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39章 产品大爆发
今年这年啊,就跟过年时走亲戚的调皮孩子似的,来得那叫一个晚,走得那叫一个快。除夕夜都跑到二月中旬去了,一个没留神又过完了。苏瑶早早就美滋滋地在家放寒假了。
小周和她一合计,嘿,决定从现在起,一直到她生完娃,休完产假,都安心在家歇着。毕竟苏瑶肚子里揣着仨呢,肚子大得像个小山包,走路都摇摇晃晃的,去学校上课,站在那儿,那不得累得散架咯。
于是乎,寒假前苏瑶就跟学校请假。结果呢,还整出个小插曲。有些人啊,就爱拿着鸡毛当令箭,稍微有点小权力,就想拿捏别人。估计是瞅见小周每天骑着电瓶车接送苏瑶,心里有那么一些不爽,说不定还想捞点好处呢。要我说啊,这人不是小心眼,就是更年期提前了。
他们学校那个快 40岁的教导主任,姓关。这关主任啊,同样是个女的,居然不理解苏瑶的苦,那叫一个绝,非但不同意苏瑶请假,还巴拉巴拉说了一堆冠冕堂皇的话,想用道德绑架这一招把苏瑶拿捏住。
这可把小两口恶心坏了,可又拿她没办法,人家调子起得那叫一个高,根本不考虑苏瑶怀着三胞胎的特殊情况。确实,也没人这么早就休息,还一休就休这么长时间的。但在小周看来,这可是性命攸关的大事啊!
小周一咬牙,使出了一招“下三滥”,想着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还是之前对付虎子的那一招,招式不新鲜没关系有用最重要嘛。他找到俩弟弟:瑞军、瑞民,这俩弟弟可是带着鲁省人的基因,天生人高马大。再加上小周教他们的锻炼方法,学了之后在学校打架就没输过。
小周给他们派了个任务,每天去“关照”关教导主任家的俩孩子。这俩孩子比小周弟弟大三四岁,一个上高中,一个读初三,还有个上小学的女孩,小周没让弟弟们去招惹,毕竟他还是有底线的撒。
这下可好,关教导主任家的孩子这个寒假可遭了殃,每天必得挨一顿揍。虽说弟弟们没下死手,打得不是太狠,但每天都被揍得鼻青脸肿的,在春节这段时间,成了教职工小区里的一道“独特风景”。
关家报了警,警察也找到了瑞军、瑞民哥俩。俩弟弟理直气壮地说:“关家主任不批我嫂子的假,我嫂子怀着三胞胎,太辛苦了,上课更是遭罪。我们气不过,就上门找他。你不让我家人好过,我也不让你家人好过。”,还扬言不会停手
警察也没辙,毕竟俩孩子才 11岁,过年才 12岁,属于未成年人,而且他们打的是比自己年纪大的,不存在欺负弱小,又是事出有因。处理这事的警察都对关教导主任的做法嗤之以鼻,相当看不起。这世上啊,哪儿都有让人讨厌的家伙,关教导主任这做派,着实恶心人了点。
没坚持几天,就在除夕夜前两天,关教导主任的爱人提着一包糕点上门求和来了。关教导主任自己不好意思露面,毕竟她也要面子嘛。就这样,苏瑶的请假条被通过了,皆大欢喜普天同庆!
小周也如愿把给俩弟弟做的头盔给了他俩。这头盔可是仿后世解放军的,相当吸睛,涂装还是迷彩色的,用的是都市迷彩。为了表彰俩弟弟的出色表现,小周还出钱买了两套厂里 666所内保人员最近才换装的迷彩制服,配上两双作战靴。往那儿一站,妥妥的后世 PLA既视感。
今年小周和苏瑶的计划行程就跟小叔小婶不重叠了。苏瑶怀孕好几个月了,肚子一天比一天大,行动越来越不方便,所以没跟着回小婶老家,况且也需要去老丈人、丈母娘那,连小丫他也怕照顾不过来,让她跟着小叔小婶一家集体活动。
年初二一大早,天边才刚泛起鱼肚白,小周就轻手轻脚地起床,生怕吵醒还在呼呼大睡的苏瑶。他先起床把早饭做好,烧好热水以便苏瑶起床洗漱时要用。又把要带的东西仔仔细细检查了一遍,确保没落下啥。然后才走到床边,温柔地叫醒苏瑶。
苏瑶睡眼惺忪地坐起来,小周赶紧递上一杯温水,轻声说:“宝贝,先喝口水,咱们今天去你娘家。”
一路上,小周的眼睛就像长在苏瑶身上似的,一边小心翼翼地开车,一边不停地叮嘱:“安全带系好了没?要是觉得不舒服,就跟我说,咱找个地方休息会儿。”是的,为了安全起见他还在挎斗里加装了安全带。
苏瑶看着紧张兮兮的小周,忍不住笑了:“你就别操心啦,我没事的。”
终于电动车缓慢地停在了苏瑶娘家楼下,老远就看见苏瑶的父母站在楼道口,脖子伸得老长,眼巴巴地盼着他们呢。一看到女儿女婿的车,老两口脸上瞬间笑开了花,那笑容里流露出的真情实意都能融化世上最坚硬的冰川。
苏瑶妈妈迈着小碎步,快步迎上来,一把拉住苏瑶的手,扶着她从挎斗下来。又上上下下打量着,眼里满是心疼和关切,嘴里念叨着:“闺女,怎么来得这么晚啊?肚子里的宝宝咋样啊?在家有没有好好吃饭,有没有按时睡觉啊?”
