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2章 你又有新的思路?
早上七点,噎鸣空间终止了服务,秦风准时醒来。
这是他发掘出来的空间用途之一——闹钟。
只要在进入系统后,给系统设置一个终止服务的时间,他就会准时提醒秦风时间到了。
此时要么加钟,要么滚蛋。
洗漱一番之后,就出门前往厂子。
到了厂里,也就七点半左右,去食堂吃个早饭,去找雷天明时间刚好。
三钢的食堂,提供早饭和午饭。
三个大馒头,一大碗稀饭,一根油条,一碟咸菜,秦风吃了个精光。
油水不足,食量就大,他在蜀川生活品质不差,这都算是好的。
吃过早饭,就前往干部科,等雷天明上班。
到这里的时候,周聪也到了。
“吃早饭没有?”秦风问道。
周聪点点头:“吃了,我爹亲手做的,就是没我娘做的好吃。”
秦风道:“有人做你就知足吧。”
周聪道;“师弟,我发现昨天街道办的那个老太太对你感兴趣,老拿眼睛瞄你。”
秦风吓了一跳:“师兄,你好好说话,什么叫对我感兴趣。”
“他是对我们都感兴趣,你没听她说要给我们介绍对象吗?”
要不说画画的眼睛好呢,这些细节他就没有注意到。
周聪道:“那他怎么不看我?”
秦风沉吟道:“因为你是师兄,我是师弟,大的得让着小的,所以他先帮我解决,再帮你解决。”
人家介绍对象,肯定紧着条件好的先介绍啊。
秦风房子比周聪大那么多,长相更是天差地远,好女孩该介绍给谁这个选择并不难做。
周聪道:“可是你年龄都还没到呀!”
秦风点点头:“说得对,改天再见到王主任,我一定让她先给你介绍,等师兄结婚了,再考虑我。”
周聪笑了:“我就知道师弟你最好了。”
说话之间,秦风起身打了个招呼:“雷主任!”
雷天明到了:“哟,你们两个来得挺早啊!”
“稍等,我把包放下,就带你们去工程科。”
三钢既然把培训放在了工程科下面,他们报到之后自然要先去工程科,然后再展开工作。
去工程科的路上,雷天明说在秦风答应调到三钢开始,这边就已经开始为培训做准备。
培训所需的场地、满足两百人培训所需的各工种工作台以及配套工具,都已经准备完毕。
培训所需的木块等耗材,也已经让后勤科加紧协调。
如果还还有什么需要,厂里也会优先处理。
看得出来,他们是真急。
秦风道:“等会去了工程科之后,我会根据现在的筹备情况,给出建议的。”
“不过这个培训,最重要的是人员的选拔,好像刚刚雷科长一直都没有提到人员选拔的事情。”
雷天明道:“1号2号劳资科放假,人员选拔昨天才刚刚开始,出结果没有那么快。”
“估计我们把其他准备工作做好,人员选拔也就差不多了。”
秦风沉吟道:“这事也不用那么急,毕竟他们关系到后续培训展开,宁愿慢两天,也要把好质量关。”
“三钢人员基数大,选拔空间也更大,要求可以严格一些。”
他更担心的是,三钢的人员选拔,可能会做无用功。
一旦工业部采纳了曹瑞达的建议,搞统一培训,那么第一批参与培训的,肯定是以工业部的名义选拔的人才。
雷天明道:“这事只能说是尽量吧,现在三钢的压力很大啊。”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完成今年计划产能的风险很大,急需这些新工人来冲一冲。”
“可这批六千多人的新工人,进入厂子已经近半年了,真正能够上岗投入生产的,还不到两位数,着实有些揪心。”
作为示范性企业,三钢是第一批大规模招收工人的,而且人数也较多。
但从工人进来到投入生产这个漫长的学习周期,全身纯投入,国家财政压力大,三钢的压力更大。
支出暴增,产能不见涨,就在三钢领导焦头烂额之际,千里之外的秦风搞出了培训模式,成了他们的救命稻草。
这才不遗余力挖秦风过来。
秦风算了算时间:“预计这批新工人在本年有一个月左右的生产时间,这已经是极限了。”
“倒是也有办法把培训周期压缩到半个月,只是......”
雷天明道:“只是大家技能熟练度不够,生产效率低?”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不建议压缩这个培训时间,我们不能牺牲大家长远的发展,来缓解眼前的产能压力。”
秦风摇摇头:“不,大家的熟练度会更高,生产效率也会更高。”
雷天明猛的停住了脚步:“什么?时间更短,熟练度更高,生产效率更高?”
“你又有新的思路了?可你刚刚为什么说只是?”
秦风缓缓吐出一口气:“只是,不利于技术的传承和工人的全面发展。”
雷天明看了看眼前的工程科:“这样,等会你们先到工程科报到之后,你和你的领导好好讨论讨论这个思路,我旁听一下。”
在他看来,完成计划产能是最重要的。
至于技术传承和全面发展,他还没搞懂其中缘由,没想明白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冲突。
不过他终究是干部科的科长,给秦风说这些是他的职责。
但怎么解决,解决方案有哪些问题,是工程科和厂领导的事情,和他说了也没用。
他想要旁听,也仅仅是出于身上的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
秦风沉吟道:“讨论讨论也成,不过凡事有利必有弊,就看他们怎么来看待其中利弊了。”
“当然,这都是后话了,对我们前期的筹备和第一波的培训,没有影响的。”
说话之间,工程科到了。
工程科,是一间大的办公室,科长副科长都在这里面办公。
科长伍方全,7级工程师。
副科长有两个,钟远华和廖海生,都是9级工程师。
本来科长是有自己办公室的,但他觉得工程科和大家讨论的时候比较多,索性就在办公室最里端给自己安了一个办公桌。
唯一不同的是,科长和副科长每人一张大办公桌,而其他技术人则是2人一张办公桌。
整个办公室,就像一个教室。
最上面讲台位置的,是科长的办公桌。
下面两张,是副科长办公桌。
再往下,则是技术人员的办公桌。
由于技术人员紧缺,三钢的工程科依然只有20多人,依然属于严重缺编的情况。
原则上,每个厂子的工程科,是要为整个厂的产能负责的。
如果产能不达标,工程科是要担责的。
但在实际中,由于人手严重缺乏,加上影响产能的因素太多,不收工程科和产能全无关系,但一般关系不会太大。
比如三钢工程科这点人数,想来除了质检和图纸解读之外,也抽不出太多人力搞研究改进生产。
敲开办公室的门,雷天明道:“伍科长,你们心心念念一直想要的人到了。”
此言一出,整个屋子的人全都抬起头来,目光都看向了站在雷天明身边的秦风和周聪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