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分家
“艹他祖宗的,让我干喇啊,这不扯犊子么,让你们做个硬菜,看看这花生米炸的,却黑!这能喝酒?”
里屋,老太太盘腿坐在炕上,看着面前方炕桌上一盘焦黑的花生米和酒盅,顿时黑了脸。
“……你们这三个瘪犊子,没一个成器的玩意!天天就会在外边吹牛逼说自己孝顺,就拿这玩意孝敬老娘呢?”
老太太唾沫星直飞,炕下的老大老二蹲在地上,低头不语。
只有老三何庆东看着老娘,一脸的傻笑。
何庆东到现在还是有些不敢相信,自己居然真的重生了。
明明只是在河边钓鱼甩了一杆,就感觉眼前一黑,直接来到了1979年。
从六十七岁直接回到了二十四岁,这难道就是传说中的返老还童?
只可惜自己多年攒下的数百万家财还没来得及花完,自己又无儿无女,也不知道最后是便宜了谁。
但无论如何,能重新看到自己的老娘和媳妇,简直就是莫大的惊喜。
“老三,回头让你媳妇好好跟大嫂学学做饭,看把妈气的!”
“三子,不是我说你,你媳妇天天就闷在屋里看书,看那玩意有啥用,还想考大学,一天就整些有的没的!”
老大老二被老娘骂的半响抬不起头,索性直接将矛头转移到了何庆东这边。
何庆东的媳妇杨丽是当年来东山林场插队的知青,出生在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都是高校的老师,长得也挺漂亮俊俏,也算是当年林场的一朵金花。
虽然追求者甚多,但对于他们这个年龄的女孩来说,还是看脸的岁数,而一向好吃懒,把自己养的白白净净的何庆东,自然就有了捷足先登的本钱。
顶着被众多同行知青的嫉恨,以及同村人‘鲜花插在牛粪上’的妒忌,甚至冒着和城中父母断绝关系的风险,两人毅然决然的走到了一起,并迅速发展到结婚生子的地步。
但脸是不能当饭吃的。
婚后的胡庆东,依旧是好吃懒做混日子。
杨丽几乎是一个撑起了整个家,不知道她吃了多少的苦,原本白嫩的双手已经有了老茧,清澈明亮的双眼,也开始变的浑浊起来。
婚后五年,当年同一批下乡的知青如今纷纷返城,而结婚有了孩子的杨丽,只能继续留在林场这边。
说不后悔那是扯淡,但在这个年代,离婚实在太丢人。
况且身为人母,为了孩子,也只能继续维持这个家。
国家今年重新恢复了高考,唤醒了她昔日的‘大学梦’,于是她再次拿起了书本,相应的,家里的活计干的就有些分心。
其实前世的时候,由于农忙和照顾孩子,尽管底子不错,但杨丽最终没能考上大学。
后来这种贫困的日子过了整整二十年。
儿子二十一岁那年,考上了东北林业大学,却在去大学报到的路上发生车祸,重伤而亡。
夫妻两人白发人送黑发人。
儿子死后,对杨丽的打击是致命的,如同抽去了全身所有的精气神,很快就病倒入院了。
两个月后,杨丽在极度的抑郁中去世。
后半辈子的何庆东一直都为咱们没有照顾好娘俩让他们过上好日子,感到非常的悔恨和自责。
以至于他再也没有娶妻生子,哪怕他后来凭着木工的手艺赚了很多的钱。
但现如今,他的妻子杨丽就活生生的站在自己身后。
“一家人吃饭,凭什么大嫂二嫂不做饭,让我老婆一个人做?再说了,她想考大学碍着谁了?你们凭什么管我家的事情?”
前世从未替自己妻子说过一句话的何庆东,此刻却挺起了腰板,挡在了妻子的前面。
杨丽看到站在自己身前的丈夫,眼中闪过一抹惊讶。
“老三,你说什么呢?你嫂子上班那么累,你媳妇天天在家里呆着,做点饭怎么了?”
“我们一个月要给家里十块钱呢,你掏过一分钱么?你媳妇连工作都没有,就你在林场那点工资,养活自己都难!”
大哥二哥语气中透着几分理直气壮。
“你个小瘪犊子出息了,还敢和你大哥二哥吵架,没你大哥二哥,你连饭都吃不饱!”
