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周奋战录](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331/53176331/b_53176331.jpg)
第31章 商周再战展开中
被王浩然和姬信相中的骑兵百夫长各有特色。太宰姬旦最终只是将刚完成训练的宋韩龙,宋韩虎兄弟,以及李金,李木兄弟留给了姬信。
宋家兄弟中,哥哥宋韩龙骑术精湛,勇猛无畏。李金,李木两兄弟用兵的时候不仅动脑子,其自发地意识到“规律对谁都一样”。虽然现在看不出特别的能力,却有着参谋的资质。
真正让王浩然有好感的,是管理军纪的百夫长宋韩虎。
韩虎执掌军纪时,处事公允。宋韩虎的公允,并非仅仅是对贵人出身的“士”和国人出身的“卒”一视同仁,宋韩虎认为军队就不应该扰民,更不能欺压民众。对于军民之间的冲突总能公平处置。
这种朴素的正义观,在商周时代并不多见。王浩然对宋韩虎评价非常高。
剩下的十夫长,与士卒们都各有优点。只是他们原本就没接受过这时代的“礼乐射御书数”的教育,半个月时间也不足以让他们的知识水平得到跨越性提升。王浩然只能对他们报以期待。
4位百夫长,10位十夫长在姬信的大帐中一起制作马扎。马扎就是折叠凳子,基本构型是个X型。王浩然使用了21世纪杂货店里面十块钱就能买一把的那种便宜货的样式。
做马扎的时候,互相帮助,边做边聊。百夫长与十夫长们听闻周军当下局面,也觉得很挠头。等做完后,大家坐在新马扎上,围成一圈。姬信在地上放了沙盘,在沙盘上画出洛地的地形,以及极为不准确的敌我位置。
众人看了一阵,都不吭声。姬信自信地说道:“商军与我军人数相当,诸位就以这个为基础想想。”
见众人不吭声,姬信忍不住卖弄,想看看能否从这些百夫长与十夫长中启发出些什么,“敌我双方的兵力相当时,可以与敌军对抗。我方兵力比敌军少时,就要设法摆脱敌军;我方的实力不如敌军时,就要尽量避免与其交战。”
说完,姬信等着众人开口。等了一阵,终于有个叫杨戬的十夫长开口问道:“请问公子,该如何评价战斗力?”
“什么意思?”姬信搞不明白杨戬想说啥。
杨戬继续问道:“请问强弱的标准是什么?”
姬信觉得这话着实莫名其妙,就不想多搭理杨戬。然而王浩然命道:“你问他,他认为什么是强,什么是弱。”
杨戬听姬信问完后答道:“若是将领善战,士卒善战,铠甲厚,兵器锋利,这就是真的没有对手的强吗?”
这个问题说完,不少人都被逗乐了。大家都觉得杨戬说了些废话,若这样的军队不能称为强,什么军队能够称为强呢?
姬信虽然也是这样的看法,但是以他对王浩然的了解,王浩然的看法肯定有所不同。
果然,王浩然说道:“强与弱,一定是在战斗中体现出来的。兵法,就是要让我军在进入战斗的时候,是强的。让敌军进入战斗的时候,是弱的。”
杨戬听完,看向姬信的目光中全是敬服。他站起身,恭敬地说道:“谢公子指点。”
“鬼君……这难道不是在……看不起王廷吗?”姬信惴惴地问王浩然。
王浩然答道:“姬信。你觉得每一个战败的将领,是因为他们没有努力去打赢战争吗?”
