健也直接拿出一张五十元的钞票:“有没有去广州的卧铺,最好是今天就出发的。”
售票员看到王健出手阔气,也是笑着回答道:“你算是来对地方了,现在车站里只能打到站票。”
“想要卧铺票的话,我们这里也只有一张了。”
“户口簿带了么?”
王健摇了摇头:“户口簿倒是没带,不过身份证倒是有。”
1984年正式第一代身份证陆续发放的时候,大部分人用来证明自己的身份,只能用户口簿。
而王健正好前几个月才领到了自己的身份证。
售票员点了点头,接过了王健递来的钱和身份证:“请你稍等。”
出票并不复杂,只需登记个人信息,再将信息手写到车票上,再盖上公章,就算完事。
“车票是二十一块七,服务费五元,找您二十三块三。”
售票员本来还想解释这个服务费的收费标准,不过王健并不在意,接过票和零钱就离开了代售处。
......
拿着车票和证件,王健也来到了候车厅。
比起售票处的长龙,这里的空间要大上一些,不过也是坐满了人。
王健也是站了一会,才轮到了一个位置。
此时已经是下午。
一些等车的乘客也从行囊中,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干粮,吃了起来。
候车厅有热水提供
王健也有些饿,想要去购买桶装泡面时,才发现这里并没有。
八十年代并不是没有方便面,不过还没有普及,全国也不过十条从日本进口的方便面生产线。
这是一个机会。
因为方便面的知名品牌康师傅,还要在几年后才会出现。
王健默默记下这个信息,坐在座椅上睡了过去。
直到火车到站的轰鸣声以及火车站工作人员拿着大喇叭开始通知上车时,他才醒了过来。
......
绿皮车上。
大多都是带着大大小小行囊南下打工的人。
虽然此时的改革开放才刚刚进行不久,但南下打工,去厂里赚钱的事情,已经不新鲜了。
不仅如此。
一些人甚至拖家带口,带着还算年幼的孩子一起出行。
“大哥,你也去广州打工啊?”
一位看上去刚刚成年的小伙子,看到西装革履的王健,主动打起了招呼。
“别介意,年轻人不懂事。”
而一旁,明显年长一些的中年人则是有些愠色,拉回了小伙子。
接着有些抱歉地向王健示意性地点了点头。
虽然同座一辆火车。
但王健无论是气质还是轻装上阵的架势,都不像一个打工人。
王健倒没有太过在意。
此时的他若不是因为重生,也还待在青石镇这个小镇子上,至少要度过十余年的时间。
相比于他本来的生活。
这些提前南下的打工人,或许将来会比他过得更好。
“你们是去厂里打工的吧,具体是做些什么呢?”
“也不是什么厂。”
小伙子看到王健主动交流过来,则是解释道:“听我叔叔说,是一个小作坊,做些简单的衣服,我是比较懒得,不想种田,又没有那个上学的脑子,所以干脆出来打工了。”
“小作坊?”
王健闻言,兴趣又高了几分。
因为自己去广州的目的就是出了那批棉布的货。
若是顺利的话,能找到一家大厂将货全包了。
但这样一来,肯定会被压价。
虽然王健有信心,这批棉布的价格肯定能达到2块钱以上,但自己能赚到的部分就很有限了。
可将这些货出给这些开作坊的小老板们,就是另外一个情况。
一般来说。
他们这些作坊的老板,能接触到的货,都是已经经过一道手了。
他们接触不到,像李国富这样的生产厂家。
而作为厂家,也不可能因为这一点量,就专门开车送货过来。
但王健知道,即使算上仓储,运输的成本,若是能直接卖给这些作坊的老板,也能赚到不少。
“你们的作坊,需要这样的布料么?”
王健正随身带一块棉布的样品,他拿出棉布交到了那个中年人的手上。
中年人看到王健递来的样品,顿时眼前一亮:“这布可以啊,而且就是咱们这边生产的布料,不过广州那边的小作坊,可用不起这种布不仅是价格问题,货源也很少。”
中年人也询问道。
“这种优等品,一般是打包出售给国营的成衣厂吧,我们平时到手的布料,要比这种布稍微差上一个等级。”
王健点了点头。
不仅仅是布料,生产这些棉布的原料也是分等级的。
像他手上拿着的这块样品,品质也是最高的。
“你们用得上这种等级的布料么?”
王健并不是看不起这些作坊,只是作坊生产的成衣的价格本身就不高。
他们想要好原料,也要考虑成本的问题。
主要原因还是没有品牌,得到不百姓的信任。
品牌虽然会有所溢价,但也保证了最基本的品质。
“这我可确定不了,不过再低上两个等级,应该就是我们常用的布料品质。”
低上两个等级。
王健手上的布料样品是优等品,也是一级品,再低一级就是良等品,而这位中年人所在的作坊,日常使用的布料只是普通品。
再低一个品级,按照标准就要被销毁了。
“用这么劣质的布料,怎么能做出好东西来?”
王健有些疑惑。
“那你们做出来的东西,一般都会卖到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