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伯虎传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第一章 江山代有才人出

第一节 唐伯虎的家世

唐伯虎生活在明朝中期,那时中国人口不足1亿。明初洪武二十六年(1393年)的统计数据是6054万人,到了明晚期的万历年间(1573—1620年),人口已经超过了1亿[1],而当时全世界的人口为5亿[2]。中国编织出一张巨大的天网,把地球上五分之一的人口网罗其中。这张巨网的社会纬线是道德,经线是家族血统,经纬交错,统治阶级以此管理这个国家。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都在这张巨网之中。

为延续家族血统的纯正和荣耀,古人在编修家谱的时候,总是喜欢突出官位最高、名气最盛的祖先。而那些名传千古的人物到底是不是他们的祖先,常常很难考证。事实上,那些遥不可及的祖宗牌位对他们的后代子孙并无切实的帮助,唯有在心理上增加那么一点儿虚荣心而已。

唐姓来源于封国。唐伯虎的祖先可能是春秋时期的鲁国人。

唐伯虎的宗亲后裔、清代嘉庆年间的吴县(今苏州市吴中、相城一带)知县唐仲冕曾说:“吾宗以国为氏,自前凉陵江将军辉徙居晋昌,其曾孙瑶、谘皆为晋昌守。谘子揣、瑶孙褒,皆封晋昌公。褒来孙俭,从唐太宗起晋阳,封莒国公,图像凌烟。后世或郡晋昌,或郡晋阳,皆莒公后。”[3]东晋之际,唐伯虎的先祖唐辉是个将军,迁徙到晋昌,而且此后数代子孙皆被封为晋昌公,也就成为晋昌人,唐伯虎自称“晋昌唐寅”,即由此处而来。唐仲冕又说:“迄宋皇祐为侍御史介以直谏谪渡淮;至明为兵部车驾司主事泰,死土木之难;子孙分居白下、槜李间。”到了明代,唐氏分布在白下(在今南京)和槜李(在今嘉兴)之间。人们认为,唐伯虎是唐代莒国公唐俭的第二十七世孙。[4]

从唐伯虎的曾祖父到父亲皆是单传,三代都是独子,可谓人丁不旺,所以他们家也没有什么亲戚。唐伯虎曾感叹说:“余宗不繁,自曾大父迄先府君,无有支庶。”[5]

唐伯虎的父亲叫唐广德,是苏州府吴县的一个平民商人。唐家经营着“酒食之肆”,也就是饭店。唐伯虎一家住在苏州古城阊门内的吴趋坊皋桥边上(有的史料称唐伯虎家在吴趋坊,有的称在吴趋里,其实指的是同一个地方)。

苏州是一座历史名城,有着2500多年的历史,是吴文化的发祥地。苏州古称阖闾城、吴州等,至隋朝时才改名叫苏州。据唐代陆广微《吴地记》载,阖闾城四周辟“陆门八,以象天之八风;水门八,以象地之八卦”。东有娄门、匠门,西有阊门、胥门,南有盘门、蛇门,北有齐门、平门,相传此八门的名称都是伍子胥所定,而阊门就是传说中的苏州天门。数百年间,阊门地区一直是苏州府乃至整个江南地区最为繁华之地。

苏州也是一座工业城市,明朝时的人口比明初首都南京的还多。在明初,南京只有两万七千多户,十多万人,另有驻军十四万三千余人,总数约三十万。自洪武十三年(1380年)起,朱元璋下令“起取苏、浙等处上户四万五千余家,填实京师”。洪武二十四年(1391年)、二十八年(1395年)、三十年(1397年),三次徙民京师,数近四万户。至洪武三十年,南京人口有六十万以上。[6]唐伯虎的许多祖籍在苏州的南京朋友,如顾璘[7]、杨进卿等人,他们的祖先就是这样迁徙去的南京。

