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识人用人之道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二、结婚生子:该做的事绝不能拖拉

曾国藩在25岁、26岁这两年没有考中,是好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样他就有工夫考虑养育子女的事了。

29岁,长子纪泽出生。他这时候不忙别的事情,而是抓紧生孩子,这有很重大的意义。老实讲,一个人在这个阶段不尽快把孩子的事情解决好,后半段再要做事情,就会很麻烦。如果早不生,等到临终的时候,可能就会很后悔。因为父母年纪太大,孩子年纪太小,这是人生的遗憾。我们后面会讲到,曾国藩死的时候,纪泽一直在旁边陪他。曾纪泽也为国家做了很多事情,为什么他也那么有出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他父亲曾国藩常把他带在身边,边带边教。其实父母的责任就是这四个字,现在很多人却不这样做。有的父母说“不带他,他才会自主”“不用教,他什么都会”,还有的甚至说“教也没用,他不听”“现在的情况变了”。但这哪里是情况变的问题?每个时代都会变,不同时代的人当然不可能完全一样,但有一些根本的东西是不会变的。做父母的也必须“有所为有所不为”,如果完全“无为”,对孩子放任自流,那父母的责任、作用又体现在哪里呢?小孩子懂什么?你如果完全顺着他,他就可能整天打电动、玩游戏,那肯定不行,所以你必须要跟他讲清楚道理。

我孙女买手机的时候,我们就很清楚地告诉她:“这部手机你只能用来做一件事,就是打电话给妈妈,不能用来做其他的。”于是她就不用手机了。你一定要给孩子交代清楚。你如果很爽快地说,“这很好玩,你拿去玩吧”,那结果就可能会很糟糕。“你不可以让任何人知道你有手机,你不可以让任何人知道你的电话号码,否则你会忙不过来的。但是你不能没有手机,为什么?因为你有时候需要跟妈妈联系,妈妈会担心你的安全。”这样跟她讲清楚就好了,这就叫“道”。

现在时代变了,应该想着怎么去有效地适应,采用什么方式才能让孩子更容易接受,这些才是现在父母应该考虑的问题,这才是为人父母应该持的态度,而非轻易就气馁或者放弃。

一个人该做的事情要尽快完成,不要拖拖拉拉。该结婚生子的时候,就要结婚生子。可是我们很多现代人在这点上很麻烦,二十几岁的时候说“还早”;三十几岁的时候说“怎么这么快”;四十岁的时候说“找谁啊”;最后到了五十岁,只能说“算了,一个人过日子”。这是自己耽误自己。该做什么事就要做什么事,不可以找理由骗自己,骗自己最后是害自己,害不了别人。而且你这样拖,有没有想过父母的感受呢?老实讲,今天的父母最后是两个字——寒心。“不要讲了,讲了也没用,随便他”,这是很令人难过的。其实这样就已经是不孝了,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我没有别的长处,我唯一的一点长处就是,到了60岁还是很听爸爸的话。其实我会出来讲课,完全是因为我爸爸的一句话,“你就出去讲”。当时我心里还觉得好笑,心想“我讲给谁听啊?”那时候台湾根本没有谁出来讲课,可是我听话,因为我听话就有了现在的结果。老实讲,当时我已经是大学教授了,我对他说:“爸爸你不懂现在的状况,这不可能。”但实际没有什么不可能。所以我爸爸最大的成就,就是他让我现在每次想到他的时候都会觉得,幸好当初听了他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