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章 初战雁门关
“兄弟们,这场仗不好打,但我们绝不能丢了大唐儿郎的气势!”李阳低声对身边的士兵说道,眼神中闪烁着坚毅的光芒。
他只能将改变现状的希望,暂时寄托在这场雁门关的守卫战上。
赵小二是李阳在这军营里面最聊得来的人,此时他咽了咽口水,神色紧张,凑到李阳身边说道:“李队正,我之前逃难来的时候,远远瞧见过叛军的营帐,那规模可吓人了,他们真有那么厉害吗?咱们能守得住吗?听说朝廷都乱成一锅粥了,咱们还能等到援军吗?粮草也快没了,这可怎么办啊?”
李阳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小二,别怕。咱们一起经历了这么多,我相信大家的实力。你我平日无话不谈,往后不管遇到啥,都互相照应着。咱们身后是大唐的百姓,是无数人的家园,只要我们齐心协力,定能守住雁门关!哪怕朝廷援军不到,粮草不足,我们也要为大唐守住这道防线!”
赵小二重重地点点头,握紧了手中的兵器,眼神中透露出视死如归的决绝,说道:“李队正,你放心,只要有你在,我啥都不怕,咱们一起把这仗打赢!”
随着商议的进行,防御策略逐渐确定。
薛不归将军不愧是名门之后,综合各方意见,便制定了一套严密的防御计划,从城墙防御、到后勤保障,都安排得井井有条。
然而,他心里清楚,这场战斗的艰难远超想象,而朝廷的态度和支援,更是充满了不确定性。
薛不归已秘密给神策军和朝廷发送求救文书,可至今未收到确切回复。
他深知,神策军或许也被朝廷内部的争斗所牵扯,而朝廷在宦官和宰相的把持下,是否会重视雁门关的危机,还是个未知数。
但他不能放弃,哪怕只有一丝希望,他也要为雁门关的将士们争取到支援。
李阳和他的小队,依旧坚守在巡逻岗位上,守护着大帐的安全。
他们知道,此刻的每一分坚守,都是为了即将到来的大战做好准备。
而当安禄山的叛军真正兵临城下时,他们也将义无反顾地投身战场,用热血和生命捍卫雁门关,捍卫大唐的山河。
终于,薛不归站起身,目光坚定地扫视着帐内的每一位将领,大声宣布:“诸位将士!雁门关关乎大唐生死,即便粮草不足,援军未到,我们也要死守此地!人在关在,绝不让叛军踏入中原半步!”将领们纷纷起身,齐声高呼:“死守雁门关!”声音响彻整个帅帐,士气在这一刻被推至顶点,一场惨烈的守卫战即将拉开帷幕。
夜色还未完全褪去,天边刚泛起一丝微光,雁门关的瞭望台上,哨兵扯着嗓子,发出尖锐的警报:“叛军来了!安禄山叛军兵临城下!”
这声警报好似一记重锤,狠狠砸在众人的心坎上,瞬间打破了营地的宁静,整个雁门关如被点燃的火药桶,刹那间陷入高度紧张的战斗状态。
李阳身为盾刀小队队长,正带着队员在弓兵阵地周边仔细检查防御工事。
听到警报的那一刻,他的眼神陡然锐利如鹰,毫不犹豫地大声下令:“兄弟们,按计划行事,各就各位!在叛军未开始登城战之前,弓兵是咱们的远程王牌,一定要全力护好!”声音坚定有力,穿透了嘈杂的人声。
队员们迅速行动起来,脚步匆忙却秩序井然,眨眼间就奔赴到各自的防御岗位。
赵小二紧紧跟在李阳身后,双手死死握住长刀,盾牌稳稳护在身前,尽管脸上还带着紧张的神色,但眼神里满是视死如归的决然:“李队正,终于来了,跟他们拼了!绝不让叛军靠近弓兵半步!”李阳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沉稳地说道:“小二,别慌!咱们训练这么久,等的就是这一刻,必须守住!弓兵的安危,全靠咱们了!”
李阳快步登上城墙,放眼望去,只见漫山遍野全是安禄山的叛军。
军旗烈烈作响,刀枪林立闪烁寒光,黑压压的一片如汹涌潮水,朝着雁门关汹涌扑来。
马蹄声震得大地都在颤抖,扬起的尘土遮天蔽日,仿若一片乌云沉沉压境。
叛军的先锋部队眨眼间就冲到关下,推着攻城车,扛着云梯,呐喊声震耳欲聋,发起了第一轮进攻。
城墙上,弓兵们迅速搭弓上箭,蓄势待发。
李阳带领着盾刀小队,如同一堵坚实的人墙,在弓兵前方迅速组成一道防御屏障。
“弓箭手,准备放箭!”随着李强一声令下,万箭齐发,如暴雨般射向叛军。刹那间,叛军阵中惨叫连连,不少人纷纷倒地。可叛军并未退缩,顶着盾牌,继续步步紧逼。
就在这时,叛军后方骤然响起一阵激昂的战鼓声,原本杂乱无章的进攻节奏瞬间变得整齐有序。李阳心中猛地一紧,他明白,叛军的精锐部队要登场了。果不其然,只见一群身着黑色轻甲的骑兵,动作娴熟地弯弓搭箭,一气呵成,如黑色的潮水裹挟着寒光汹涌而来,目标直指城墙上的守军。
当叛军先锋部队冲到关下,呐喊声震耳欲聋地发起进攻时,李阳的手心全是汗水,紧紧握住腰间刀柄,指节都因用力而泛白。
他强压着内心的紧张,眼睛死死盯着战场,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
看着叛军在箭雨下纷纷倒地却又继续逼近,他的心脏仿佛被一只无形的手紧紧攥住,紧张感愈发强烈。
“盾牌紧密防御,弓兵迅速靠拢!”李阳一边大声嘶吼,一边挥舞手臂,快速调整防御阵型。前排的盾牌手迅速贴近,盾牌相互交错,组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盾墙。李阳在队伍中来回穿梭,精准地指挥着每一个队员的站位,时而大声提醒盾牌手注意角度,时而又指导刀手把握出击时机。他的声音坚定有力,在战场上清晰可闻,每一道指令都精准无误,队员们紧密配合,有条不紊。
此时,大将军薛不归正站在高高的帅台上,远远地注视着这一切。看到李阳在战场上的指挥若定,他不禁微微点头,眼中闪过一丝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