洪武四年(1371年),苏州统计一州七县有户四十七万三千八百有奇,一百九十四万七千八百多人,其中苏州城里的人口有六十万余。[8]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到弘治年间,苏州城人口大约有一百万了。弘治时,朝鲜官员崔溥说:“苏州……控三江,带五湖,沃野千里,士夫渊薮,海陆珍宝,若纱罗绫缎,金银珠玉,百工技艺,富商大贾,皆萃于此。自古天下以江南为佳丽地,而江南之中,以苏杭为第一州,此城(苏州)尤最。”[9]

◆明 仇英 《清明上河图》(局部),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

唐伯虎出生在成化年间,此时阊门地区已经拂去元明之交的战争烽烟,恢复了往日的繁华,成为闻名全国的商业中心。苏州城里不仅有苏州府的州府衙门,吴县和长洲县的县治衙门也在其中。成年后的唐伯虎写过一首诗,名为《阊门即事》,足证当年阊门市井的繁华:

世间乐土是吴中,中有阊门更擅雄。

翠袖三千楼上下,黄金百万水西东。

五更市卖何曾绝?四远方言总不同。

若使画师描作画,画师应道画难工。[10]

这番风景堪比北宋时期的汴梁城。若要想象一下当时的繁华景象,或可借助仇英笔下的《清明上河图》,一窥人间烟火气。

能够在这样寸土寸金的地界开饭店,生意自然差不了。唐伯虎的好友徐祯卿自小就熟悉他的家境,说唐家“家资微羡,而餍习优汰”[11]。当时,唐家吃穿不愁,算是个生活宽裕的小康家庭。

明宪宗成化六年二月初四,即公元1470年3月6日,唐伯虎出生在苏州城吴趋坊皋桥边的家中。因唐伯虎是家中长子,他的降生令这个三代单传的温馨之家无比欣喜。

父亲唐广德欢天喜地地在家门上悬挂了一张弓——明朝有个习俗:家中生男,要立即在大门的左门楣上悬挂一张弓,曰“悬弧”,这种风尚体现了尚武风俗;生女,则在门楣右边挂佩巾,曰“设帨”。其实这种习俗早在《礼记·内则》中就有记载:“子生,男子设弧于门左,女子设帨于门右。”到了明代,该习俗依旧被保留。

父母给他起名字,用意甚简单:成化六年为庚寅年,所以他的名叫“寅”;这一年是虎年,而且他又是家中长子,所以他的字叫“伯虎”。唐寅后来常用的字是“子畏”,那是他自己更改的字。[12]

唐伯虎的出生,为这个“人丁不旺”的家庭带来了无限快乐和希望。他童年受到了长辈们无微不至的照顾。在蹒跚学步的时候,家人任由其在自家饭店里穿梭,因此他自小就看惯了南来北往客,听惯了南腔北调音,对陌生人并不畏惧。

唐伯虎七岁的时候,母亲丘氏[13]又诞下一个男孩,因为那一年是成化十二年(1476年),丙申年,因此依例为这个孩子取名为“申”。唐申(1476—1542),字子重,号怀月,嘉靖二十一年去世,享年六十七岁,算是唐家最长寿的人。[14]

弟弟唐申出生之前,母亲还生过一个女孩。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女性的地位十分卑微。比如唐伯虎的这位妹妹,我们只能称之为唐氏,因为不知道她的芳名,甚至连她出生于何年何月也全然不知,只能推定她比兄长唐伯虎小一到五岁。

唐伯虎拥有一个幸福的童年。他的父母虽然生育了三个孩子,但依然年轻。古人婚嫁年龄普遍较小,男子一般十七八岁,女子一般十五六岁,最小的十三岁就可以出嫁,加之那时的政府税赋相对轻松,所以在和平年代的繁华都市里,唐家五口人的生活平凡而自足,不曾为五斗米发愁。

唐伯虎的命运走向取决于他父亲。母亲丘氏只是位恪守妇道的典型传统妇女,奉行女子无才便是德的祖训。那么父亲唐广德是一个怎样的人呢?

