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军营暴动
之所以有这效果,原因显而易见,刘秀毕竟是两世为人,见多识广,举手投足透着成熟和自信,普通人都有慕强心态,不自觉地就被感染。
作为刘秀要杀的小目标,南明叛将刘泽清,此人反复无常,有奶便是娘。
刘泽清,字鹤洲,山东曹县人,年轻时在本州担任捕盗弓手,之后当兵吃粮,凭借一身武艺,不断擢升。
刘泽清曾在辽东宁远效力,之后转任山东参将,在1630年的遵化之战,刘泽清敢率部迎战前来袭扰的后金军主力,并因此功连升两级,当上副总兵。
这段时间,可谓是刘泽清最有血性的历史时期。但是人是会变的,当了大官后,开始贿赂文臣武将,通过克扣军饷、盘剥百姓的方式积蓄金银,再贿赂给朝中的阁老。
因此,不论刘泽清犯下什么过错,都有朝臣为他说话,只要风头一过,马上就能官复原职。
崇祯十三年,山东发生严重饥荒,刘泽清不愿率兵前往,请求辞去任命。崇祯大为恼怒,罢免了刘泽清总兵的官职。然而,刘泽清送去两万两黄金给首辅周延儒,便重新被启用为山东总兵。
面对农民军围困开封,崇祯命令刘泽清出兵增援,但他却在开封外围的朱家寨耽搁时间,最终放弃开封城,引起朝臣的愤怒和不满。
明朝局势岌岌可危,刘泽清开始出工不出力。他的军队和匪徒无异,士兵们烧杀抢掠,事后放一把火,就说是流寇干的。
因此,再无人敢向朝廷检举刘泽清的恶行。崇祯下令让刘泽清率军入城守卫,但他以坠马受伤为借口拒绝。明朝文武都不听调遣,准备放弃明朝。
崇祯失去了利用的价值,但明朝的宗室还有好处可捞。刘泽清等人在南方拥立福王朱由菘登基,刘泽清被封为东平伯,镇守淮安和扬州。
然而,刘泽清却将防区视为自己的私人领土,大肆掠夺百姓,中饱私囊,培植党羽,打压异己。最终,他决定投降清朝,抗清义士和百姓惨遭屠戮。
在反清复明的政治投机中,刘泽清的行径毫无底线,为的都是一己私欲。与之相反的是像李定国这样勇敢忠诚,为国出生入死的英雄,才值得人尊敬。
其实刘泽清并非个例,在那个时候,其实大家都在自保。
可是刘泽清不仅如此,为了要到封赏,杀良冒功。此时在刘泽清手中的正规军,已经和土匪烧杀抢掠没有分别了。
刘泽清为人阴狠惨毒,睚眦必报,他曾经呼崇祯时的大学士刘鸿训为叔。刘鸿训一死,就将他的儿子孔中、孔和当作子侄看待。
他不甚知书而且又自命风流,有一次在淮安宴客,把自己的诗作拿出来让众人传观。客人纷纷阿谀奉承,交口称赞。
刘孔和默不作声,他点名问刘孔和,孔和开玩笑地说:“不作尤好”。他随即勃然大怒,后借机遣刘孔和率二千人渡和州,忽然又藉口将他斩首,所部二千人凶凶不服,他竟然将这二千人全部杀之,没有漏掉一个人。
刘泽清在某县曾有一故居,空旷无人。一次十几个秀才借那里饮酒,因传观把玩,在楼上发现了一只女人的锦鞋,还嬉笑讽剌了一番。事后为刘泽清所知,竟一股脑儿全部杀掉。
不光如此,只要谁敢弹劾刘泽清,刘泽清就会将人杀了。
刘泽清说着为明朝效忠尽力,可是就是换个地方继续烧杀抢掠。
即使在动荡的时候,刘泽清的府邸装修的金碧辉煌,有数不尽的士兵保护着他,有数不尽的美女伺候着他。
有人问刘泽清怎么守城,殊不知刘泽清已经暗地里投靠清朝,刘泽清以间谍的身份,开始为清朝大肆屠戮抗清的忠义之士。
放在和平时代,一个总兵胆敢如此胡作非为,早就被灭九族了,但因事发于大兵压境的非常时期,南明也拿他无可奈何,只得派名义上是四镇领导的史可法前去调停。
史可法到了扬州,一面批评,一面替他开脱,并答应把瓜州划给他,刘泽清假装同意,实际上北上准备投降,清军派出使者,要求先剃头交出投名状。
军营外,在刘泽清副将的指挥下,亲兵还在继续给这些明军剪头发,留辫子。
“将军,您说这些清国人为什么要留这么一根奇怪的辫子在脑袋后面。”有人好奇地问道,语气中充满了不理解的意味。
“啪!”
