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5章 ,缅怀东林六君子的诗会
天启5年(1625),七月五日,米脂县,飘香院。
明末时期虽然底层的百姓贫苦,大明朝廷的财政更是没充裕过,但大明上层的藩王贵族,地方士绅,尤其是江南士绅得到大航海时代的全部红利,富甲天下。
这些富裕的商贾,用自己手中财富办私学,支持自己的子弟读书入仕,江南文风大盛。
同时这些富商家族为了让自己家族子弟扬名,也为了干预朝廷的政策,为自己家族谋利,他们也热意出钱举办各色文会、诗会、酒会、茶会,一起吟诗作赋、评点朝政。
当财富超出了他们掌控的范围,挥霍财富就成为了他们弥补内心空虚的唯一办法,东方是各种文会,诗会,茶会。
西班牙则是无穷无尽的贵族宴会,西班牙和大明朝是大航海时代开端最大的受益者,但也因为他们不会掌握大航海时代的红利,两大帝国也快速衰落。
米脂县虽然不如江南有钱,但办各种文会、诗会、酒会、茶会风潮却也是传过来了。
当徐晨再次带着小五来到飘香院的时候,飘香院已经大变样子了,里面的军官,商贾之流的嫖客都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穿着长衫的读书人。
这些读书人少量穿着华丽服饰,大部分穿着整齐,还有一部分穿着补丁的长衫,但他们即便是被挤在最边缘,也要加入这场诗会。
徐晨看到这幕不由得一笑,连读书人都这么阶级分明,穷秀才,富举人,穿着补丁是童生,这很封建,很大明。
除此之外,妓子们也穿上了读书人的长衫,她们穿梭在诗会的举人和秀才之间,更加为诗会添加了几分秀色,好一片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场景。
徐晨本想找一个偏僻的角落吃一顿,而后看这些明朝读书人的表演,找几个同伴,但一个人打破了徐晨的计划。
“先生终于来了。”刘永一把抓住徐晨的手,而后对众人介绍道:“这位就是写出了《英雄记》的搬运工先生。”
“原来的搬运工先生,晚生许佑见过先生。”四周的读书人顿时向着徐晨围过来,这大半年来《英雄记》红遍整个北方,连带着连《三国演义》的戏曲,说书先生的生意都好了很多,可见其影响力之大。
尤其是对北方士林来说,能凭借自己本事闯出来的名士已经很少了,毕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结构,在天灾和南方的虹吸效应之下,北方的经济已然衰败,大明经济中心转移到南方,名士也多出自南方。
到了大明末期,名士也形成了一条产业链了,只要有金主热意出钱,举办各色文会、诗会、酒会、茶会,一起吟诗作赋、评点朝政,大家吹吹捧捧就成为了名士,像徐晨这样靠自己闯出来的,反而是非常少了。
徐晨也只能和他们虚伪的寒暄了,这其中有一个清秀的读书人拿着一本《英雄记武侯传》带着崇拜的眼光道:“晚生桑文,先生的《英雄记武侯传》通读了三遍,但还是有不懂之处,想要请教先生。”
徐晨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这个所谓的读书人,估计是飘香院的头牌,这男装穿的是生怕别人看不出来,很有后世的偶像剧风采了。
不过相貌也是他来这个世界最出彩的了,很有后世大明星的范,在后世徐晨虽然看多了明星,但这么近距离的接触还真没有,他还真有一分悸动。
而四周的读书人则一脸羡慕的看着徐晨,佳人在旁,红袖添香,不就是他们这些读书人最期待的事情。
“先生可不能辜负佳人期许。”刘永调笑道。
但徐晨看着桑文,想到的却是高老师和那《万历十五年》的故事。
红粉骷髅想要乱我道心!
“某住在米脂书铺,你真有不懂之处,可以去书铺找我。”
“嗯!”一个声音传来,围在徐晨身边的读书人都拱手行礼道:“拜见,王学正。”
王学正看着徐晨道:“汝就是搬运工?”
徐晨淡然道:“正是在下?”
“《英雄记》不过是拾人牙慧文章,汝以历代使官的记录,以浅薄之言书写,汝能成名真是人心不古。”
而后他严厉的看向四周的读书人道:“尔等当多习八股正道,少追捧话本小说之辈。”
这眼神连徐晨都被吓了一跳,还以为自己的班主任也穿越了。
刚刚围着徐晨的读书人都四散逃离,只留下了刘永了。
等王学正走后,刘永小声道:“学正就是这样古板之人,不是刻意针对先生。”
徐晨满不在意的摇摇头了,王学正这样一弄倒是帮他忙了。
没多久这场诗会的主角出现了刘南卿登场,他是天启二年考上的举人,在整个米脂县是当之无愧的学霸了。
徐晨小声问道:“刘姓是米脂大姓,这位刘举人是你的族兄?”
刘永羡慕道:“人家是主脉,我只是旁支,平时也说不上话。”
只见刘南卿朝下拱手道:“万历三十二年,泾阳先生倡修东林书院、允成先生,攀龙先生等东林八君子聚众论德,标榜气节,讽议朝政,指斥时弊。各地学者士子闻风响应,朝廷官员遥相应和,天下为之侧目,天启元年,东林贤者掌位,朝廷众正盈朝,本是君子大有作为之时。
却未想到阉竖魏忠贤坐大,罗织罪名,屡兴大狱,肆意捕杀东林六君子。当日残暴的景象,某在京师历历在目,阉党残暴天下,天下噤声,君子扼腕,某办这场私会是缅怀东林六君子。”
刘南卿的话引起在场所有读书人的共鸣,现场也充满了悲伤的气氛,他们虽然还不是官员,但却已经可以站在官员的视角看问题了,阉党一直都是他们读书人的死敌,不少人甚至东林六君子悲泣。
刘永不屑道:“哭哭哭,哭能哭死魏忠贤。”
四周秀才怒视刘永,这种不合群的家伙太讨厌了。
刘永却继续说道:“只有进谏天子,让天子知道魏忠贤的真面目,让魏忠贤这个阉贼千刀万剐,报东林六君子之仇,这才是君子所为,而不是在这里哭哭啼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