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教育书:一千个孩子](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519/53159519/b_53159519.jpg)
第75章 他把伤害别人当有趣的事
他把伤害别人当有趣的事
娄立焕
我正在批改作业,突然发现有人站在我讲桌前,我连忙抬头,只见刘凡泪眼汪汪的,我问她怎么了,她哽咽着说:“李石玉把我的语文书用笔画了。”我把刘凡安慰好后,叫来了李石玉,我很严肃的问他是怎么回事,他很认真地说:“好玩。”就这简单的两个字的回答,激起了我的愤怒,我生气地说:“好玩?你怎么不在自己书上画?”他轻声说:“那就没意思了。”从他的话中,我感觉到他把破坏别人的书当成了有趣的事,真让人心痛!
李石玉的这种行为引起了我极大的重视,我知道当这种破坏性行为不断反复后,将会变成为一种习惯,甚至成为人格特征之一。破坏性人格即敏感、多疑、冲动,具破坏性。当然,就李石玉的现状及年龄阶段,还根本谈不上破坏性人格,只能说有破坏性倾向。也正因此,及时的干预是可以矫正的,否则随着年龄的增长、行为复现率的提高而使改变难度增大,演变为人格特征。
为了找到此次行为动机,我再次找来刘凡了解情况,通过交谈知道,在这件事之前,李石玉想跟刘凡说话,但刘凡在写作业,没有理睬他,于是就发生了上面这件事。李石玉是个很顽皮的孩子,平时经常违反纪律,所以他不会顾忌自己会不会违反纪律,但他又极其爱说话,当别人不理他时就想到了用上面的方法,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引起别人对自己的注意。
于是,我找李石玉谈话,并和他分析此次事情给同学带来的伤害及自己在同学心中的印象。然后找刘凡谈话,劝解她能包容同学,给朋友改正的机会。共同分析若再遇到李石玉想课上说话时,不要用不理睬的方式解决,可以安抚好动、好说话的李石玉,比如现在同学们都在写作业,咱们说话会影响别人,下课我们再痛痛快快玩等。
。。。。。。。。。。。。。。。。。。。。。。
徐社东说:
教育没有小事。教育也是管理。学校里有粗犷的教师和心细如发的教师。这两种教师都能给学生提供不同的模仿标本,影响他们的思维和行为。这个案例里的“破坏性人格”,言重了,若这个学生长期损坏别人的东西并以此为乐趣,尚可以说。宁愿说他是游戏性人格,我们发现许多孩子喜欢打闹,打闹、恶作剧是他们的天性,也是交流的一种方式。其实女生未必不喜欢这种交流方式,我观察过,有些女生讨厌,有些女生欢迎。总之,大家都不愿意寂寞。恶作剧正是不甘寂寞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