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晁天王大战曾魁,对影山援兵救急
且说晁盖,带领军队一路上,逢山开路,遇水铺桥。
一路上也无官军阻拦,不到三日,便到了曾头市。
晁盖令斥候探听,自己压住阵脚,安营扎寨,又令宋万率人就周围山上伐木,打造攻城器械,自己却引着二百人和段景住到高处观看地形,只见那曾头市:
周围一片野水,四周三面高岗,只有前面这一片偌大个空地。再远眺坞堡之内,曾头市似乎有所准备。偌大的城子,不见人影,只来往兵丁巡街。
方欲再看时候,就见曾头市寨门大开,一彪人马飞出,足有千人。当头两人,一个熟铜盔,连环甲,手中点钢枪,另一个金盔铁甲,也是一杆钢枪。正是曾家五虎的曾魁、曾涂兄弟。
当下军马冲到晁盖面前,曾魁是个急性的,不管大哥曾涂,当先出马骂道:“梁山贼寇,我等正要去捉你,你等却来爷爷这打秋风!不如下马就缚!”
晁盖恼怒,也不答话,便拖着长枪直刺曾魁。两人交战,一连三十回合不分胜负。这晁盖虽然本事比不了林冲杨志,但终究常年习武,又有名师指点,更兼天生神力,却也不弱。
那曾魁,自幼习武,一手枪法是史文恭亲自调教,眼见面前之人力大枪急,心道:果然是托塔天王,好手段。
两将酣斗到六十回合上下,曾涂恐有疏失,又见梁山军队大部分在营中,便挥军大进,想要就势趁着人多杀入晁盖营寨。
晁盖见两人来斗,也浑然不惧,死命抵抗,梁山士卒比那曾家兵丁更训练有素,且惯于杀人战斗,一时间二百军兵竟然顶住了来军。
但梁山军兵人少,渐渐支撑不住。
晁天王这边终是双拳难敌四手,曾涂武艺远胜于曾魁,晁盖一时间遮拦不定,不妨交马间,曾涂枪快一枪刺中晁盖战马,那战马嘶鸣一声扑倒在地。
晁天王就势一滚,站起来,扔了长枪,随手捡起朴刀防身,曾家兄弟步步紧逼,一时间险象环生。
就在晁盖将要命丧黄泉,梁山军队即将崩溃之际。突然左边柳林里一彪人马杀出,约有千余,为首也是两人,都使用方天画戟,后边营中,宋万也率人接应,一时间混战。
曾涂见对方突然杀出军马以为是伏兵,急忙叫住曾魁,带兵回撤,一时间混乱不堪。幸好曾索曾升引兵接应,止住退军。
梁山这边,晁盖素来有威望,又是先锋军主帅,他有危险,喽啰拼死冲阵,宋万刚才见到晁盖落马,便奋力杀出,乱军中找不到晁盖。
焦急之中竟然直直的追曾家兄弟而去,曾升见了,便抡起双刀,挡住宋万,交手几回合,斜刺里抛出飞刀。宋万不及招架,被打下马来,人头落地……
宋万,梁山的创始人之一。
勤勤恳恳,兢兢业业。
林冲来时,不曾嫉妒,甘为人下。晁盖来时,竭诚相迎,甘做副手。
他没有十分本事,却有十二分义气。也曾阵前冲锋,引兵埋伏。也曾听着刘备口中的大义,热泪盈眶。身材高大,外号云里金刚。如今真的到云里了。
刘备静静的看着宋万的尸身,头颅却被曾头市的人抢了去,就是下葬,也没有全尸。
他静静的站在那里,任凭王伦的记忆在自己的脑海中闪过。记忆中,这名高大的汉子就一直跟在这个书生的身后。
他最了解王伦,知道以前的王伦没什么志向,但叫过一声“哥哥”,便风里来雨里去,他何尝不是王伦的关张?
他最不了解王伦,不知道为什么,自己一向过安稳日子的大哥为什么突然有了争雄之心。
但是大哥就是大哥,统帅就是统帅,大哥愿意在泊里做强盗,自己就拦路打劫,大哥想要争夺天下,自己便做个马前卒。
哪怕自己的上司是后上山的新人,哪怕大哥新认识了许多豪杰,冷多了自己这个跟着时间最长的兄弟……
不知不觉,刘备的眼泪已经打湿了胡须。
流这眼泪的不是刘备,而是王伦。
刘备定了定神,就见晁盖兀自跪在地上,他身后是两个青年将军模样的人。
“晁盖无能,第一阵大败,折损了弟兄,请……请哥哥责罚!”晁盖也泪湿沾巾。众人无不悲哀。
刘备长叹一声,刚才几乎就是王伦的意识成了主导。他扶起晁盖,“是我安排不得当,又进兵慢了,也没有接应。不是天王的错。”
随后又问后背两名小将姓名,原来这两名小将一名吕方,一名郭盛,两人不打不相识,占据了对影山。
却本事相近,争不出个大寨主,又听说梁山最近势大,就干脆放火烧了山寨,率领全部喽啰投靠梁山。
半路上二人见前方曾头市大战,又认得梁山旗帜,便出手相助。
刘备看去,那吕方为人爱学吕布模样,只是比起那真的吕布身材杀气都差得远,不过扮相还算得上相近。那郭盛,白盔白甲,又爱学薛仁贵气魄,当下收了两名将领,合兵一处。
刘备又令人打造棺椁,保存尸体,又安慰了杜迁。等打破曾头市,夺回宋万首级再安葬。
当下刘备整理队伍派出斥候,安营扎寨。
一夜无话。
第二日清晨,刘备率全军列阵,四千士卒依阵排开。这几日士卒调教的紧,因此阵列整齐,旌旗招展,衣甲鲜明。曾头市见了,也点四千兵卒出战。
就见曾头市上人马嘶鸣,当前七员将领一字排开。中间一将,全身披挂,弯弓带箭,手中方天画戟,胯下正是那匹照夜玉狮子,此人乃曾头市都教头史文恭。
史文恭上首是个矮壮汉子,手中虎头刀,却是苏定。下首是昨日的曾涂,左边曾参、曾魁。右边曾升、曾索。又有数辆陷车,都是空的。
只有一辆,偌大的车里,只放着一个首级,赫然就是宋万!
刘备高喊:“曾头市的强人,我梁山不曾惹你,为何先夺我马匹,后杀我兄弟,是何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