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8章 战败之罪在姬信(二)

战胜祭祀结束后,商国高层便在朝歌召开了审定《商礼》的会议。

在鹿台的宫殿内,商国高层全都是正坐(跪坐)。子秀心中叹气,却神色平静地走到王位旁的首位上,以优雅的姿势跪坐起来。

中国的跪坐姿势并非全身重量都压在腿上,跪坐之时都会配合“支踵”。支踵是一种夹在两条小腿之间、隐藏在臀部之下的小凳子,以解决跪坐所带来的不适。

除了支踵,还有脚垫、膝枕等,这些工具都在配合人体腿部的曲线,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膝盖和腿部的压力,提高跪坐的舒适度。

即便能坐出极为庄重优雅的正坐姿势,子秀依旧不喜欢跪坐。在生活方面她尽可能向陈媛媛靠近,平日在家用椅子和凳子,外出行军打仗则使用马扎。

但审核《商礼》太过于重要,以至于子秀很快就忘记了这些不适。

礼,指的是一种生活方式。所以制定“礼”,需要脚踏实地,决不能脱离现实。

《商礼》的开篇就讲述了大商是什么样的国家,为了实现大商的长治久安,要建立何种制度,再根据制度需求,设置官制。

此时大商的社会是分封制度,商王该获得多少直属领地,各个诸侯的等级,以及不同等级可以获得多少封地。封地的划分规则,继承规范,领地属性。

在封地的现实基础上,诸侯与商王之间的相互关系,诸侯与朝廷的相互关系,以及诸侯与诸侯之间的关系。

基于以上的制度模式而产生的进贡,赏赐,出兵,救灾,都是《商礼》中的一部分。

每一条都不是空对空的想象,而是基于现实思考得出的规范。

子秀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想让《商礼》在高层通过,至少需要半个月。在商国上层通过,大概得半年。至于执行起来需要多少时间,子秀甚至不愿意花心思考虑。

事情比子秀想得还糟糕,《商礼》讨论了一个多月,还是没能在高层达成共识。第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就在诸侯排序的先后顺序上。

在子秀没看到的地方,商国国内反对商王子受的势力依旧在活动,他们并没有因为此次周国伐商失败而放弃借助外力的打算。在《商礼》正式提出后,周国开始接连得到了商国高层的最新消息。

在牧野之战结束两个月后,周国春耕完全结束,周王姬发召集全体大臣参加会议。

周国高层同样是跪坐议事。大臣们看完消息内容,太宰姬旦当即进谏,“大王,《商礼》暴虐,征战必起。”

在周国谈论起《礼》,太宰姬旦无疑最有发言权。因为姬旦已经差不多完成了《周礼》的编制,只是还没拿出来公开讨论。

姬旦这么讲,就堵死了讨论《商礼》具体内容的可能性,将讨论方向引导了战争上。

周国大臣们也不反对姬旦的思路,纣王是天下诸侯给商王子受起的外号。“纣”,指的是战马索具中勒在马屁股上的皮革,用以驱使战马向前。纣王即位后,就不停地驱赶着商军对外征伐。诸侯们说纣王暴虐,真的不是污蔑。

纣王已经征服了东夷,痛打了南方的徐夷与淮夷。周国大臣完全不相信纣王接下来会北上,西方的周国肯定是纣王接下来的讨伐目标。

牧野之战已经证明了商军骑兵的强悍,周国大臣中不负责战争的几位都看向姜子牙,想听听太师姜子牙的看法。

在众人的瞩目下,姜子牙开口了,“大王,臣以为当务之急,在于整兵精武,寻求贤才。”

话题又被撂回给周王姬发。

姬发对于周国现状很清楚,有实力的人才早就被发掘一空。如果还要寻求人才,人才就是那位。但使用此人,顾虑太多。姬发只是点点头,却没有接话。

周国大臣们之后就讨论起商国何时会出兵,若是出兵,首要目标会是谁。

讨论的结果非常不令人安心。纣王即位30年,光针对东夷就讨伐了15次。加上对徐夷和淮夷的讨伐,纣王每年都会发动一次对外征伐。

对东夷的15次讨伐,每次短则90余日,长则120余日。还有过一次高达240余日。

按照最短的90余日来算,商国每次讨伐后,会修整8个月。现在已经过去了两个月,也就是说,半年内,周国一定会遭到商国的讨伐。

周国下达命令到各诸侯领地,诸侯们选拔出兵人员,准备兵器甲胄,粮草补给,集结部队抵达指定地点。再由周王对周国军队进行编组,整训。需要至少两个月时间。整编完备后,还需要一个月的时间用来进行兵力调动与布置。

