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教育书:孩子归爱所有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13章 对惩罚的思考

对惩罚的思考

金红飞

中午开完会走近教室,听到里面学生压低嗓子在提醒:“老师来了!”等我的身影在门口出现时,还看到三个赶回座位的人影;除了少部分同学低头在自修外,另外的人人头攒动,与我要求的自修氛围相差千里。时间已临近自修下课,我走上讲台,把我对自修的要求又重新强调了一遍,然后要求他们自我检查自己这节课有没有达到要求,没做到的放学后主动留下来。我把管自修的值周班长叫来办公室,询问相关情况,并让他记录下不守纪律的学生的名字。

下午放学后,我把7个中午讲话或者到别的同学的座位上“串坐”的学生留下来让他们写说明书,要求300字以上。5个人开始写了,有两个人嘀咕说谁谁谁也讲话的,但没被值周班长记名字,自己被记了,不公平。我心里咯噔了一下,该怎么回答这两孩子呢?如果不处理,他们被罚了也没有达到效果。于是我把他俩单独叫到了办公室。对他们说:“你们有这样的想法,我理解。那我们先来说说看,你们俩有没有违反纪律?”

他们异口同声:“有。”

“违反纪律该不该接受惩罚?”

“应该。可是别人也违反,为什么不被惩罚?”

“好的。你们觉得不公平了,刚才值周班长点名时,你们为什么不提出来?现在所有其他同学都回家了,你们这样希望老师怎么做?是对你们不守纪律的行为置之不理,放你们回家,然后下次再犯,从而影响自己的学习效率,其他同学的学习效率吗?”

“不是。我们被惩罚了,心里不舒服。”

“是啊,谁被惩罚心里会舒服呢?那哪些人是舒服的呢?就是遵守纪律的人啊!”

“好吧。我们现在写说明去”说完他们回转身,走出了办公室。

我感觉到他们的语气里还是有情绪在。很多孩子都是这样,自己做不到规范要求的标准,但又不愿意接受没达到规范要求而实施的小惩罚。或者总是去找别的理由,或者去找别的同学做得不好的地方,以此来为自己的行为开脱。每个学生都有可能犯错,犯了错承担相应的后果,然后促使或者帮助自己去改正才好,我的惩罚本意是如此,但在实施过程中总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导致学生心情郁闷。我也被他们情绪干扰,有时候甚至会反问自己:导致大家都不开心,这样做,真的好吗?最好的惩罚是学生能坦然接受的惩罚,这样才会有效果。

我感到今天的处理没有取得我想要的效果,但是一方面时间不早了,他们有情绪,本来就是因为放学了还留了下来,另一方面我与个别学生的关系处在不良的状态中,我不打算再深入纠缠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件寻常事情,或许简单处理,该说的说过,待他们回去慢慢消化,可能会更好些。我要是再把他们留在学校,反而会增强他们不良情绪。于是,写完说明书后,我让他们回家了。但他们走了,我的思考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