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我有猛将朱元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92章 陛下是那一位真英雄吗?

城中的百姓稍稍心安。

王甯麾下的一名千户率一千定远军留守盱眙。

当日,李平便率领三万四千余人朝着东南面行军。

一名夜不收急忙返回李平的大营之中。

他向着李平和卫晖禀报:

东南面的张士诚领兵三万余人出高邮,他们朝着西北面的定远军缓缓行军;

跟随张士诚一起出征的,还有其弟张士德,以及麾下将领李伯升和吕珍;

留守高邮之人,乃是张士诚的弟弟张士信;

按照双方目前的行军速度,约莫三到五日之后,定远军将与张士诚的盐丁遭遇!

………

李平命夜不收退下歇息,他询问卫晖和王甯:

“西、北、南三个方向的元军和刘福通的义军,可有异动?”

卫晖答:

“北面和西面的元军,在伯颜、许有壬和李思齐等人的率领之下,正强攻刘福通的地盘。”

“南面江西行省和湖广行省的元军受白莲教徒袭扰,有些自顾不暇,暂无北上的迹象。”

“主公,这是我等灭掉张士诚,扩大地盘的好时机!”

卫晖朝着李平拱手一拜。

李平点了点头。

他朝着座下的王甯、卫晖、赵泽三人吩咐道:

“卫晖、王甯,你二人再各自派出一名千户,让他们各自率领一千名重骑兵,前出袭扰张士诚的大军,寻找机会袭营!”

“派出去的两名千户,要听从常遇春的指挥!”

“另外,让各个方向的夜不收,给我昼夜不停地盯住西、北、南三个方向的元军和义军。”

“我不希望在我们与张士诚决战之时,有元军或者义军,杀到了安丰路境内,甚至杀到我们的跟前。”

“赵泽,你和郭宁莲日夜轮班,继续作为我的亲卫,跟随在我身边即可。”

“告诉军中的将士们,咱们定远军的规矩不能乱!行军在外,枕戈待旦,不脱履,不卸甲,随时防备敌军袭营。”

李平深吸了一口气,他的心跳有些加速。

若是灭掉了张士诚,李平不仅能扩大地盘;更重要的是,他还能得到浙江和山东的盐场,拿捏住大都的漕运!

如此一来,大都之中的脱脱和至正皇帝,岂不得更要看自己的脸色?

李平思忖了片刻。

王甯和卫晖点头。

二人领命离开,开始落实李平下达的命令,并安排今夜驻军之事。

……

一夜并无敌军靠近。

……

第二日清晨,定远军立刻拔营,朝着西南面的石梁站和天长快速行军。

石梁站和天长已经落入了常遇春的手中。

只是,李平麾下的三万两千人若迟迟不能到达石梁站和天长,常遇春即便有通天的本事,也难以用一千名骑兵,击溃张士诚的三万名盐丁。

“加快行军,我军最好在张士诚之前,到达石梁站和天长!”

李平朝着王甯和卫晖下令道。

二人自然明白李平的担忧,他们立刻呵斥着麾下的千户,率领定远军的兵丁们以最快的速度行军。

一日之后,征北军和征东军距石梁站和天长已不足四十里。

传信兵言:

“我军的两千名重骑兵偷袭了张士诚的大营,令得那三万名盐丁方寸大乱。”

“只是,那三万人并未溃散,他们仅仅只是损失了大约一千人而已。”

“常遇春率领两千五百名骑兵,不断借助地形地势之利,阻挡着张士诚的前进。”

“张士诚愈发亢奋和焦急,他以为咱们定远军是因为惧怕他的三万大军,所以才会袭扰他的大军,阻挡他的盐丁行军!”

“因此,张士诚已然开始大宴盐丁和将领,那三万人的盐丁大营之中,整日欢声笑语,谈论着抢掠安丰路的美事。”

闻言,李平、卫晖和王甯三人不由得哑然失笑。

李平让传信兵回禀常遇春:

“告诉常千户,他的目的是袭扰、阻挡和迷惑张士诚,不需要牺牲咱们的骑兵与张士诚血战。”

“待到咱们的大军抵达了天长之后,咱们再收拾那张士诚。”

传信兵领命而去。

定远军继续急行军。

……

第三日。

李平麾下的三万两千人,顺利抵达了石梁站之外。

站内的两百名定远军单膝跪地,迎接李平。

李平命步兵接管了石梁站。

大军继续朝着东面行军。

天长位于石梁站以东约莫十里之外。

当李平率军出现在天长城外之时,张士诚的三万大军,几乎同时出现在了天长的东门之外。

常遇春领兵退入到天长城。他从西门而出,面见李平。

李平的面色严肃,他询问常遇春:

“常千户辛苦了。你可知晓,现在张士诚的麾下还剩多少盐丁?”

常遇春颔首琢磨了一番,片刻过后他答道:

“末将留下了五百名骑兵镇守石梁站和天长。”

“我们剩余的两千五百名骑兵,约莫斩杀了张士诚的两千余人。”

“因此那东门之外的张士诚大军,应当还有两万八千余人。”

常遇春抬头看向李平。

李平陷入了思考。

倘若与张士诚正面决战,他相信定远军一定能击溃张士诚的盐丁大军;只不过如此一来,定远军也会折损过多!

李平并不愿折损定远军。

……

片刻过后,李平命卫晖和王甯分别统领一万五千人,驻扎于天长的左右两翼。

他率领赵泽、郭宁莲和两千名步卒进入了天长城内。

常遇春的三千名骑兵冲出天长城,他们游走于四周,等待李平的命令。

一名信使从天长城之中策马而出,最终进入了张士诚的大营之中。

信使朝着张士诚躬身一拜,严肃道:

“我家主公李大帅,令我向诚王陛下请安!”

“请诚王陛下允许我转达李大帅的肺腑之言。”

张士诚的剑眉一挑,他捋了捋自己长长的黑须,哂笑道:

“那两面三刀的李平又耍什么花样?你说来听听!”

这话没有激起信使的不悦,他反而微微一笑,淡然道:

“我家主公说,他委身于暴元,向高邮府行军,实非他之所愿!”

“当今天下兵马,元廷最盛,诚王其二,刘福通位列第三,徐寿辉位列第四,我家主公,不过末流罢了。”

“主公的身后是安丰路内的黎民百姓。为了百姓们的生存,主公不得已假意接受招安,假意向诚王陛下发起进攻,这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元廷的粮草和刀兵罢了,是为了麻痹暴元。”

“我家主公还说,他斗不过元廷,斗不过刘福通或者徐寿辉,更斗不过您诚王陛下,有朝一日,他终究还是要带领着十万定远军,投靠某一位有德有才的真英雄!”

“诚王陛下是那一位真英雄吗?”

“若是,我家主公愿将天长城拱手相让,率军退出天长城,再向诚王陛下俯首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