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奋斗在广陵侯府](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55/53243355/b_53243355.jpg)
第37章 千古艰难 上
再难的事情也要面对,官家回到后殿,信使和顾偃中接受了紧急治疗都醒了过来,本来想要再问问信使,现在也没有心情。
询问完韩章还有没有别的话要带之后,官家命内侍赏黄金五十两,温言一番就把信使打发了。
襄阳候和顾偃中神色紧张的看着官家,官家叹口气,
将韩章的第二份奏疏交给顾家兄弟“朕很惭愧,你们家也伤筋动骨了”
襄阳候和顾偃中连连称谢,迫不及待的阅读起来,少顷,襄阳候让顾偃中先说,
毕竟弟弟死了儿子,这时候襄阳侯不想再发表什么代表性言辞,免得兄弟离心,
唱高调吧“死的又不是你儿子”
“我特么也想有儿子”,
不唱高调吧又显得襄阳侯对官家有怨言。
顾偃中郑重的拜倒在地“臣请陛下以苍生为念,节哀息怒,暂休刀兵,赈灾奖功,休养生息。”
顾偃中一个字都没有谈儿子的死活,虽然四兄弟只有顾廷襄完好,
顾廷美残疾,顾廷丰顾廷彦兄弟为了保护大哥先后阵亡。
可顾偃中是国家大臣,佥书枢密院事,枢密院实际上的掌舵人。
灵州之战既然打完了,国家该如何利用这场难得的胜利选择什么样的战后道路才是一个大臣该做该想的。
襄阳侯顾偃一同样拜倒
“诚如顾相所言,国用匮乏,府库枯竭,请陛下以苍生为念,
襄阳侯府世受国恩,臣与顾相的家事自会料理清楚。岂可劳陛下挂怀。”
在场的都是自己人,官家也不掩饰
“朕也是血肉之躯,也有骨肉亲情,公侯之家皆是我骨肉同胞,同胞殉难,我岂能不痛。
襄阳侯府遭此大难,我已经无颜见二位爱卿,
广陵侯府打空两代人,大长公主四个儿子,勤哥殉难,贞哥弥留,锋哥昏迷不醒也是危在旦夕,
勤哥的嫡子建业,建功,建晟全都没了,
朕能怎么办,朕不知道该怎么面对大长公主,怎么向广陵侯府交代。
都是朕勉强各家走向战场,提前决战,都是朕的错啊”
官家越说越激动,竟然嚎啕大哭起来。
官家都哭了,外面的内侍侍女们也得跟着哭。老都监见势不妙,暗搓搓命人去后宫请皇后过来。
按照常理,官家都哭成这样了,臣子应该立刻劝慰,请官家不要哭,
可在场的两位顾家爷们与官家关系非比寻常臣子,这时候竟然与官家一起抱头痛哭,
越哭越伤心,把外面的老都监急得团团转。
官家身体一直不好,这样要是把官家哭出个好歹,大家都没好果子吃。
中年男人嘛都是这样,平时有事自己扛,直到有一天再也扛不动,精神崩溃就在一瞬间,
谁要是觉得太夸张,送掉几个儿子体会一下就知道了。
直到皇后娘娘驾到的唱名声响起,三个尊贵的人物才迅速收敛哭声,尽可能擦干眼泪,
希望皇后这样的女眷看到他们这么狼狈的模样,这该死的中年男人。
曹皇后经历过许多风波,这种场面还是第一次,
好在将门人家的女子,全家戴孝,男人崩溃女人哭的场面没见过也听长辈说起过。
知道这个时候言语的安慰并不顶用,也就换了一个方式
“陛下,今非哭泣之时,逝者已经远去,活人还需前行,
将士们舍弃父母妻子,捐躯赴难,视死如归,甘蹈白刃。
所求的并不是我们痛苦伤神,还有更重大的使命需要我们来完成。
无论如何,处理好将士们的身后事,赏功罚过,树碑立传,颁赠官职名爵也远远比哭泣自责要有用得多。
天下臣民还在等着陛下和相公们。”
曹皇后的策略就是给男人们找事做,给一个台阶,
让男人们恢复到工作状态,不要沉浸在单一情绪中走极端。
“官家请将韩学士的奏疏拿与我看,我心中有数之后就亲去各家致祭哀悼。
这种时候万不能让臣民空等”
被曹皇后这么一搅和,三个男人也反应过来,官家叹一口气
“二位兄弟,速速回府安抚家里吧,事情传开来,家中还不知道闹成何等样子。
更详细的奏报传来后,我会与皇后亲往各家致祭。”
顾家兄弟也无心上班,向官家告假之后纷纷回到各自府内。
-----------------
曹皇后在看第二份奏疏,官家翻出了第三份,看到封面恍然“原来是勤哥的遗表”。
遗表中毫不客气的把官家批评一顿,
严肃的指出开战以来发现的许多不合时宜的陈规旧习,
中枢朝堂的胡乱指挥,从官家到朝臣的懈怠懒惰
“今日差不多,明日差不多,日日差不多,这竟是一个差不多朝廷耶?
