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尉迟家的傻儿子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34章 太上皇李渊 (恭祝读者大大,新年快乐)

之后的一段时间,尉迟宝琪早起随着尉迟禄学习拳脚。之间,尉迟敬德回朝,尉迟宝琪去长安城外,迎接尉迟敬德凯旋,在长安住了一夜,第二天便回到骊山。

在这段时间里,尉迟宝琪经常被内侍胡宝叫到皇庄内,给太上皇李渊做吃食,陪李渊说说话。

这天,是三月份晦日。胡宝上午便进入尉迟府,带着尉迟宝琪走进了皇庄。

古代日期的称呼,基本跟月亮有关。每月(农历)第一天,称为朔,朔的本义是新月;月中称为,望。望,意思是月亮晚上正圆;每月最后一天,称为晦,这一天月亮即将完全隐去,夜色朦胧,难以见物。

快到日中时分,尉迟宝琪吩咐侍女将佳肴端了上去。他自己则是洗过手后,走进了皇庄前厅。

半个时辰后,杯盘狼藉,李渊喝的醉眼朦胧,朝着尉迟宝琪说道:“你小子怎么会出身尉迟家。这么好的手艺,这么好的学识,可惜了呀。”

胡宝一看,这两位又准备开始争论了,便让前厅内的侍从、侍女全部下去,他则守到了门外。胡宝为什么会如临大敌一般的这么做?是因为之前尉迟宝琪过来陪太上皇陛下饮宴,还比较拘谨,但随着一次,尉迟宝琪喝多了,打趣太上皇李渊:您退位也挺好,生儿育女,您这个年纪,还能让后宫嫔妃怀孕,这是我辈楷模,老当益壮呀。

这次尉迟宝琪是被李渊举着宝剑,追出皇庄大门的。尉迟家的护卫看到这情况,都吓傻了,但尉迟宝琪出了皇庄,马上没有了醉态,跟他们说没事。这件事过去后,尉迟家护卫都认为皇庄大门尉迟宝琪进不去了,但结果却是让人“大跌眼镜”,尉迟宝琪不但进入了皇庄,他还去的愈发勤了。

之后李渊和尉迟宝琪喝完酒后,说的越来越大胆。很多话,李渊说出口,胡宝都不敢记住,而尉迟宝琪呢?他居然有时附和,有时便会和太上皇吵起来。每每见到这种情况,胡宝都为尉迟宝琪捏一把汗。

但尉迟宝琪知道,今年已经62岁的李渊,缺的真是这种陪伴、这种争吵。争吵能释放其压抑和积累的不良情绪。尤其是“玄武门之变”,还没过去一年呢。

这天,官员休沐,李二陛下处理完朝政,突然想道:太上皇去骊山快一个月,自己还没有去请过安,便让百骑准备了一下,他骑着马朝骊山赶去,赶得早说不定还能和太上皇一起吃顿午饭。

尉迟宝琪拿起酒碗,喝了口酒,朝着李渊说道:“不可惜。我觉得挺好,尉迟家也是大族,祖上也曾经显赫过。”

“不争气。尉迟家能和我陇西李姓比吗?要是建成还在,李姓的名望还能再高。”

“这我就不同意了。隐太子只能算是个人才,其他‘五姓七望’的人才少吗?缺的都是天纵奇才的人,而天纵奇才,现时间只有圣人才是。”

“天纵奇才?呸,他个杀兄逼父的刽子手,他也配?”

李二陛下刚走到前厅门外,便听到李渊这声高喊,他制止了胡宝的通传,站在门外,静静听着里面的谈话。

尉迟宝琪起身给李渊又添了一碗酒,回到座位上,才开口:“太上皇陛下呀。圣人和隐太子(贞观二年,李二陛下才封李建成为息王,谥“隐”,史称“隐太子”)之间,是斗争,是你死我活的斗争、是出鞘必见血的斗争。从隐太子准备毒杀圣人开始,便已经将斗争放到了桌面上,但结果呢?圣人胜利,您说圣人为什么能胜利?”

