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重整山河](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72/53251672/b_53251672.jpg)
第17章 英莲愿随贾玥行
薛蟠灰溜溜离去后,张知府脸上的阴霾稍稍散去。
他转身,满脸笑意地看向贾玥,热情地说道:
“贾公子,今日一番折腾,想必早已饿了,不如与犬子张闻一同用顿便饭,也好让我尽尽地主之谊。”
随后,又吩咐身旁的衙役:“去,给那英莲姑娘也送些饭菜,她的落脚之处,容后再议。”
话虽如此,贾玥知道这“容后再议”,不过是拖延之词。
这英莲姑娘身世复杂,背后牵扯诸多,张知府也实在不愿多生事端。
饭桌上,佳肴美酒,香气四溢。
张知府一边浅酌,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贾玥,只见他举止沉稳,神情淡定,心中不禁暗自赞赏。
终于,张知府按捺不住好奇心,放下酒杯,微笑着试探道:“贾公子,看你行事果敢,气宇不凡,谈吐间又透着几分儒雅,莫不是那声名显赫的宁荣贾府贵胄?”
贾玥闻言,放下手中的筷子,恭敬起身,微微欠身答道:“大人慧眼如炬,实不相瞒,晚辈确是荣国公之后。只是岁月变迁,家族离散,如今与贾府联系甚少,早已没了往昔的紧密。”
张知府微微点头,心中暗自思忖,想必是血缘疏远,已出了五服。
回想起当年宁荣二公,驰骋沙场,战功赫赫,威名远扬。再看看如今贾家众人,大多养尊处优,没了先祖的豪迈气魄。
可眼前这贾玥,年纪轻轻,却在今日勇擒人贩子,又不畏薛蟠权势,着实有几分英勇之气,不禁对他愈发另眼相看。
这时,张闻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道:“爹爹,您还不知道吧,贾兄弟可不只是勇猛过人,他的文采更是了得!就说那本让城中子弟传阅追捧的《射雕英雄传》,满是侠义豪情,若不是有英雄气概之人,怎能写得出来?”
张知府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忙问道:“你平日里爱不释手的那本书,我记得署名是东篱先生,难道……”
张闻笑嘻嘻地点点头:“正是,东篱先生就是贾玥。他之前不让我宣扬,说是怕惹来麻烦。”
张知府恍然大悟,心中不禁感叹贾玥心思缜密。
他看着贾玥,意味深长地说道:“贾公子如此藏锋守拙,想必是为日后的科举仕途做长远打算啊。”
贾玥坦然一笑,点头承认:“大人所言极是。只是家中目前境况不佳,想要进入书院潜心求学,尚有诸多难处。”
张闻一听,连忙说道:“爹爹,您不是与那周大儒交情颇深吗?能不能帮贾兄弟引荐引荐?”
张知府看着眼前这个充满朝气的年轻人,心中满是喜爱,笑着摆摆手说:“交情倒谈不上,不过贾公子如此上进,若你真心向学,我倒是可以去成贤书院为你美言几句。”
贾玥听闻,眼中闪过一丝惊喜,连忙抱拳行礼,感激道:“若得大人相助,晚辈定当不负所望,他日若有所成,定不忘大人今日之恩!”
他暗自思忖,知府大人出面,这进入成贤书院求学的事,看来是稳操胜券了。
贾玥心底涌起一阵难以抑制的喜悦,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张知府瞧着贾玥,越看越满意。再瞅瞅自家那整日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次子张闻……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他心中更是对贾玥赞赏有加,满心想着要将他收入麾下。
“贾公子,”张知府放下手中的酒盏,神色关切地说道,“科举之路,艰难险阻重重,绝非一朝一夕就能成功。你不妨也考虑考虑来我府衙做事,府衙里的经历司便有个空缺,你可先从吏员做起,只要你肯努力,往后升迁的机会多得是,你意下如何?”