留给周王姬发自由控制的时间已经不到三个月。在这三个月里,周国王廷必须解决的问题可就太多了。首要问题就是要召集周国诸侯,让他们接受与商国交战的决定。

诸侯们分居各地,从封地抵达周国国都镐京,少则数日,多则半月。商量完事情,从镐京返回封地,也得同样时间。

把这些都计算进入,周王姬发只有不到两个月的时间来做召集诸侯的准备。

姬奭负责民政,他说道:“牧野退兵已两月,当召集诸侯议事。”

姬发这些日子不停赐给周国诸侯赏赐,根据前去的官员讲,周国诸侯们刚回到封地之时情绪非常差,随着时间过去,怨气已经开始消散。姬发又看向群臣,大家都不反对此事。姬发便下令召集诸侯。

朝会结束后,姬旦被姬发留了下来。果然如姬旦所料,姬发问道:“旦,诸侯中可有需在意之人?”

姬旦这些天已经对此次诸侯大会思考良多,早将各种可能考虑清楚。此次牧野退兵,周国诸侯就对周军殿后的决定极为不满。退兵伤亡很大,诸侯的怨气不可能因为两个月的时间就消散。一旦他们在镐京聚集,定然会要个说法。

“大王。牧野之时,乃臣力主周军殿后。若诸侯震怒,臣愿请罪。”姬旦答道。

姬发语气坚定,“勿要再言此事!”

在牧野的时候,周王姬发的确反对了姬旦的提议。那是因为姬发作为周王,当然不能直接表示,周人要为了保护800诸侯的安全而送命。但姬发内心完全支持姬旦与姜子牙的看法。

且不说未来伐商还需要800诸侯支持,哪怕真的让800诸侯殿后,以三花娘娘骑兵展现出的勇猛,800诸侯必然不堪一击,被杀地沿着道路奔逃。周军为了不让800诸侯的人马冲散队列,只能反戈一击,先对800诸侯的溃兵下手。

这个道理没问题,可周国诸侯齐聚镐京的时候都满腹怨言,谁会在意这么一个道理。如果说了这话,诸侯们只怕会说出更难听的话。

姬旦对此也极为清楚,见王兄姬发不会让自己当替罪羊,姬旦才说道:“大王,臣听闻信归家后,除了耕种之外,闭门不出。”

姬发心中的念头动了动,却还是没有对此做出任何回应。姬信无疑是此次退兵中功劳仅次于尚父姜子牙的人。但姬信前后变化太大,着实可疑。甚至大到姬发都不愿意把姬信叫来询问的程度。

见姬发还是不肯松口,姬旦反倒感觉有些释然。在姬旦看来,重用姬信太过于危险。

这倒不是说姬旦怀疑姬信会反周。如果姬信真要反周,最好的选择反倒是什么都不做,偷偷从牧野战场逃走。以姬信不受重视的程度,姬信有太多机会可以这么做。

然而姬信却站出来拯救了姬发的性命,拯救了周军。在退兵最后,姬信更是豁出性命拯救了一万多留在大河以北的周军。

战后,姬旦仔细询问了救出姬信的周国虎贲。这些周国虎贲都绝对忠于姬发,他们全都表示,如果尚父再晚点派他们出发,姬信必然死在三花娘娘的骑兵手下。

这些周国虎贲们并不傻,他们中有人感受到了姬旦的那一丝怀疑。性格率直的虎贲们脸上露出的不以为然,让姬旦印象深刻。

不愿意重用姬信,不是姬旦怀疑姬信,而是姬旦相信,重用姬信必然导致不可知的局面。周国现在不能出任何乱子了。

兄弟二人最后也没能谈出些什么,但两人都没对召集周国诸侯之事后悔。这件事迟早要做,与其等商国大军压境之时再慌慌忙忙召集诸侯,还不如现在召集诸侯,把话说清楚。

这些天姬信要么下地干活,要么在家带孩子,一旦有时间就习武。虽然他也尝试着想和王浩然聊聊天,但是王浩然却始终不吭声,更没有夺取身体控制权。

姬信很希望这样的局面能维持下去,就格外用心地练武。此次上了战场,与商国那名骑兵交手之后,姬信从对手的招式中感悟出了不少东西。尝试将那灵蛇般的枪术融入自己的戈术中。