“那是因为他心狠。”说着,李渊将酒一饮而尽,然后“啪”的一声,摔了酒碗,“我那承道、承德等五个孙儿呀。”

李建成有六子,长子李承宗,早卒;剩余李承道、李承德、李承训、李承明、李承义,全部在“玄武门事变”后,被诛杀。

“太上皇,您想过圣人事败,结果会如何吗?想来,您应该,开始想念太子殿下(李承乾)了。本来这是陛下的家事,身位臣子,尤其是尉迟家出身的臣子,臣不应该在您面前置喙的。”

“该说就说,其他人不敢提这个事,我也不敢想。今天,既然说道这儿了,身上的伤疤已经被揭开,那就不妨,将伤疤拿出来,晒晒太阳。我倒要看看,尉迟敬德的儿子,有何高见。”

李二陛下在门外静静听着,他脸色凝重的扭头,看了身后的胡宝一眼,胡宝马上退下,他走到五步开外的李君羡旁边,小声说了几句,然后李君羡指挥百骑和李二陛下的护卫,悄然退到离皇庄前厅二十多步远的地方,并下令,任何人不准靠近前厅,否则“立杀无赦”。

李君羡也为尉迟宝琪捏了一把汗。他站在刚才的位置上,只能隐约听见太上皇的话,但就这样,都吓的他汗毛倒立,大气都不敢喘。而尉迟宝琪呢?居然敢和太上皇谈这个问题,你尉迟宝琪是吃了几斤熊心豹子胆呀?

尉迟宝琪起身为李渊拿了一个新的酒碗,添好酒后,他并没有坐下,而是在前厅走了几步,才开口说道:“圣人南征北讨,大唐的江山,有一多半是圣人打下的。圣人出征在外,长安城内是您和隐太子做主,按理说,隐太子经营长安这么久,应该是人心所向才对,但为何这么多大将和朝臣,跟着圣人起事呢?”

“都说是因为他们是秦王府旧臣,才愿意一同起事。但他们首先是大唐的臣子,然后才是秦王府旧臣,隐太子做的足够好吗?身位储君,他能容人吗?长孙氏和我尉迟氏,等隐太子登基,会是个什么局面?‘人为刀俎,我为鱼肉’这两家便会牵连几千余口人呀。”

“隐太子身位储君,占据大义名分,又深耕长安多年,身边那时文武有:韦挺、王珪、魏征、薛万彻等等,太子妃更是出身荥阳郑氏,而且还拥有太子六率3000多人马,可谓占尽了天时、地利、人和。但他最大的败笔,就是和齐王(李元吉)合谋。”

在这介绍下韦挺和薛万彻。韦挺,出身关中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少年时便于李建成关系要好。武德年间,韦挺官至太子左卫骠骑、检校左卫率,是李建成心腹中的心腹。到了贞观年间,历任尚书右丞、吏部侍郎、黄门侍郎,官至御史大夫,封扶阳县男。到了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二陛下亲征辽东,韦挺负责转运军粮,因河渠堵塞,导致运粮失期,被罢官,以平民身份从军效力。在贞观年间,他经常参与讨论朝事,又与高士廉等人编撰《氏族志》,被李二陛下赞赏,改授银青光禄大夫。他的儿子韦待价,垂拱元年(公元685年),拜右相,封扶阳郡公,其娶了李道宗的女儿。韦挺的长女,嫁给了李二陛下第五子,齐王李佑。

薛万彻,唐初名将。玄武门之变时,薛万彻率东宫兵马力战,甚至反扑秦王府,后率数十骑逃到终南山,李二陛下多次派人安抚,这才出来谢罪,被任命为右领军将军。贞观三年随李靖破突厥,贞观九年随李靖破吐谷浑,贞观十五年作为朔州道行军副总管,大败薛延陀。最后,因房遗爱谋反案,被杀。

“三胡(李元吉小字),还是不错的。”李渊说出这话时,他的声音越来越小。

“我听我阿耶说,齐王,肆无忌惮、骄横放纵。武德二年,齐王被刘武周吓跑,丢了太原,逼得朝廷差点退守关中,最后是圣人出战,才平定刘武周。武德九年二月,齐王和隐太子合谋,因突厥围攻乌城,调秦王府的猛将秦叔宝、尉迟敬德、程知节、段志玄等人,并拿出秦王府的士卒花名册,挑选精兵强将,准备夺取秦王府的人马来充实齐王府。并在您面前诬陷房玄龄、杜如晦,将他们赶回了家。您也没有制止。”

“哎。”李渊的悠叹,在整个前厅转了一圈才慢慢消散。

“但圣人呢?现在韦挺为主爵郎中,王珪为谏议大夫,魏征更是成为了尚书左丞,薛万彻为右领军将军。圣人将玄武门之事,弄成了家事,没有搞的流血漂橹,杀人盈野。这份胸襟,隐太子有吗?”