经历司是府衙中的文书管理人员,主要就是协助知府和其他主官处理事务的,也算是个正八品。
差事是好差事,不过贾玥心中所想并非如此。
于是,他谦逊地笑了笑,恭敬地拱手说道:“大人厚爱,贾玥铭感五内。只是我年纪尚轻,学识浅薄,自觉还是先潜心读书更为要紧,还望大人海涵。”
张知府听了,虽略感遗憾,但也对贾玥的上进心和志向颇为敬佩,点头说道:“也罢,年轻人有志向是好事,既然你心意已决,我也不便强求。”
这时,张闻突然想起什么,放下酒杯,笑着对贾玥说:“贾兄弟,今天这场闹剧可真够惊险的,那薛蟠平日里嚣张跋扈惯了,没想到今天被你治得服服帖帖。对了,你当时拦下他的时候,心里就一点不害怕吗?”
贾玥笑了笑,说道:“害怕肯定是有的,但总不能看着他在公堂之上肆意妄为,践踏王法。更何况,那英莲姑娘被拐本就可怜,若是再被薛蟠强行带走,后果不堪设想。”
张知府听到英莲的名字,微微叹了口气,接过话茬:“这英莲姑娘的事,确实让人头疼。”
贾玥看向张知府:“大人,那英莲姑娘身世可怜,如今又无依无靠,不知大人打算如何安置她?”
张知府放下手中的筷子,微微皱眉,轻叹一声:“按例,我本想将她安置在流民所,可那里环境复杂,又无人庇护,实在不妥。”
确实,照府衙惯例,确实会送去流民所,且不说那里环境复杂,要是薛蟠寻了去,英莲必定会再次陷入危险。
贾玥想到这处,神色间不禁流露出一丝担忧。
张知府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细微变化,打趣道:“贾公子,瞧你这一脸牵挂,可是心系那英莲姑娘?说起来,原本人就是你救下的。若你有意,我倒是可以为你们牵线搭桥。”
贾玥连忙摆手,解释道:“大人误会了,并非如此。实不相瞒,家中早已为我定下婚约,只是未婚妻年纪尚小,还未到谈婚论嫁的时候。”
张知府听后,脸上露出恍然大悟的神情,轻轻点了点头,笑着说道:“原来如此,倒是我误会了。”
贾玥接着说道:“早年我随母亲四处寻觅古籍,曾路过姑苏城的甄家,听闻甄家丢失了独女,那孩子的额间有一颗红痣。大人不妨派人去打听打听,说不定与英莲姑娘有关。”
“听你这么一说,倒真有可能是英莲。”张知府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希望,“若真是如此,这姑娘便能回家与亲人团聚了。”
贾玥在心里暗自思忖,英莲走丢后甄家就已败落,举家搬回了甄士隐妻子封氏的娘家,具体地址在《红楼梦》原著里并未详细提及,想要找寻怕是困难重重。
不过,只要官府之人用心打听,或许还是能找到一些线索。
张知府看着贾玥,不禁夸赞道:“贾公子为人正直,英莲姑娘这般境遇,你也没有乘人之危,真是难得。”
饭后,众人一同返回衙门,着手处理英莲的安置事宜。
张知府看着英莲,和声说道:“姑娘,我定会派人四处打听你的家人,只是这需要些时日。在此期间,你可有想去的地方?”
话刚落音,英莲抬起头,眼神坚定,毫不犹豫地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贾玥,脆生生地说道:“我要和他回去。”那稚嫩的小脸上,满是不容置疑的坚决。
贾玥瞬间呆立当场,脸上写满了惊讶与疑惑,他怎么也没想到,英莲会做出这样的决定。
张知府瞧着英莲的神情,瞬间心领神会,忍不住抚着胡须,哈哈大笑道:“如此郎才女貌,当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可喜可贺啊!”
贾玥见状,意识到张知府误会了自己和英莲的关系,刚欲开口解释,张知府却已然一锤定音。
张知府心里其实就想让贾玥带走英莲,这是当下最为妥当的办法。
要是两人能就此结为连理,那可就再好不过了,日后薛蟠就算想找麻烦,也得掂量掂量。
贾玥洞悉张知府的心思,犹豫片刻后,不再推脱,拱手作揖,诚恳道谢:“多谢大人成全。”
随后,他缓缓转身,面向英莲,轻声细语道:“英莲,我送你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