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代华娱:开局和女儿国王拍电影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5章 女儿我要争口气,文学共鸣

穿越到80年,高卫华要说对朱晽没感觉,那是自欺欺人。

知青点两间土瓦房,她说的是应该是相邻而居,他心里依旧悸动。

朱晽啊朱晽,你的矜持呢?

这不是诱人犯罪吗?

曹贼、夫/在犯等名词脑中一晃而过,纯洁如高卫华也不清楚,它们具体是什么意思。

不过他明白一点,最好赶快拒绝,否则破坏别人婚姻,早晚要吃花生米。

但由不得高卫华开口,旁边丁子寨的支书丁福贵,这次抢在前面。

“我马上要你春花婶过来收拾屋子。”

他笑眯眯对朱晽道:“咱们知青点就剩卫华一个,也不知燕京那边是咋考虑的!”

好嘛!

表姐魏蕙丽没跟来,现在换丁福贵当‘红娘’。

高卫华哭笑不得,暗道好人难当。

他喊赵桓章、辛先令来丁子寨,是打着小九九的。

调令的事情瞒住丁福贵,害他和乡亲们担心,高卫华想要有所回报。

有什么比剧组拍摄地安排丁子寨,能让村里更能提前锁定财富密码呢?

就在赵桓章、辛先令他们看剧本时,高卫华去找丁福贵,私下里叮嘱,要好好招待沪影厂的同志。

土瓦房里的花生、地瓜,就是村里特地拿出来展现热情的。

吃点儿农产品就行,你这是还想卖我啊!

“丁伯!”

高卫华冲他眨眼:“朱晽同志可是燕京医学院的,哪里有空来这里受苦。”

“她就是开玩笑,咱们可别当真。”

……

“什么苦不苦的!”

朱晽狠狠瞪下高卫华,没好气道:“我去晋省插过队,也是知青来着。”

呵!

十几年前的事情,高卫华又不是不清楚。

况且朱晽去晋省插队,大部分时间都在剧组唱戏,估计没怎么劳动吧!

他心里跟明镜似的,却无法点明,否则如何解释自己知道这些情况?

唉!

非要来遭罪,还要牵连我!

高卫华无奈,只能看向朱云青。

你不管管女儿?

去年刚结婚,今年就一个人跑丁子寨来住,不怕她丈夫恼火吗?

嗯?

触及朱云青的愤怒眼神,高卫华觉得莫名其妙。

好像又要怪到我头上?

理工大学教书教呆了吧!

我比窦娥都冤啊!

旁边赵桓章见状,对朱晽的坚持颇为赞赏。

听她提到曾经插过队,他不再犹豫,当即点头:“朱晽侄女有这个心,我当然希望你先来体验生活。”

水莲的扮演者起码有个备选,赵桓章当然不会错过。

“不过……”

他看下朱云青,提醒朱晽:“至少要你父亲同意,我可不敢惹师兄。”

赵桓章还挺幽默。

高卫华却不这样想,想着再找理由拒绝。

孤男寡女睡知青点,不怕朱晽丈夫连夜提刀,从燕京杀过来吗?

“卫华!”

赵桓章看出高卫华有意见,笑着指向寨子北面:“咱们旁边走走,你给我介绍介绍周围的情况。”

“我去喊那口子!”

丁福贵急吼吼往家里跑。

“我去村里逛逛。”

辛先令猜到赵桓章、高卫华谈什么,找个由头追丁福贵,同时也给朱家父女留下商量空间。

“晽晽别闹!”

朱云青等他们都离开,苦口婆心劝女儿:“你只请一星期假,还要回医学院上班。”

“你妈知道这样,会立即从燕京来泉城。”

“到时没有你外公支持,我也不帮你,你就等着挨训吧!”

……

“她来不了!”

朱晽眨眨眼:“医学院有个项目很急,是我妈负责。”

“她不是因私废公的人,不搞完不可能请假。”

……

“你!”

朱云青看着满眼狡黠的女儿,嘴角发苦:“就算高卫华是《好事多磨》的作者,你也没必要上赶着要拍他改编的电影吧?”

“你喜欢这个浑小子?!”

他满脸纠结:“高卫华迟迟没有拿到调令,咱们还是别扯上关系。”

“怕这个、怕那个,咱们要怕到什么时候?”

朱晽有自己的主见:“高卫华真有问题,上面早就处理他。”

“《好事多磨》那样的剧本都能刊登,现在和以前不一样。”

“我只是要争口气,你没见高卫华瞧不起咱们吗?”

“他说我吃不了苦,我就要证明给他看。”

“以为他会写小说、剧本了不起啊,我不但能在丁子寨呆下去,我还要参演这部电影。”

……

不喜欢高卫华,是要争口气?

朱云青为女儿骄傲的同时,总觉得怪怪的。

好像哪里不对劲儿啊!

“爸!”

朱晽没给他认真琢磨的机会,拉住朱云青的胳膊,施展小棉袄最常用的撒娇大法:“我给朱家长脸,您要支持我!”

“咱们先别告诉妈,您托外公给医学院打招呼。”

……

“哦!”

朱云青下意识点头,但很快醒悟,沉着脸道:“我没同意!”

“你‘哦’了!”

朱晽俏皮一笑:“小时候您就教导我要遵守承诺,不能说话不算数。”

“你!”

朱云青无语。

不过看看女儿神采飞扬的样子,他的心有些软。

……

他们这边女儿快要攻陷父亲防御时,另一边赵桓章和高卫华也聊到关键处:“我这边演员还没找全,朱晽还是蛮适合演二媳妇的。”

“你也想尽快拍出能反应农村现实的电影吧?给她个锻炼机会。”

……

“你喊丁支书招待我们,心里藏着小心思吧?”

他满脸戏谑,见高卫华要开口申辩,摆摆手道:“我也觉得丁子寨不错,有山有水、风景怡人!”

“村民如果不介意,拍摄地就定在这边。”

……

“谢谢赵导!”

高卫华嘿嘿笑着点头:“厂里给点儿补偿,大家肯定愿意。”

“你小子!”

赵桓章话里透着唏嘘:“少有见你这样懂得回报的,比那些只会说受苦的人强。”

“我还有件事。”

他满脸凝重拿出个剧本,递给高卫华:“辛编剧早就写过一个剧本《家和万事兴》,内容和你的小说《喜盈门》相仿。”

“你写的大儿媳妇名字叫文英,辛编剧这边则是强英。”

……

呵!

高卫华偷笑。

名字都一样,那不是太巧吗?

“这就是文学共鸣吧!”

故意写得有差别,高卫华浏览剧本内容,表现得很惊讶,当即表态:“就用辛老师剧本里的人物名字吧。”

……

这就是同意辛先令也做编剧,赵桓章悬着的心彻底放下。

“电影名就用《喜盈门》,剧本和拍摄地已经选好,我马上回沪城,召集剧组来泉城。”

他对这部电影充满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