老娘高秀芬这个时候也开始对何庆东呵斥起来。
没法子,何庆东确实不受母亲的待见。
至于原因也很简单,他挣不到钱。
大哥二哥两家都是镇里原种繁殖场的双职工,每月都给老母亲十块钱,这也是他们在外自称孝子的底气。
只有老三,赶上老爹死的早,没托关系给他安排进厂,只能去当护林员,工资才十八块一个月,维持一家的温饱都难。
这也是何庆东在家里抬不起头,不敢给媳妇受气撑腰的原因。
只是谁都没想到,二十年后,这个原种繁殖场被当地的领导低价倒卖,左手倒右手,价值几十亿的地皮被几百万卖给了注册资金只有五十万的空壳公司。
而繁殖场的几百户职工,下岗拿不到补贴,三九天被停电停暖气,很多人选择了上吊和抢劫。
“本来就不应该让我媳妇一个人做饭!”何庆东没有丝毫退让的意思,挺直腰板说道:“你们挣几个钱就牛逼了?家里的地不都是我和媳妇照看的,一到农忙就个个说要在厂里加班,老娘上次摔伤了,也是我媳妇送到医院的!”
“老三,你胡咧咧什么呢,我们上班不就是为了给家里多挣钱么?”
“钱是你孝敬妈的,也没给我家一分,可你们吃的白菜,都是我和我媳妇种的!”
“三子,你别给脸不要脸!”
“你们都不要脸了,我还要什么脸?反正今天骂我媳妇就不行!”
“反了反了!”高母猛的拍了下桌子,结果用力过猛,酒从酒盅里撒出了些许,觉得可惜,连忙用嘴嗦了回去。
高母抽烟喝酒一辈子,居然无病无灾活了八十多岁。
如今虽然已经年过六十,在村里逛悠,却依旧健步如飞。
“老三,你要是不想过,咱们就分家!”
“就是,看把你能的,有本事你自己出去过啊。”
老大和老二直接亮出了杀手锏。
往日这么说,何庆东多半会服软,毕竟他家确实穷,人穷志短,马瘦毛长,不得不低头。
但现如今,重活一世,何庆东有了别的想法。
“分家就分家!”
何庆东几乎不假思索的说道。
“你……”
听到何庆东这么说,一家人顿时吃了一惊。
“庆东……”杨丽这个时候在身后用手轻轻拉了下何庆东的衣襟。
“老三你可别后悔!”
“我敢说我就不后悔!”
“妈,你看老三……”
“分分分!你们三个都给我滚犊子,我一个人也能过。”高秀芬仰头喝了一盅酒,砸吧了下嘴巴,说道:“每月一人给我十块钱,你们爱去哪儿去哪儿!”
“妈……”
“按老规矩,哥东弟西,老三滚出去!一个个都已经成家翅膀硬了,我TM才不操你们的闲心呢。”
北方分家,通常的说法是‘哥东弟西,老三出去’。
意思家里的老大分房时,有优选择住东边房子的权力,包括正房东边房子和东边的厢房,老二只有优先选择住正房西边的房子和西边的厢房的权力。
其他兄弟就要走出这个老庭院,到另外的地方选址建房。
何家就一个院子,一间正房,两个偏房,母亲住正房,那么两个偏就是大哥和二哥的。
至于老三,就只能搬出去。
这么分,在农村谁也挑不出个理来。
“老三也老大不小了,早就该让他搬出去住了。”
“是啊,三子天天游手好闲啥也不干,咱们也不能一直养着他啊,是该让他自力更生了……”
听到老娘要把老三赶出去,大哥二哥都是一脸的得意。
他们两个打心眼里看不起这个弟弟,一直觉得他就是个啃老的废物。
所以两人都等着看何庆东的笑话。
其实不光是他们兄弟两个,何庆东在村里也是被人白眼和妒忌的。
凭啥这小子干啥啥不行,却娶了个城里的漂亮媳妇,还不用上班干活,这还有天理么?
“地我不要,给我一些粮食,另外家里的那辆马车给我。”何庆东提出了条件。
“你不种地要马车干嘛?”
大哥和二哥没想到何庆东居然会提出这样的条件。
要知道,地就是农村人的命根子,不种地吃啥?
况且那马车是爹当年留下来的,已经相当的破旧,除了农忙的时候有人借来拉粮食,平时就闲置在院子里风吹日晒,铁皮都快锈穿了。
“反正我就这条件,答应我立刻就走!”
“马车给你,家里还有几袋粮食,分你一半,赶紧走!”老娘往嘴里填了一颗花生米,不耐的说道。
“行,那就这么定了!”何庆东眉头一挑说道。
当天,何庆东一家三口就推着马车和粮食,离开了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