姬信思考了一阵才答道:“我觉得,不都是如此。”
“每一个将领都想打赢战争,之所以打不赢,是因为他们真的不会打仗。杨戬现在表现出来的优点,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那就是,如何将打赢的步骤落实下去。我们并不知道前线的落实情况,所以接下来我们就得实际模拟一下。”
很快,姬信开始布置演习的内容。这个内容复杂也不复杂,那就是将行军的速度,冲击的速度,以及各种交换比设定好。虽然只有这么几条,但是这几条要在各种环境下都进行演习。其总量不仅多,而且十分多。
在过去一年中,姬信没少进行这样的演习。在这次演习的头一天,姬信就发现了全新的东西。
教导队的行军作战已经大不相同,其他骑兵们不管是骑马还是步行,也与之前大不相同。
最令姬信感受深刻的是,姬信自己对行军,作战的感觉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虽然谈不上料敌机先,至少已经能够根据自己部队的表现,对他们后续的表现有了一个比较接近事实的预判。
感受到这些的姬信有些不敢置信地问王浩然,“鬼君,这就是知己吗?”
“一部分吧。”王浩然这次给了非常中肯的回答。
“若是带这些人马去打仗,我便是打不赢,至少不会输。因为我会派遣探马与小部队先去试探敌军,若是敌军厉害,我就不开战。”姬信兴奋得几乎要自言自语了。
主动符合了规律,脑瓜就会变得灵光,姬信兴奋地继续说道:“杨戬说得对!兵力相当的情况下,我完全可以在不爆发战斗的情况下与敌人相抗衡。敌进我退,敌退我进。只要在战斗中让敌人发挥不出他的强,他便是再强又能如何!”
见姬信有些兴奋过头了,王浩然语重心长地嘱咐道:“那就好好练兵。即便你知道这些,战场上做不到的时候,那就做不到。”
“是!”姬信回答得十分干脆。同时,两只眼睛明亮得仿佛有光一样。
姬信眼中有光,姜子牙眼中也有光。他写信给姬信,也是写信给“鬼君”。果然,回信中的内容让姜子牙越看越明了。
姜子牙觉得这封回信的内容可谓完美。现在的周军绝不可能按照“鬼君”的思路重组,所以即便鬼君给出作战方式,也不可能落实。
洛阳盆地的地形复杂,鬼君指出了行军需要注意的要点。只要周王姬发决定是否要决战,姜子牙确定决战地点。姜子牙就可以有效地制定每一路部队的出兵要点。
当部队全都安全抵达最后的决战战场,接下来的就是决战的指挥问题了。而决战指挥,就不是姬信与鬼君可以插手的领域。
想到是否要决战,姜子牙心中念头翻滚。他所期待的是彻底打垮商军主力,所以决战的时机,自然是南方的牧野八国诸侯在南边吸引住了商国一部分主力的时候。只要确定商军没有援军,已经集结了35000步兵,以及6000骑兵,500辆战车的反商联军就可以发动决战了!
姜子牙把决战条件想了一遍,觉得没啥问题,忍不住想起了三花。姜子牙当然知道三花40年前就对他有意思,不过这并非是单纯的爱意。三花是希望姜子牙成为三花的左膀右臂,供三花驱使。
姜子牙并不愿意充当这么一个角色。哪怕是此生一事无成,他也不愿意成为女人的属下。即便这个女人是三花。
此时的三花娘娘子秀正在率军从牧野南方渡河。子秀并不知道此时的气候正处于小冰河时期,年平均气温比21世纪还低了1—2摄氏度。
由于此时的华夏大地上人口并不多,地广人稀。即便小冰河气候导致了作物产量低,也完全没有出现明末小冰河那种全面饥荒的局面。
子秀能看到的是流量比21世纪要少30%以上的黄河。由于这时代植被没有被破坏,大河还很清澈。春汛结束后,河道不足1里宽,河水也不算急。3艘船用铁链固定在前后两根木梁上,就足以运输部队,装备,战马平稳渡河。