苏瑶笑着回应:“妈,您就放心吧,我都好着呢。宝宝们也很乖,没让我操心。”
苏瑶爸爸则大步走到小周身边,用力拍了拍他的肩膀,爽朗地笑道:“小周啊,几天没见,你可更精神啦!我可听说了你在年前汇报会上的发言,还不错!”
小周连忙笑着回答:“爸,让您见笑了!妈,新年好啊!”
一家人有说有笑地走进楼道,上到二楼往自家屋里走去。进门小周赶紧把给岳父岳母带的年货放下和丈母娘一起扶着妻子在沙发上坐下。他带来的都是所里发的福利,有不少兄弟单位送的稀罕物品在内,还是很拿得出手的!
苏瑶妈妈一边嗔怪着:“来就来,还带这么多东西干啥。”一边满脸欢喜地把年货一件一件收进屋里,眼睛里闪烁着幸福的光芒,不在乎礼物多少,在乎的是个心意。这会没见小舅子,知道他肯定又跑出去找朋友玩了。
大家围坐在一起,茶几上摆满了瓜子、花生和热气腾腾的茶水。一家人嗑着瓜子,喝着热茶,你一言我一语地分享着过去一年的生活点滴。
苏瑶讲着自己怀孕后的各种趣事,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小周也不断附和着,还不时搞怪一下,听得岳父岳母连连点头。欢声笑语在屋子里回荡,那温馨幸福的画面,就像一幅最美的油画,定格在时间的长河里。
春节就在这吃吃喝喝、玩玩闹闹中过去了。过完年,666所就马上忙碌起来。节前合作的那些技术,好多都要投入应用,得制造样品。就像小周预料的那样,这些技术一应用,产品就跟井喷似的冒出来。
其中一些工程器械,小周交给了厂里使用。正好 666所下面的生产车间不够用,正在施工,就用上了这些建设机械,这可让建设效率蹭蹭往上涨。小周还送了些样品给部队试用,同样赢得一片叫好声。
同时666所的计算机又升级了,利用这些技术,性能大幅提高。于是小周顺势又拿出了石墨烯材料,说是在研究超导材料的时候发现的新材料。上级领导们对此都已经麻木了,看到石墨烯的资料后像极了达叔那样,配上那句“为什么要说又呢?”会更加传神。
但小周却知道,石墨烯材料要是研究好了,将来能取代好多硅材料呢,使用范围也很广。要是能用到集成电路、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上,直接用石墨烯做出芯片,那提升可就大了去了。同时也可以作为常温超导材料的补充,和在某些领域形成高低搭配。
这些都是和合作单位的科研项目,小周有时候就起个头。所里也有自己的科研成果落地项目,那就是制造电动三轮,后世俗称:三蹦子。在后世都非常受欢迎的产品,制造起来还是挺简单的,因为核心部件都解决了,2.0版本的电机和电池性能都能满足要求。
制造出来的三轮和母校合作的一些小型农耕机械,为了试验这些机械,小周向上申请了一个农场。现在好多企业都有自己的农场,你敢信?部队其实也一样。
上级领导也是非常支持,在离京城不远的地方划了个农场给他们试验。这种小型电动农机,按照国内的情况,在南方那些丘陵、河流多的地方,可比大型农机实用多了。
而且华国农民自古以来就讲究精耕细作,用大型农具那种粗放式的工作方式不符合国情。但为了解放劳动力,又不能不用工具,于是这种电动小型农具就应运而生。
小周在农场里试验这些小型农具的使用情况,想着减少种地的人力,提高效率,还打算发展养殖业,养鸡。农场里还有一片山区,正好种些桃子,尝试一下果树的种植,桃子从南到北都能种,容易成活,味道也不错,成了他最先的选择。
而小周生产的农用三轮,也就是三蹦子,一推出就风靡全国,试用的地方没有不说好的。国内现在道路修得还不是特别好,三蹦子自身重量轻,不像卡车对道路要求那么高,而且又能载人又能载货,连部队都心动得不行。
配上太阳能光伏,解决了不通电地区的使用瓶颈。要知道在京城这些地方还行,在广大的偏远地区那可是很多都没有通电的。特别是西北那些光照充足的地区,简直是太适用了。
同样的小周也没大规模生产,而是把技术扩散,让各个地区自己生产。666所就生产别人没办法生产的电池、电机和一些控制系统。
同时,小周主导的和高校合作的项目,有些也成功了,像微波炉、电饭煲、打印机等项目。这些产品一推出,就迅速获得认可。
小周也没把这些技术攥在自己手里,而是上交给了上级部门,由他们统筹在各地分别设立工厂,他就提供技术支持,收了一笔技术研发费和使用费的同时,又推行了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同时,和他合作的那些学校也收获满满,于是和666所加深合作的意向更强烈了。这就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在这个循环圈里不断涌现着一些科研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