彼辈元昊日日希求精进实用,以精实对差不多,以小族而欺大国,颜面尚在乎?
殊可畏者,天下仅有一元昊?
设若缘边各国有雄主出,其主雄于元昊,其族强于夏贼,我朝该当如何?
差不多拱手相让?”
字字句句让官家无地自容,不管有多少理由,这个世界的正理就是以大欺小以多欺少。
周国又大,国力又强,兵力又多,打个小国打到吐血,这本来就不合理。
作为官家,作为宰相怎么可以不深思反省呢?
要不然列国都追求更大的疆土更多的人口干什么?搞笑吗?
看着人看着,官家再一次哭出来,曹皇后抬起头来“官家因何而三泣?”
官家答“此乃表哥遗表,辞真意切,真情流露,恨铁不成钢也。
朕想到父皇和大娘娘为朕留下吕相公和表哥一文一武两位干城最是忠诚无私,
以往无论何种困局,文请吕相公,武请表哥,朕都无忧矣。
如今亲政不过数年,父皇和大娘娘留给朕的两根擎天柱石都离我而去,
尤以表哥之殇是朕亲手摧残,往后国家有事,朕还有何人可以依靠?
梁柱崩塌,忠臣喋血,岂能不痛心疾首?”
曹皇后看过遗表,沉默一下说“想不到广陵侯遗表不为侯府谋划一言,倒是冒犯陛下了”
官家摇摇头“曲在我身,表哥说什么都是应该的。
从记事时起,我就记恨表哥在父皇大娘娘面前更得宠爱。
长大后,我又忌惮表哥面容与父皇相似,
他又威严肃重,义理天成,每每与之相处,如面老父。
是我心中作祟,明知表哥的忠心也顺水推舟让他赋闲在家。
他怨我恨我,我都不会计较。
可是临终的遗表,他还是心心念念朝政的刷新,痛斥我的过失,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我再也没有镜子了。”
皇后抓住官家的手“官家节哀,广陵侯上这道遗表,也是下了决心的。
还望官家时常阅读自省,广陵侯仙逝之前尚且惦记给官家留下这一面镜子,官家切不可辜负他的一片苦心。”
官家点点头“我也知晓朝政多有症结,此战前后决策疏漏频发。
待此番和议达成,必定提拔新锐大臣刷新政治,革除旧弊,卧薪尝胆,振作自强!”
曹皇后道“父皇和大娘娘可以为陛下找到镜子,陛下也当主动寻找新的镜子,
以人为镜,天下人中必定还有忠恳直臣,
只要陛下畅通言路,察纳雅言,明镜之臣必如雨后春笋,萌发不绝,生生不息。”
“唉,朕得去中书省,皇后说得对,将士们去国离家,舍身忘死,
朕不能负了他们,哪怕是看在勤哥哥的面子上,朕也不能”
“妾也得去广陵侯府,这种事,不可以命一介内侍去告知。”
夫妻两人又说了一些话,纷纷去做各自的事情。
皇家夫妇,责任大于感情,历史不会留给他们情情爱爱的空间。
-----------------
灵州大捷的消息在城门处一传出来,又被露布信使沿着御街一通宣扬,
广陵侯府和江都侯府的亲眷们,尤其是家中有男人出征的人家纷纷赶来府中等候消息,
王师大胜,男人们带着荣耀和财富官职回来,许多妇人都有种苦尽甘来的感觉。
老太君大长公主被请出来坐镇大堂,封三娘这些做媳妇的服侍大长公主和其它老人,
李十一娘这些做孙媳妇的忙前忙后照应各家娘子,
尽管人人都忐忑家中男丁的安危,
可面上,都得恭喜侯爷荣立大功,侯府再续辉煌,
这时候一定要喜气洋洋讨个吉利才是。
不知过了多久,在外面得到消息的李范脸色苍白,踉跄着进了府门,
见到府中一片喧闹,一把拉住了小厮“不要走前庭,带我去母亲房中。”
小厮被吓一跳,连忙点点头,
李范绕过前庭,从小路疾行到大长公主院中,
院中留守的老妈妈很奇怪范爷怎么跑到这里来,李范止住话头
“不要多说,去请母亲和嫂嫂回来,我这有宫中消息禀报,不要给其他人知晓”
又对着另一个一等女使说“去请专门给母亲瞧病的御医来,快去”
一等女使见范大爷这么严厉,心中不由得恐慌,施礼之后忙不迭地去寻御医。
老妈妈去了前庭找大长公主,
李范坐在母亲的房中,双手颤抖着想提起茶壶倒一杯水,茶壶盖抖动得厉害,好不容易才续上水,
水还没有进肚皮,李范的双眼就已经泪如雨下,放下茶杯,趴在桌上,捂住嘴巴,
在母亲的房间里,支走了所有人,他仍然不敢放声大哭,只能死死咬住胳膊,间歇性的发出一声抽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