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60:随身一个小卖部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章 以后不会再吃不饱肚子了

屋子里的哥嫂不知什么时候早已散去,眼下不大的昏暗屋子了再次恢复了平静。

躺在床上李学政的意识也是逐渐深入到脑海中的小卖部。

进入之后,李学政也是彻底傻眼了,这不是就是他开第一间商超时候店铺的样子嘛!

不过这里面的货都到哪里去了,怎么货架上干干净净的什么都没有!

仔细的转了一圈,他才发现,只有临近的几个货架上,摆放着一堆面粉,酱油,鸡蛋,和牛奶。

都是些前世平常到不能在平常的食材,但是在这困难的年代,绝对算是宝贵的东西了。

再往旁边贴着大红色今日特价标签的货架一看,一张绿油油的渔网安安静静的放在货柜之上。

“不是,我的小卖部里什么时候有过渔网了?”

然而李学政也没有过多的关注这凭空多出来的今日特价商品,因为此时腹中的饥饿感无时无刻不在冲击着他的大脑。

下意识的吞咽了下口水,李学政也是伸手就要拿这货架上的食材,可是却发现自己怎么都触摸不到这些东西。

转头看去,却是看到了这货架的底部,标着一排排的价格表。

面粉 3毛钱一公斤酱油3毛钱一公斤鸡蛋 4毛钱一公斤牛奶 5毛钱一公斤

至于那亮闪闪一直提醒着李学政超级优惠的绿色渔网,也是贴上了一层仅售2元的标签,等待着他的购买。

诚然这些小卖部里的商品,即便是这个时代也是非常便宜的了,但是李学政他们最大的问题就只有一个,那就是没钱!

不由的李学政也是想起了分家后家里这穷的叮当响的情况,不说带小媳妇吃香喝辣了,他们再这么个经济情况下去的话,估计都挨过不去这个冬天了。

六十年代的东北,温度最低的时候能有零下四五十度,是真的会冻死人的。

不行,得赶紧搞钱了,李学政四下在店内到处的打量,想要看看是不是还有其他的东西被他给忽略了。

终于,在收银台的旁边,他发现了一个标记着‘回收’两字的竹筐,通过这上面写的文字了解,他的这个小卖部不仅可以对外售卖货品,也可以回收从外面来的任何东西。

果然,天无绝人之路,虽然这个时代的粮食产量不够,又遭遇了三年饥荒,但是一些山货特产还是有不少的,仔细找的话,还是不少发现的。

盘坐在暖炕上,李学政努力的思考着接下来的‘搞钱’攻略,尽快的改善家里的环境了。

正当这时,木质房门缓缓的推开,留着一双羊角辫的小姑娘小心翼翼的端着一个破了口的搪瓷碗,静悄悄的放到了李学政面前的桌子上。

“学政哥,快吃,这是家里最后的一个鸡蛋了,吃饱了,你身体就能好了!”

一脸郑重的放下手里的搪瓷碗后,吕秀莲也是顺手把胳膊柱在桌子一双扑闪扑闪的大眼睛不停的看着李学政,眼神之中更是充满着无数的希冀。

感受着手心里的温热,李学政一时也有些哽咽了,果然不论什么时候,这小丫头都把自己当成了主心骨,但凡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东西第一个想到的就是他。

有几次李学政甚至在厨房看到了蹲在地上吃他剩下来饭菜的吕秀莲,情不自已的摇了摇头,然后摸了摸这小丫头的脑袋笑着说道。

“秀莲,这段时间真的是难为你了,这碗鸡蛋还是你吃了吧,我还记得老娘在世的时候说过,新媳妇进家门的时候,一定要给一碗红糖鸡蛋的,这不,巧了,快吃了吧!”

“而且后家里的日子还得靠你操持,这颗鸡蛋就当是我们好日子的开始,以后我还会让你吃上其他好东西的!”

轻轻的李学政把桌子上的碗筷推向了吕秀莲所在的方向,李学政语气缓和的说着,上辈子他欠这个女人太多了,这一世一定要带她过上好日子。

不过眼下这个年代,哪怕他有这个小卖部,也都得小心翼翼的做人,并且目前这小卖部里的物资也不是特别的丰富,还得想起来的办法,让他手里的这些物资合理化。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赶紧从外面回收物资搞钱了,如果他记得不错的话,三天后,入冬第一场大雪就要降下来了,到时候会越发的寒冷。