“‘蝼蚁尚且偷生’,如果隐太子登基,那现在朝堂内的大臣,能留下几人?太上皇陛下,您曾经也管理过大唐,您认为凭这些人的能力,不该重用吗?还有武将,秦王府旧将,都是当世猛将,现在突厥虎视眈眈,正需要这些猛将建功立业,但隐太子和齐王对这些人什么态度,您应该比我知道的多。”

李渊一下子没了力气,颓废的坐在大厅正中央的座位上,他朝尉迟宝琪摆了摆手,尉迟宝琪行了一礼,便退出了前厅。

刚一出前厅,便看见了李二陛下站在门口,尉迟宝琪刚要见礼,李二陛下便朝着皇庄大门一指。尉迟宝琪便快步朝大门走去,路上看见李君羡,对他行了一礼后,马上就出了皇庄。

尉迟宝琪心里明白,“玄武门事变”并不是自己在李渊那说的那点不痛不痒的原因。“玄武门事变”的真正起因:一是李渊的优柔寡断,他后期都想让李二陛下去洛阳,和李建成来个“王不见王”,最后是李建成、李二陛下和李元吉,都不同意,这个荒唐的决议才未能实行。这个决议如果实行,那大唐内战,将不可避免;二是李二陛下“功高盖主”,但这没办法呀,李建成作为储君,一般不会出征,李元吉能力又不够,最后战事便全压在李二陛下身上,也怪李二陛下实在太能打。为什么不让其他将军统兵呢?那时候,唐朝刚刚建立,内忧外患,作为李渊的儿子领兵出征,李二陛下都会被李渊猜忌,李渊会将几万甚至几十万的大军交给外人吗?等到北方平定,唐朝有了基本盘,南平萧氏便由李孝恭领军,可见李渊那时就是彻彻底底的皇帝,根本没有考虑什么亲情。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性命受到了威胁,李二陛下和麾下的臣子,都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刀架脖子上了,由不得他们不拼命了。当然这里面还是李渊开始打压秦王府了,让秦王府变得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朝不保夕。

其实“玄武门事变”,我认为李二陛下主要就是朝李渊去的,斩杀李建成、李元吉不过是次要目的。李二陛下主要还是为了获取唐王朝的实际控制权,才会发动“玄武门事变”。

武德九年的李渊,已经没有了雄心壮志,他想的是,让李建成、李二陛下、李元吉他们和睦相处,自己抓住权利,安享晚年。但“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李渊还是为自己之前的所作所为,买了单。

回到骊山尉迟府,尉迟宝琪马上吩咐尉迟五打扫门前、大厅,他则是跑到厨房,烧了几道菜。果然,没一会儿,李二陛下便到了。

李二陛下酒足饭饱后,才开口问尉迟宝琪:“你一直去皇庄,太上皇这些天过的如何。”

“过的不错,美酒佳肴伺候着。话也比之前多了,变得开朗了不少。”

听了尉迟宝琪的话,李二陛下一脸疑惑,他不由问道:“今天都不让我进门,这是开朗了不少?”

“太上皇陛下,毕竟年纪大了。年纪一大,就容易回想过去。又因为失去后,才会倍感珍惜,所以太上皇今天才会这样。”

“失去后,才会倍感珍惜。”李二陛下咀嚼着这句话,不由的点了点头,然后又问道:“之前,你们都聊什么了?”

尉迟宝琪将这些天去皇庄跟李渊聊的内容,事无巨细的跟李二陛下汇报了一遍。当然对自己美化了一丢丢(极尽美化),但却没有漏内容。

李二陛下听完。然后吩咐道:“你之后多去皇庄陪陪太上皇。”

“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