千夫长与百夫长们将部队指挥得井井有条,子秀坐在河边的马扎上,看着祭祀河神的三牲供品中的牛头,就想起了姜子牙。
那是40年前,子秀刚在巫硕家里完成了一场“扶乩”仪式。商国重巫,但王廷承认的巫术是占卜。扶乩,跳大神等巫术在民间很有影响力,作为商王妹妹的子秀却不能公开施展这些巫术。一旦被发现,那可就是不敬的大罪。
好在巫硕虽然不是一位出色的巫师,却是一个合格的巫师。除了占卜之外,还精通各种巫术的流程。然后三花就完成了与陈媛媛的一次神交。
兴高采烈的子秀把巫硕丢在一旁,跑去找姜子牙。那是一个初夏的下午,街道上满是人,穿过人群到了一个低矮的院子,就能看到年轻的姜子牙赤裸着上身杀牛。
在殷都有太多杀牛的人,姜子牙无疑是独一无二的。
其他杀牛的师傅们或砍或戳,还会用斧头去剁牛尸体的骨头与关节。因为太用力,以至于面部扭曲,溅上血的脸庞神色狰狞。
同样的青铜刀,在姜子牙手里就如活过来一样,在牛的各处游动。每一刀都不同,每一刀都有其目的,却并不显露出来。
姜子牙赤裸的上身与面庞也迸溅上了牛血,但姜子牙神色平静专注,血痕甚至让姜子牙看上去有着一股令人安心的英气。
舞蹈般的动作,让三花看得很开心。没等看够,牛肉就被一块块切下,分门别类地放好。只剩下一副干干净净的牛骨架挂在木架上。
之后子秀邀请姜子牙去她那里看天书。姜子牙并没有丝毫的兴奋和激动,而这种兴奋与激动却是围绕在子秀身边的那些年轻男子们最多的神色。
先冲洗了身上的血,姜子牙平静地表示,今天西伯姬昌要在归藏馆大宴宾客,很多贤者与学者都要去。这头牛就是西伯姬昌定下的,姜子牙现在要去送肉。天书啥的,以后再看。
子秀知道姜子牙这是敷衍她,气得直接展开了写了四个字的竹简给姜子牙看。
姜子牙看完后的确有些讶异,他先称赞了字写得好,就再次表示,他看不懂,所以没有看更多的必要了。接着,姜子牙就扛起牛肉,直奔归藏馆而去。
子秀是后来才知道,陈媛媛写的这四个字是“到此一游”。
不过这并不重要。想到即将让姜子牙这个大敌,以及他所侍奉的周国完蛋。子秀就觉得非常开心,甚至生出了一个小小的想法。等抓到精通杀牛的姜子牙,子秀要天天给姜子牙吃生牛肉。
因为粮草补给由大河南方的内服地区提供,三千骑兵以及辎重花了七天时间渡过大河。在大河南岸骑上枣红马,子秀催马向南而去。在她身后,大纛飘扬,三千骑兵们紧跟着统帅,奔向数百里之外的战场。
此时,一支骑兵与步兵的混合队伍则抵达了太行山附近。赵公明的称呼与崇侯虎很类似,却又不太一样。
崇侯虎,是崇国的侯爵,姓姒,名虎。
赵公明,姓赵,名明。本该叫赵明。这个“公”,是指赵明得到了首封商国公爵,但是他负责统领一部分东夷,却没有领地。有点类似后世督招讨兵马大元帅。
不过赵公明并没有特别在意这个称呼,他此时派遣孔宣前去探路,自己则率领一个骑兵旅和步兵旅在后面慢慢地行动。
北路军最大的作用是扰乱周国的整体部署,完全没必要急急忙忙地赶路。
在赵公明看来,最好的局面是,南路军深入牧野八国的地盘,开始侵扰八国。中路军则与周军对峙,让周军无法轻松撤退。
此时北路军杀入周国北方,在各地发动进攻,让周国王廷与诸侯们感觉到大兵压境。让他们自己先乱起来。
因为对手是老朋友姜子牙,赵公明觉得周国军队应该能够镇定应战。不过即便是姜子牙,在这样四处都是坏消息的时候,只怕也不太可能继续冷静。一旦周国上层无法冷静,各种战机就会出现。
想到老朋友姜子牙有可能遭遇到的窘境,赵公明发觉自己其实很有些期待。毕竟,论统御大军,姜子牙的能力仿佛无穷无尽,再多的军队都能在姜子牙的规划下发挥出力量。
“吕兄,让吾见识一下,汝能做到何种地步!”赵公明对着远处的大山默默的念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