如果到那时候他还没有任何收获的话,估摸着他和小丫头两个人就得死在这个冬天了。

陡然之间,李学政也是想起了小卖部里的那个特价渔网,思维就跟打通了任督二脉一样的透彻了起来。

眼下村子什么都不多,小河沟什么的还是管够,只要他能买下这张渔网,再多跑几个地方,怎么着也都能捞上点鱼的吧。

上辈子李学政把旗下的商超集团经营到一定程度后,也是紧跟时髦的迷上了当时流行的户外求生,为此他还找了不少业内的大能带他一起进行野外捕猎和探险。

各种类型的证书更是拿了一堆,那几年里李学政的足迹遍布了北方的西西伯利亚,南边的爪哇岛,可以说是上山下海,无一不精了。

现在只要他有所收获,当下他就可以通过这个小河沟的回收一波,买点东西出来,顺便也可以让吕秀莲那个丫头开开荤。

想到这里,李学政也是一个起身,趁着吕秀莲还没反应过来的功夫,就摸到了家里的杂物房内,搬开了屋角的一块石磨。

费劲力气的挪开这块石磨,在他的下面有着一个只有巴掌大的铁盒,打开一看,里面零零散散的存着一堆一毛钱的硬币。

李学政颤颤巍巍的拿起手中的铁盒数着里面的面额,也是想起了几年前老娘临死之前偷偷塞给他这个铁盒时,让他拿这钱娶媳妇时的画面。

“娘,爹已经给我娶了一房媳妇了,现在我们两个快要饿死了,不得已用到这笔钱,希望您老在天之灵保佑我们能过上好日子,来年我们一定给您添一个大胖孙子!”

仔细的算清了盒内的全部零钱,不多不少,正好两块,拿着这些钱,李学政的意识也是沉入到了小卖部之中把那件今日特价的渔网给买了下来。

绿油油的渔网落入手中,李学政就感觉这看着不大的渔网竟然有三四十斤之重,质量也算是中规中矩,就是不知道好不好用了。

月色下,扛起刚入手的这件渔网,李学政就要往院子外走去,正巧碰到了伸出脑袋瞪着大眼睛扑闪扑闪的吕秀莲好奇的朝着他问道。

“哎,学政哥,这么晚了,你这是要干什么去啊?”

李学政的病刚好,这大晚上的又扛着一坨黑漆漆的东西往外跑,吕秀莲的不由的也是担心了起来。

“没事,我去给你准备个惊喜,如果明天中午我还没回来的话,记得去后山的小河沟那边给我送饭!”

说完,李学政头也不回的就沿着村里的夯土路往后山跑去了,虽然他现在的身体有些许的虚,但是一想到能让吕秀莲这丫头能吃上鱼,也是顿时就充满了干劲。

小路上,背着几十斤的渔网,气喘吁吁的李学政一连跑了五六个鱼塘,也没有多少的收获。

果然,在现在这个大家都吃不饱的年代,鱼塘里有再多的鱼也保不住啊。

不由的李学政也是想起了当时教他的那个老师告诉他,如果不出什么意外的话,一个地方有多少鱼货都是固定不变的。

特别是那种家养的鱼塘,撒多少鱼苗进去,到时候年限一到就能收获多少鱼获。

而想要在野外找到大批量鱼群的话,就得朔本回源,找到这条河流的源头,又或者发现什么旁人没有注意到的地下水道,这两种地方才是你最可能捕到大鱼的地方。

双手托腮,李学政也是十分认真的思考着,在他们上水村到底有没有这么一个能捕获大鱼的地方。

突然,一片面积不大的溶洞进入到了李学政的记忆之中,这里还是他几岁的时候,跟着老爹放羊时,无意间才发现的地方。

如果他猜的不错的话,这里估摸着不是他们上水村的源头,也是个其他地下水道的发源地了。

按照那老师的说法,这里就是个天然的鱼塘,只要找到这种地方,真的是想捞多少鱼就捞多少鱼了。

也不知道李学政是运气好,还是老天眷顾,在确定了目标之后,他也是不管不顾的就冲到了这个任何人都不会发现的地下溶洞所在的地方。

静悄悄的侧身翻进溶洞的所在,稳稳的站在地上,然后顺手拿起刚才从路边摘来的一些树叶,很是随意的撒了下去。

不一会,就见那树叶飘荡的地方,一股股白色的水泡由水下蔓延而上,果然他的判断没错!

这里就是一个有大鱼聚集的地方,瞅准了地方,当机立断之下李学政的腰身鼓足气力,朝着平静的水面上就甩下了一网。

漆黑的铅坠沉入水底,微风吹起的白色浮漂摩挲作响。

平静的夜色之中,一阵阵不知道是什么鸟叫的咕咕声由远及近。

河道边,背着渔网的李学政一个人徜徉在这一条有着几百米长的溶洞内,一次又一次的甩动起了手中的渔网,直到没入一片漆黑。

要说这撒网的技巧,李学政绝对有信心,后世他凭借着自己的神之一手,上千斤的大鱼也都捕获过,就是不知道今天在这溶洞内能捞到多少东西了。

河堤旁,两股泉眼交汇的地方,一条五斤重的大头鱼跃出水面,然后在空中努力扑腾了几下后,又一个猛子扎进了深潭中,空留下水面上的一阵波纹荡漾。

看准了这个情况的李学政,也是眼睛一瞪,手中的铅坠舞的飞快,直接就是一个非常光滑的抛物线砸了出去,没入了刚才大头鱼出现的地方。

如果说之前他还不确定这里到底有没有那么多鱼,心里有些打鼓,但是在看到那凭空跃起的大头鱼后,心中也是连续不断的打鼓。

这下,他们俩终于不用饿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