白天越来越长,姬信的女儿们醒得也越来越早。清晨,姬信就被两个小东西给弄醒,不得不起来照顾她们。

这天,姬信训斥两个娃尿床的事情。两个小丫头哭唧唧地说,她们晚上憋尿的时候也会醒。姬信问她们为何不出去嘘嘘。小丫头说,会害怕。

姬信很想告诉她们,没啥好怕的。但话到嘴边却说不出,最后憋出一句,“爹会晚上叫你们起来。”

抹去两个小丫头的泪水,姬信给娃们晒裤子去了。

这时候,许久没开口过的王浩然突然问道:“你不烦么?”

“烦。但还需照看她们。”姬信答道。然后不管姬信怎么尝试与王浩然聊天,王浩然都没有任何反应。

王浩然感觉到了姬信的诚意,却坚决不吭声。他这些天并没有闲着,而是反复思考陈媛媛从第一次打开通道,到变成植物人之间的细节。结合自己与姬信的连接,以及数次趁姬信沉睡时候脱离回自己时代的试验,王浩然得出了一些推论。

以王浩然现在的实力,完全无法影响到连接通道。王浩然如果离开通道,回到21世纪,通道依旧敞开。在那个时候,姬信就有可能穿过通道进入王浩然的意识之中。

王浩然留在姬信的意识中,就可以彻底屏蔽掉通道。哪怕王浩然陷入沉睡,姬信也完全感受不到通道的存在。

在意识中,对于世界的理解程度,决定了意志力的强弱。现阶段王浩然无疑有着压倒性的优势。但是即便没有受到王浩然的指点,姬信只是通过与商国骑兵交手的经验,在武艺上有了些进展,就让姬信的意志力得到些许提升。

王浩然大概推测出青梅陈媛媛有可能遭受了什么。三花娘娘子秀本就是个非常优秀的人物,陈媛媛为了换取甲骨文的知识,与三花娘娘子秀进行了非常多的交流,使得三花娘娘的见识暴增。

满打满算,从公元前1100年商末到21世纪初,也没有3300年。人类肉体的进化非常少。这点进化程度完全抵消不了资质的差距,21世纪的普通人远远比不上商末的优秀人物。

三花娘娘通过交流,敉平了见识和理解世界水平的差距后,意识方面碾压陈媛媛,那简直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

便是如此,王浩然依旧觉得自己的青梅很了不起。她至少守住了底线,并没有向三花娘娘投降,任由她随意进入21世纪。

王浩然一直认为,有智慧的人最大的优势在于他们拥有学习能力。如果任由三花娘娘两界穿梭,她只怕几年内就可以在21世纪这个知识爆炸的时代学到现代知识体系。一旦局面发展到这个阶段,陈媛媛将再无力量对抗,只能任由三花娘娘揉捏。

至于如何切断这种联系,王浩然的设想之一就是通道两头中有一人死亡。可这种想法没办法尝试。即便王浩然弄死了姬信,证明自己的设想是正确的。陈媛媛还是救不回来。

如果尝试,只能先杀死三花娘娘子秀。子秀是商国王室的重要成员,商国的大祭司,商王子受最重要的战友与盟友。想杀死子秀,除了意外的情况,就只剩下“灭商”这一个选择。

灭商就得利用姬信,姬信见识得越多,就会成长得越快。姬信越成长,王浩然面对的威胁就越大。

王浩然决定,除了正经事之外,决不能与姬信交谈。可姬信的夫人去年冬天去世了,姬信是带着丧妻之痛从军远征。回来后就又当爹又当妈。心中再烦,也没有放弃自己身为父亲的责任。

方才见到姬信照顾两个女儿,单身狗王浩然突然莫名感动,忍不住问了一嘴。王浩然虽然立刻沉默,却还是对姬信生出点佩服。

姬信虽然轻佻,却不是一无是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