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78:送知青老婆去高考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7章 利润翻几番!

田老板说到做到,他让大家伙将车停在指定的地方装货,然后就开着那破车带着周长安、谭锦辉去找了自己那卖干货的朋友。

对方是干了好几年干货买卖的爽快人,一看周长安二人带来的笋干、腐竹都是极好的,就特别满意。

“要说腐竹,那绝对是你们英德佬做出来的好。”

“尤其是九龙的腐竹、豆腐,嫩不说,豆香味还足,样样都是顶呱呱!”

“这笋干啊,全广东也是你们英德的牛。老田,你闻闻,这笋香味多浓,我在别处压根就收不到这样的好货!”

田老板见他喜欢,就问:“那你看看你能要多少,我们现在就上称。”

“要多少?”干货老板姓朱,他直接就说:“好不容易遇上好货,我老朱肯定全都要啊!”

他也不隐瞒,“我不怕跟你们说,英德下来的豆腐、腐竹,师奶们最喜欢了。眼看就要过年,这两样都是适合打边炉的,做别的菜也好吃,好卖得很!”

“别说你们这就两千斤的笋干、几百斤的腐竹,你就算再多一倍,我三天就能卖光!我在广州有五家干货店呢!”

不是朱老板夸,英德的笋干、腐竹、红茶,的确都很不错。

尤其是九龙的豆腐、腐竹,那真的是家家户户都爱吃的。

一条街上卖豆腐的可能就有四五家,但生意最好的,永远都是九龙人。

而周长安、谭锦辉一听朱老板全都要,他们俩就直接愣住了。

他们下广州的路上还想着,能在广州卖掉三分之一,然后在韶关再卖一些,剩下的跑个一趟全部卖完,就已经很不错了!

朱老板全部都要了,他们真的没想到。

更让他们意外的是,朱老板看在了田老板的份儿上,给的价格比他们俩预想中的要稍微高一些。

周长安那几百斤的笋干、腐竹一卖,直接就得了三百多块的利润!

谭锦辉的货比他多,也赚了小一千。

临走之前,朱老板店里来了两个同行朋友。

他们一听说周长安二人特地从英德带了些好货下来,两人就将周长安、谭锦辉给拦住了。

“兄弟,你们别着急走!”

好货谁都想要,他们俩一个在深圳做买卖的,一个在东莞,以前也收过别人的腐竹、笋干。

但说句毫不夸张的话,他们收来的都是统货,压根不大划算,客户们也不大喜欢。

如今见朱老板收了这么多好货,他们俩也眼馋,“你们什么时候还来?我给你们下定金,你们下回也给我带一些!”

“对对对,我也要!这眼看就过年了,这些东西都好卖的。”

这两位老板跟朱老板一样,都是痛快人。

他们怕周长安、谭锦辉不相信自己,不光给他们俩留了电话号码,还各给他们留下了三百块的定金。

不光如此,他们还说:“如果我们可以长期合作的话,那就更好了。尤其是水豆腐,如果你们能将英德九龙的水豆腐弄下来,不出三年,大家都能赚得盆满钵满。”

别看水豆腐利润薄,但销量大啊!

而且英德的水豆腐、豆腐泡、油跳锅(一种稍微炸过的豆腐,外皮金黄,里头还是水豆腐一样嫩嫩的)都很受欢迎。

如果能弄到稳定又靠谱的货源,哪怕卖豆腐不如卖水产干货赚钱,但只要口碑好,多个细水长流的买卖也是好事儿。

这些老板虽说有钱,但都特别喜欢拓展自己的门路。

他们有这个需求,周长安其实是很想满足的。

但豆腐这一块他真的做不了,“英德下来得两三个小时的车程,路太远,天冷还好,但天热的话就会馊。”

他自己也知道英德的豆腐就是比外头的好吃。

但品质很难掌控,所以他与谭锦辉都只做了腐竹,没做其他的豆制品。

朱老板几个一听,都有些惋惜,“这倒是……不过有腐竹、笋干也很好了,总之你们收了定金,下次就一定要带好货来!”

周长安忙不迭点头,“我们过几天还来,来之前肯定会两位老板打电话的。”

“行,有你这话,又有田老板、朱老板在这作保,我们信得过你们!”

干货这一块赚了钱,去拿货的时候,周长安拿的货比上次多不少。

拿了货,谭锦辉与周长安就一起出钱,请田老板吃了顿小炒。

这街边小炒菜虽说不如大馆子的价格高,但味道绝对是不差的。

毕竟老广的嘴巴都特别刁,但凡味道不好,基本上不可能在街上开上几年的。

田老板也知道他们俩请自己吃饭的意思,他笑着说:“你们不用谢我,上回我”

就说了,你们以后多给我弄点村里的东西就是。”

周长安还真做了这个准备。

他与周老板说:“我家养了些鸡,等跑完这两趟我给您抓两只最好的过去。”

他这话一出,田老板就笑着点头,“那好呀,我好久没吃过农村养的鸡了。”

其实田老板知道,农村人不到大年大节,是不舍得杀鸡吃的。

一下给人送两只最好的,那就更不舍得了。

周长安之所以送,那是因为他有良心,懂得感恩。

他直接给自己分钱,那是肯定不能要的。

但时不时收他点萝卜干、腐竹、青菜的,这值不了几个钱,他愿意要。

过年过节收只鸡,也不是什么大事儿。

他愿意收下这份心意,周长安也特别高兴。

说实话,他就怕周老板不愿意收。

他若是不收,自己年后也不好意思继续跟着车队跑。

他愿意收,那就说明自己年后还是有机会的。

三人吃过了饭,货也装得差不多了。

下午三点半,大家伙集合,直接往韶关跑。

因着这一次的货种类比上次多、数量也比上回多,所以谭锦辉带着周长安跑了足足五六个地方,这才将东西全部卖了出去。

卖完后,他们俩也不着急回英德,而是直接将车门一关,直接就在车上数起了钱。

这一数,周长安直接就吓了一跳,“锦辉哥,这是不是弄错了!?怎么会有这么多!?”

他原本想着,这一趟下来应该也就是六七百左右的利润。

可现在一数,光他自个儿的利润就有一千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