唐广德自小没有接受过教育,文化水平不高,恐怕只会算账数钱,记一点简单的账目。但是他“贾业而士行”[15],也就是说唐广德虽然是个生意人,脑子里却装着正统的儒家思想。

本是生意人的唐广德,偏要将儿子培养成读书人,谓之“子道之行,父志之成”,意思就是小孩子不懂事,需要家长替他选择人生道路,而孩子一旦功成名就,就算是实现了父亲的理想。这种观念在当时一点儿也不奇怪,完全符合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千年以来,中国人一直奉行儒家学说,认为只有读书、科举、为官才是人生正道,其他行业都属于贱业。宋代汪洙更是在《神童诗》里直截了当地写道:“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没有尊严的生活,从来不是幸福的人生。明代的社会风气是“书生惟籍进身,为殖生阶梯,鲜与国家效忠”[16]。明代人赵用贤说:“今仕于邦国者,类以科闻发第为重,其次则文学岁献士,世所号为正途。下是,虽聪明才谞卓荦出群者,亦屈为杂流,悉处于卑冗。”[17]平民百姓要想摆脱低贱身份,争取体面生活,实现咸鱼翻身的梦想,唯一通途就是走上科举之路。一旦成为县、府学廪生(也称“廪膳生”)以上的士人,哪怕是犯了案子,惹上官司,见了官员也不必下跪。如果能考取举人,中了贡士、进士,就可以飞黄腾达了。若是有幸当了大官的话,不仅能光耀门楣,连阴曹地府里的祖先也可以加官晋爵。中国有句古话“学得文武艺,货与帝王家”,士人一旦依附于皇权,就可以施展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抱负。科举、入仕就是彼时读书人的人生理想,也是整个社会的主流观念,这像是一个巨大的旋涡,将世人裹挟其中。

唐广德决意“将用子畏起家。致举业,师教子畏。子畏不得违父旨”[18]。唐伯虎是家中的长子,这一点很重要。按照家族世袭传统,长子为第一继承人,而且他也极聪明,所以父亲唐广德欲予以重点培养,送他去私塾启蒙。“广德尝语人,此儿必成名”[19],说明唐广德很得意,也很自信,以为振兴自家门庭就指望唐伯虎了。

大约十岁时,唐伯虎“从师习举业”[20],开始正式接受科举启蒙教育。此时的唐伯虎,正值天性好玩之时,可他不敢违背父亲的意愿,只得背起小书包,去私塾做个乖巧的读书郎。

唐伯虎的启蒙老师是谁?史料未载,但是有位苏州长洲人沈诚先生[21],很像他的启蒙老师。沈诚是私塾先生,弘治六年(1493年)五月去世,享年七十岁。苏州城里耆老众多,文星璀璨,沈诚的家人却偏偏挑选了年仅二十四岁的唐伯虎来替他撰写墓志铭。细思量,其中必有某种特殊的原因,沈诚或是唐伯虎的启蒙老师。

唐伯虎在《沈隐君墓碣》中说,沈诚是读书人,却没有功名,以开馆授业为生。他回忆说沈诚的知识面很广,“学贯列经,博综群言。草木昆虫,太极天文,殚究毕该,罔有遗捐”,就是说,沈诚除了精通用来应付科举考试的四书五经外,还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学识广博。他对学生的态度非常友善,“慈良温舒”,“友生门徒”[22],让年幼的学子们不惧怕读书,且从读书中获得了学习的乐趣。

私塾课堂学习之余,少年唐伯虎免不了要做一些家务——去自家饭店帮厨,给父母打下手。据唐伯虎自述,“计仆少年,居身屠酤,鼓刀涤血”[23],“昔仆穿土击革,缠鸡握雉,身杂舆隶屠贩之中”。少年时代的他经常在后厨操刀,杀鸡宰鹅,还要给客人上菜斟酒,与送货的商贩们周旋,生活在各色人等之中。[24]

