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家父是皇帝
一场秋雨一场寒。
景宁六十一年秋的江宁城,雨格外得多,尤其是自九月以来,二十日中竟有十余日在下雨,有时大雨倾盆,有时细雨如织,让江宁城的这个秋季显得潮湿且寒凉。
九月二十三,这日江宁城倒是没落雨,却云低天暗,秋风呼啸,风吹叶落,内城的街道上随处可见落地的枯叶,一派萧瑟之景。
两江总督衙门外,则人潮涌动,摩肩接踵,一派热闹之况。
众人围观着一张今日刚贴出的告示,议论纷纷,如沸如羹。
“圣上竟要禅位做太上皇了!”
“明年正月初一就要行禅位大典了!”
“新帝不是八皇子,竟是四皇子!”
“是啊,怎会是四皇子呢?纵然不是八皇子,也该是十四皇子啊!”
“……”
人群之中,挤着一个十四岁的少年,容貌虽非俊秀之辈,然在中平之上,身材则长得健壮。
按他自己的想法:“长得不算帅,跟我的前世差不多,但这身体素质可比前世的我要好多了。”
此刻他的心情挺激动。
就在几天前,他穿越来到这个世界,穿到了一个名叫姜念的少年身上。
他融合了原主的记忆,也保留着前世的记忆。
目今他所处的乃是一个叫大庆的朝代。
这个世界,明末之前的历史,跟他的前世一致,而在明末时,一位姓袁的汉人武将,镇守辽东之时,反叛了大明,征服了女真各部,又覆灭了大明,建立了大庆。
他更感奇异的是,大庆分明由汉人创立,诸多事物却类似他前世的清朝,也有诸多事物与清朝不同,譬如,男人的发型不是辫子……
这也是红楼世界,曹公著作的《红楼梦》融入其间。
当今大庆的景宁帝,类似汉人版的康熙帝。
大庆之前在上演“九子夺嫡”的戏码。
现在,据两江总督衙门外贴出的新告示,四皇子夺嫡成功了。
在他的前世,康熙帝崩后,四阿哥胤禛登基为雍正帝。
而这个世界,景宁帝未崩,便要禅位于四皇子。
“如此看来,我这辈子的父亲果然类似前世的雍正了!”
姜念思忖。
他穿越的这个身份,乃是当今四皇子的儿子!
不过,他是四皇子年轻时下江南与一民间女子所生。
他是一个见不得光的庶子。
四皇子十四年来都没认他这个庶子。
他与母亲姜雪莲居住在远离北方都城的江宁城,由母亲抚养长大,这位母亲已于去年病逝。
……
……
在贺忠的贴身护卫下,姜念回到了家。
他的家距离两江总督衙门仅半里之遥。
家是一所不小的宅院,住着八口人,除了姜念,还有贺赟夫妇、贺忠、邱福夫妇、琪儿、琴儿。
贺赟是管家,妻子是孟氏,贺忠是贺赟夫妇的独子。
邱福夫妇是家里的奴仆。
琪儿、琴儿都是粗使丫鬟。
“大爷家来了。”
正在院中清扫落叶的贺赟,见姜念、贺忠进了院门,忙趋前对姜念恭声招呼。
贺赟虽是管家,却也是一名精通武艺的武夫,身躯魁梧,颇为雄壮,鼻梁挺直,口唇方正。
姜念道:“贺管家随我去书房,有事与你私议。”
贺赟“是”了一声,将扫帚递给儿子贺忠,吩咐贺忠清扫落叶,自己则随姜念步入书房。
书房三楹,既是姜念的读书之处,也是寝居之所。
粗使丫鬟琴儿正在书房里摆饭桌,姜念步入书房后对她道:“你且退避,我有事与贺管家私议。”
“是,大爷。”
琴儿避开后,姜念领着贺赟步入里间,他又站到窗畔,顾望窗外,以确认窗外无人窃听。
贺赟有所诧异。
究竟是何事,大爷要如此隐秘?
姜念转身走到贺赟身前,低声道:“适才我逛街,过两江总督衙门,见衙门外有一张今日新贴的告示。”
贺赟凝神细听。
姜念道:“告示之上,载有一则至关紧要的新闻。”
贺赟愈益凝神。
姜念道:“今上竟要禅位当太上皇,禅位大典定于明年正月初一举行。”
素日行事稳沉持重的贺赟,闻此新闻,不禁罕见地瞠目结舌,亟亟问道:“竟有此事?今上要禅位于哪位皇子?”
姜念伸出四根手指,语声愈轻:“四皇子!”
贺赟神色一喜,口中轻声说了句“好啊”,心中则分外激动地感叹:“我就晓得!我就晓得四爷极有望嗣承大统的!只是未料到今上竟要禅位!”
贺赟乃是四皇子的心腹属下。
十多年前,四皇子密遣贺赟夫妇保护照顾姜雪莲母子,其实也是监视,与四皇子育下一子的女人,可不能与别的男子有染了。
贺赟久盼四皇子登基当皇帝,现在,这份期盼成真了。
此刻,贺赟面对姜念的态度愈增敬意。
四爷当了皇帝,念大爷岂不就是皇子了?
虽说是一位不被相认且见不得光的庶子,但四爷要当皇帝了,哪怕还不认姜念这个儿子,至少也会让这个儿子进京吧?
……
……
姜念与贺赟说完秘事,已是晚饭时间。
晚饭是邱福之妻烹饪,依时俗,邱福之妻称为“邱福家的”,她是厨娘。
贺赟是讲礼数之人,他虽不算姜念的奴仆,却视姜念为主子,除逢年过节等情况,他不与姜念同席吃饭,也要求家里的奴仆讲礼数。
因此,如往常一样,今日依然是姜念独先吃饭,待他吃完,才轮到贺赟夫妇及下人们。
姜念在书房明间用毕晚饭,进了里间,自斟一杯茶,坐在案侧,一面呷茶,一面沉思。
想的是几天前穿越时做的一场梦。
梦中,他的身前立着一座大石碑坊,上书八个大字,乃是“勉力奋进则有气运”。
对此八字,姜念已反复推敲。
据他推测,此八字的意思可能是指,只要他勉力奋进,就会有好运相伴。
若真如此,气运便是他这位穿越人士的金手指了。
可怎样算“勉力奋进”呢?
比如,勤奋读书习武,应该算吧?
再比如,从一个不被相认且见不得光的庶子,努力争取成为一位被父皇相认的大庆皇子,也应该算吧?
想到这里,姜念暂且收住心思,从案头拿起一本《周易》,潜心研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