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鼎河山:从负罪含冤到平定天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5章 论功行赏

郧营中的篝火熊熊燃烧,烤得整个校场如炙夏一般。

萧无彦神气威风地端坐在点将台上。他甚至口中哼起小曲,用手指在太师椅上打着拍子,一脸的得意洋洋。

“待俺赶上前去,杀他个干干净净!”自言自语的念白,也是有板有眼。

校场当中,众将领一字排开,甲胄曜日,旌旗招展,好不威风。

郧军迎来了一场久违的大获全胜,阳津外围的几个据点被依次拔除,阳津渡口被焚毁。武忠赐失去前沿阵地,带着大部队,退入阳津城去了。现如今,阳津的整个防御体系被破坏,变成了一座孤城。

大胜之余,军营中自然要点校战绩,论功行赏。

“李俊龙统领水师,诱敌有功,不违将令……”

“万俟卢率队歼灭阳津渡守军,焚其渡口,烧毁船坞,又驰援友军,截击梁国后援……”

令官手持勋册,在台前逐一念出各部队的功绩。先表述事项,后面跟随着具体的斩首、杀敌、缴获辎重等等数据,并依次给予各部奖励。

郧国军制与梁有所不同,各将领对自己麾下的兵士的权力直接,正牌部队之外又各有部曲。故所说每个将领的功绩,同时也代表着各支部队的荣誉。

彭信手下本无兵将,不过身份特殊,也身居末位。跟随一众郧将位列校场,接受检阅。

“赫连直,领军攻破敌垒,率部先登斩将……”彭信侧眼看去,见赫连直一脸严肃,神情威严。但仔细观察,他明明是憋得厉害,胡子都能得意地飘起来。

名字一个一个念了过去,伴随着校场后众兵士此起彼伏的喝彩。待得令官宣读完毕,萧无彦缓缓站起,走至点将台前。

“众将士,此场大胜,是你们用热血与生命拼来的!每一位浴血奋战的弟兄,都是我郧营的英雄!”他目光如炬,扫视着校场中士气高昂的将士们:“你们这几个月的牺牲没有白费,现在的阳津已经是一座孤城,真正丰厚的赏赐,正在那城中等着你们。”

他刻意停顿了一下,倾听士兵们山呼海啸般地号叫,这些丘八们可没有高层的野心,城中的金银细软,大姑娘小媳妇,才是对他们忍耐这几个月最大的激励。

“胜利虽并不遥远,但是武忠赐也绝不会束手就擒。对外围据点的进攻,只是前菜,阳津城的攻坚战,才是真正的硬仗。可我相信,全军上下一心,同仇敌忾,一定能踏破阳津城。攻破此城,则挥师南下将势如破竹,到那时论功行赏,本帅绝不吝啬。这些年,我何时亏待过你们!”萧无彦张开双臂,享受着台下兵将的欢呼声。

彭信看着台上的萧无彦,此人这时的表情就跟彭信初见他时别无二致,他享受着挑动别人情绪带来的快感。待大家情绪渐渐平缓,萧无彦收回手臂,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

“这次我们大获全胜,还要感谢一位特殊的功臣。彭信何在?”

刚刚整个论功行赏期间并没有提到自己的名字,彭信内心本来略感不快,但想到自己降将身份,手下也无兵卒,倒也没太在意。此时突闻萧无彦点名自己,如此盛重场合,自不可失了礼数。赶忙从众将中出列,拜于校场之中,向萧无彦施以大礼。

“末将彭信在此。”

“众军有人已经知晓,但有人并不认识。这位彭信将军,乃是梁开国贵胄彭兖之后,忠武将军彭耽之的儿子。梁君昏庸无道,残害忠良,致使饿殍遍野,民不聊生。但彭将军身怀大义,知天命所归,弃暗投明,愿加入我大郧,助吾主成王霸之业。”他侃侃而谈,就好像劫掠囚徒的事情没有发生过一般。

“此番大胜,进军方略,皆出自彭将军。而且他还躬冒矢石,炸毁城墙,与我军一道奋勇杀敌。此等战功,与先登无异。得如此有勇有谋之将,我心甚慰。”

“今日之胜,乃是萧将军统领有方,众将用命。彭信之功,皆赖诸军众人齐心协力。”既然当着郧军众人抬高自己,彭信也自知分寸,要给萧无彦面子。

“待班师回朝之时,我当亲自上表,为彭将军奏请官职。在此之前,你可在本营为将,身份地位与众将官无贰。我们攻略堡垒,梁国兵士,多有被俘者,其中一部分也曾是你的手下。这些投降残兵,从即日起,也由你指挥,可好?”萧无彦扫过校场中的众人,最后落在了彭信身上,似笑非笑。那眼神好像在说,你看,我是个言而守信之人。

“承蒙萧将军厚爱,给予末将如此信任。彭信定当肝脑涂地,为郧国,为将军赴汤蹈火。”

不管彭信是真心实意,还是表面文章,萧无彦就是在等着这样的答复,他满意地点了点头。

可彭信的话却并未说完:“蒙您恩赐,将降兵交由我指挥。但关于这些梁兵,还有不情之请,望将军应允。官兵的一切应用之物……”

“若是军器辎重之事,之前营垒间所获,多为赫连直所统辖。你可从赫连部划拨使用,至于粮草配给,自是按人数军营统一调取。”

“谢将军。”既然统帅已经当着众人进行了表示,基础物资一事看来不会有太多问题:“还有另一件事彭信也希望萧将军能够应允。”

“哦?你还有何事啊?”萧无彦依旧笑着回答彭信,可他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指扣打着自己的衣摆,问句中夹杂了些许的不耐烦。

“投降兵将,多有家室,人虽降郧,妻儿老小还在梁国。这些人虽然表面降服,但难免有所牵挂,不能一心一意为国效力。所以彭信恳请萧将军,给予士兵选择机会。那些不愿留下的,发给口粮,允许他们返乡。众人感恩,必会在梁国境内,宣传萧将军您的慈悲仁德。愿意留下的,再无顾虑,我会对他们加以训练,成为一支精锐之师。”彭信坚定地看着萧无彦,眼神没有任何闪躲。

“我郧国岂缺少能征善战的士兵?还需要用梁国败寇。”未等萧无彦回答,校场中已经传来异议,发声的不是他人,正是万俟卢:

“我们哪怕招降这些梁国残兵,也很难保证他们卖力作战。彭信自己也说,降兵未必各个忠诚,难保战场焦灼之时,不会对我军反戈一击。这场大战,战俘劳工死伤巨大,堡垒要修复,后续围城工事要建设。这么多用人之处,还要放走降兵,让他们回到阳津继续杀我官兵?依我看,统统拉来做苦力。”

万俟卢突然插话,略显无礼,但萧无彦却并没有打断他。他话还没说完,校场内就传来附和之声,看来郧军上下,抱万俟卢看法者,不止一人。

“万俟将军所言,也有其道理。”萧无彦伸手示意众人肃静,又转向彭信:“彭将军,你让我如何服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