饭店就是一个小社会。各个阶层的各种人物每天都要在此登场,小小的饭店上演着世间百态。唐伯虎生活在其间,耳闻目染。在接受了启蒙教育之后,他开始阅读史书,逐渐学会了独立思考,开始反思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位置。他后来回忆早年的这些经历时,给自己和自己日常接触的一些人冠以“屠酤”“舆隶”“屠贩”之名,这些词语泛指操贱役者,属于社会地位低微的人,几近奴仆。从这些细节可以看出,唐伯虎一方面认识到自己的屈辱出身,一方面也培养出了死猪不怕开水烫的豁达情怀。

可怜天下父母心。父亲唐广德望子成龙,时刻关注着两个儿子的成长,尤其重视对唐伯虎的培养,可谓倾其所有,不惜成本。


[1]韩大成:《明代城市研究》,中华书局,2009年,第17页。

[2][以色列]尤瓦尔·赫拉利:《人类简史》,中信出版社,2014年,第239页。

[3][清]唐仲冕:《六如居士全集·序》,见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寅集》,第538页。

[4]清代唐体仁等撰修的《晋阳唐氏宗谱》说:“第二十七世,寅,弘治十一年,南畿解元。”按照唐体仁等人的说法,唐寅的先人是罹难于“土木之役”的兵部车架司主事唐泰,是个五六品的官员。明代系文官集团主管国家大小事务,所以即便唐泰不是进士,也应该有功名在身。而“土木之役”发生在明正统十四年(1449年)秋,距唐伯虎出生才二十一年,以年龄推算当是他的祖父辈。唐伯虎一生崇尚文学,身边如云文友曾撰写过大量关于他的文章,却从未说到过此人,因此很难断定唐泰是唐伯虎的直系亲属。

[5][明]唐寅撰,[清]唐仲冕编:《六如居士全集》卷六《唐长民圹志》,见周道振、张月尊辑校:《唐寅集》,第256页。

[6]参见《明代城市研究》,第38页。

[7]顾璘,字华玉,号东桥居士,世称“东桥先生”,以南京刑部尚书致仕归里,建成息园,常与宾客置酒高会、诗文唱和。

[8]参见《明代城市研究》,第61页。

[9][明朝鲜]崔溥:《锦南先生漂海录》卷二,转录自《明代城市研究》,第62页。

[10]见《唐寅集》。

[11][明]徐祯卿:《新倩籍·唐寅小传》。

[12][明]祝允明:《怀星堂集》卷十七《唐子畏墓志并铭》载:“岁舍庚寅,名之曰寅,初字伯虎,更子畏。”

[13]祝允明《唐子畏墓志并铭》写唐寅母亲为丘氏,而后世史料常称其为邱氏,但事实上明代只有丘姓。究其原因,系清代避讳孔子的名“丘”,所以当权者下令将丘姓改为邱姓。唐寅之母实为丘氏。

[14]唐申之子唐兆民所撰《遗命记》载:“父字子重,讳申,号怀月……(嘉靖)二十一年壬寅九月……言毕大笑,俄顷而逝。”

[15]《怀星堂集》卷十七《唐子畏墓志并铭》。

[16][明]黄省曾:《吴风录》,明隆庆至万历刻百陵学山本,中华书局,1982年,第62页。

[17][明]赵用贤:《松石斋文集》卷九《送吴汝荣之任河南藩幕序》。

[18]《怀星堂集》卷十七《唐子畏墓志并铭》。

[19]同上。

[20]《唐寅集》,第646页。

[21][明]唐寅:《沈隐君墓碣》,见《唐寅集》,第258页。

[22][明]唐寅:《沈隐君墓碣》。

[23][明]唐寅:《与文徵明书》,见《唐寅集》,第221页。

[24][明]唐寅:《答文徵明书》,见《唐寅集》,第22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