副将还没回答,旁边一声鞭子抽打在皮肉上的声音传来。
“该死的,给我老实一点!”
一名明军在剪他头发的时候,一点不配合,拼命挣扎,惹怒了旁边监督的鞑子。
明军已经留了十几年的发型,他们早就已经适应了这种发型。
剃头留辫子,他们就没法回南明,如果被发现,还会被明朝官府治罪。
“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鞑子发怒,他已经习惯,大部分明军全都是胆小鬼,得过且过,懦弱而自私。
这些天,有人挣扎,有人咆哮,有人自杀,但是还没有一个人,敢向鞑子发起挑战。
副将还没反应过来,就在这个时候,有亲兵跑过来说道:“将军,前营里面病了十个。”
“真晦气。”
“如果留在军营,到时候会病更多。”亲兵急切地问道。
果然,和刘秀计划一样,副将很果断地决定清理掉那些病人。
“让他们搬出来,不能让咱们的人染上病。”
这个时代,医疗水平也很差,人们对疫病普遍感到恐惧。很快,病人被二十名明军搬出了军营。
出了军营的一刹那,所有人都低着头,刘秀和陈南抬着阿福走在最前面。人高马大的阿福很重,两人的步子有些蹒跚。
刘秀低着头,用眼睛的余光打量着四周,副将的亲兵是分散的,这很好。
他看到一个身材中等,有着大辫子和一脸大胡子的中年男人,正在背向他们。这个人身边还有三四个人,此人站在中心位置。
他穿着一件蓝色上衣,腰间还插着一把刀。他们正在聊天,根本无视刘秀几人。
刘秀认识,中间那个男人就是副将,这是刘泽清的亲信,他边上的是亲兵指挥。
如果说刚才出来的时候,暴动成功,他只有三成的把握,那么现在则有七成。
刘秀走路看似左摇右摆,实则微不可查地向副将靠近。
副将听到了刘秀的动作,也没有在意,反而在心中鄙视了,这些麻木的人,同类病了,没有一点点悲伤。
副将大意了,此时其他的亲兵要么在帮剪头发,要么在自己的岗位上。
仅仅一两个呼吸,副将与刘秀之间的距离已经不到一丈。
刘秀受过专业的侦察兵训练,两米以内,他突然暴起杀人,根本没有人可以防备,拿下副将,成功率基本上是百分之百。
副将察觉到似乎距离尸体太近了,感到恶心,正准备向后退出几步。就在这时,异变突生……
刘秀突然松开手,随即像一只猎豹一般冲向副将,这正是他挑选的目标。
擒贼先擒王!拥有了年轻的身体之后,刘秀也找回了自己当兵时的感觉。
阿福也哎呦一声,“活”了过来,直接翻滚着来到亲兵指挥身边,其他人也纷纷动手,一拥而上。
副将的第一反应不是躲开,而是去拔刀,毕竟是武将,他没有将刘秀太当回事儿。
然而,刘秀比他想象的还要快。副将的手还没有伸到腰间,刘秀已经掰折了副将的手指头,将他制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