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你可清楚‘南北榜案’?
建文元年七月下旬,正值盛夏,北平城的早晨已有几分燥热。
时辰刚到卯时三刻(约八点),城中的日头已然高升,阳光穿透清晨薄雾,将朱红色的城墙映得更加庄严而灿烂。
街巷之间,早市的喧闹声逐渐散去,小贩们忙着收拾摊位,有的在挥动蒲扇赶走飞舞的蚊蝇,有的在用木桶装起剩余的菜蔬。
徐良与朱高炽、姚广孝一行人从牢狱里出来,回到了徐良的事务所。
此时,徐良已处理好那只小白鸭,他从厨房中搬出一个自制的闭口炉,并取来一根细长的竹管。
姚广孝甫一踏入院中,热气瞬间让他皱了皱眉:“徐先生,能冒着这大热天弄这些吃食,果真是极端的美食爱好者。”
徐良手里忙着活,一脸正经道:“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安以质为本,质以诚为根。”
姚广孝闻言,微微颔首,目光落在徐良忙碌的身影上,隐隐透着几分敬佩。
朱高炽则显得轻松许多,笑道:“徐先生,倒是好手艺,看您这阵仗,莫非是要给咱们做什么珍馐不成?”
徐良笑着回头:“我的手艺你放心,保准你吃了以后,回味无穷。”
他把闭口炉的火升了起来,把炭火烧得通红。
“火候要稳,”徐良边观察火焰,边喃喃自语道,“太旺了容易糊,太弱则少了脆皮的香气。”
姚广孝略微挑眉,眼神中多了几分好奇:“区区一只鸭子,还能搞出这般讲究?”
“那是自然。”
徐良将调制好的香料塞入鸭腹,一边忙活一边解释道:“这鸭子的妙处,全在‘讲究’二字上。看好了,先灌气。”
他说着熟练地用竹管将鸭腹鼓起,使其形态饱满。
朱高炽目不转睛地盯着那逐渐“鼓胀”的鸭子,忍不住笑道:“徐先生,这做法倒是新奇,您又是填香料,又是鼓鸭肚,弄得像是变戏法一样。”
徐良闻言大笑:“这可不是戏法,这是门手艺!”
“灌气让鸭子烤时均匀受热,还能让鸭皮更加酥脆,你等会儿吃的时候就明白了。”
说罢,徐良提起一口滚开的热水,将鸭子迅速地烫了一遍,这一步骤,使得鸭皮收紧并光滑。
姚广孝站在一旁,目光闪动,似乎正用心记下徐良的每一个步骤。
他突然开口问道:“徐先生,这烤鸭技法,不知从何学来?”
徐良动作一顿,笑而不答,只是专注地看着鸭皮表面冒出的微小气泡,满意地点了点头。
“下一步,就是挂浆了。”
朱高炽凑上前,忍不住嗅了嗅:“徐先生,这鸭子闻着还未烤,倒已有几分香气了,您这挂浆又是何用?”
徐良一边调制酱料,一边不紧不慢地解释:“挂浆,是为了让鸭皮烤得酥脆有光泽。香料渗入肉里,外皮还能形成一层薄壳,保住肉汁。”
他将酱油、蜂蜜、米醋和少许盐调成一碗浓稠的酱汁,用刷子细致地涂抹在鸭身上。
朱高炽看得目瞪口呆,忍不住感慨:“徐先生,这手艺放在民间,也算一绝了吧?”
涂抹均匀后,徐良用特制的铁钩将鸭挂起,放在屋檐下晾干。
“这风干的过程很重要,”徐良对朱高炽说道,“让调料渗入肉里,外皮还能形成一层薄薄的‘壳’。”
“民间?”
徐良手上的动作一顿,目光深沉地看向朱高炽,意味深长道:“这门技艺或许日后能走出北平城,成为天下闻名的美食也未可知。”
姚广孝闻言,双手合十道:“徐先生这么有信心,看来老衲今天要破戒了。”
徐良笑笑没有搭话,他将鸭子挂在特制的铁钩上,放在屋檐下晾干。
他抬起头,看着日渐升高的阳光斜斜洒在鸭身上,喃喃道:“这风干的过程很重要,调料要彻底渗透进去,外皮也要慢慢形成薄壳。”
朱高炽忽然问:“徐先生,这一道菜究竟叫什么名字?”
徐良微微一愣,他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
他略一思索,随即笑道:“算是北平的一种‘烤鸭’吧,只是稍作改良罢了。”
朱高炽移动着肥胖的身躯,绕着那只悬挂的鸭子。
他喃喃道:“北平烤鸭……”
徐良给闭口炉添加一些柴火后,收拾干净院子,三人回到徐良事务所的厅堂坐了下来。
他沏了一壶茶,分别给朱高炽和姚广孝斟上。
徐良轻轻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后,抬眼示意朱高炽开口:“请讲出你的问题。”
朱高炽微微正了正身子,语气中带着几分郑重:“徐先生,我想问的是关于‘迁都北平’的事。其实,当年皇爷爷建立大明时,也曾认真考虑过将北平定为国都,但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念头。”
他顿了顿,低头沉思片刻,继而缓缓道:“原因有很多,但其中一个便是,考虑到南京城作为长江流域的核心城市,占据天险,易守难攻,又背靠江南这片物资丰饶、税收丰厚的土地。”
“皇爷爷深知江南经济对朝廷财政的举足轻重,担心迁都北平后,会削弱对南方的掌控,尤其是江南地区一旦松动,可能会影响整个国家的经济稳定。”
徐良放下茶杯,目光沉静,轻声道:“你可清楚‘南北榜案’?”
朱高炽闻言微微一怔,随即点头。
他眉宇间浮现一抹忧色:“自然听过,那是洪武三十年的事。当年科举会试,共录取五十一名进士,然而全是南方士子,北方竟无一人榜上有名。
“此事一出,北方士人哗然,纷纷联名上疏,指责主考官刘三吾等人偏袒南方,刻意打压北方。”
徐良静静听着,茶杯在手中轻轻转动:“结果呢?”
朱高炽苦笑一声,继续道:“为平息此事,皇爷爷下令重审卷宗。然而,复查结果却与原榜一致。北方士人愤怒难平,再次上书,指控复查组徇私舞弊,以北方士子的劣卷作幌子蒙混过关。”
他语气微顿,低头沉思片刻,眉头锁得更紧:“皇爷爷最终采取了强硬措施。”
“刘三吾和相关官员遭到惩罚,白信蹈、张信被斩,刘三吾被发配充军。随后,皇爷爷亲自主持策问,从北方士子中选拔了六十一人,重新编排了‘夏榜’。”
一旁姚广孝眼神复杂的道:“这件事虽暂时平息了风波,但却让北方与南方士子的矛盾更加深刻。”
“此后,南北士林之间始终存有芥蒂,至今难以弥合。”
徐良淡淡道:“所以,未来燕王一旦靖难成功,他必须进行迁都,才能打破已经抱团的权力结构,重塑忠于他的官僚系统。”
“而在长安城和洛阳城,燕王并没有属于自己的根基,但北平城却可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