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章 来到四合院世界
1957年11月25日,星期一,早,京城,铜锣鼓巷四合院中后院侧面,东小跨院的厢房内。
林哲从睡梦中惊醒,一身冷汗。
林哲出生在上海,父亲林清和原是南京附近某山中道观的道士,南京保卫战时,道观被毁,清和的师父把道观传承数百年的一个小木箱,里面有几本谁都看的懂,但是谁都练不会的道经,让清和带着一起下山。
清和靠着在山上学的治疗跌打损伤,相面算卦,金刚不倒之类的秘方,随着大流走了一年最终停在了上海,主要客户上海滩的半掩门、舞小姐、拆白党、小开、青皮混混等。
在上海遇到了林哲的母亲,是百乐门的舞女,在林哲两岁多的时候去世了。
林哲母亲去世后,林清和带着林哲到津港,没有再靠以往的手艺谋生,依靠以前的木匠手艺重新学习做了钳工。
在津港被围困前,林清和又带着小林哲到了京城,趁着战乱的时候,买下了现在的东跨院,与后院通过月牙门相连。
解放后,在娄家的轧钢厂找了一份钳工的活。在56年公私合营时,定级为六级工。
很小的时候,清和就把道观里流传的吐纳术和八段锦教给林哲,也没有希望他能练出什么样子来,毕竟清和自己也什么也没有练成。
正如清和所料,林哲也是什么也没有练出来,但从小身体健康,耳听目明,心灵手巧,可能也和持续的练习有关系,。
到了现在,每日的吐纳术和八段锦已经成为了林哲的习惯,这种坚持的习惯可能是林清和林哲父子做工作更好的原因。
因为林哲在学校的学习成绩中等,56年初中毕业考试,勉强够上了高中,距离中专还差的很远。
当时正是公私合营的时候,林清和心中不安,拿出许久不用的“六爻”铜钱,占卜了一卦,是坤卦中的“初六,履霜,坚冰至”。
林清和想了一夜,最后决定不再让林哲继续读书,先让他自己在家学了一段时间木匠手艺,后来找了个机会把他弄到轧钢厂做了临时工,带在身边学习钳工。
就在上个月,林清和心中一动,暗知大限将至,于是带着林哲拜访了这几年结交的人脉。
先拜托了同车间的五级工高师傅做林哲的师傅,然后又找到了车间主任请他帮忙在林哲接班后尽快转正和考级。最后找到工会,把自己的身后事拜托给工会。
前几天,林清和白天还在上班,当天晚上在家中无疾而终。林哲按照林清和的安排直接去找了工会出面安排,院子里面的人也都自发的进行帮忙,第二天安葬在提前买的郊区某个山头的墓地。
回来后,林哲提前准备了毛巾、糖果、糕点等,院子里面每家都赠送了两条白毛巾和八颗糖果,对帮忙的三个大爷,和何雨柱、许大茂等年轻人家额外赠送了两色糕点,因为贾家和一大爷家的特殊关系,虽然贾东旭什么忙也没有帮,也还是赠送了糕点。
又准备了毛巾、糖果、糕点等去看了师傅和父亲亲近的几个朋友同事家。
等一切都安定后,林哲特地买了两瓶酒和四色糕点去了车间主任家。
“小林,来我这里怎么还带东西呢?”
“我爹的事情全靠您帮忙,否则我都不知道怎么办了,这都是我爹以前交代我的。”
“老林是可惜了,这技术杠杠的,要不是因为被老员工排挤,上次定级就能是七级工。
今年年底的考级,肯定也能考上七级工,再过几年,八级工也没有问题。
太可惜了,损失我一名大将啊。”主任一边说一边有点难过,也有点担心未来的工作任务。
林哲不敢答话,只是悄悄的挪动了一下礼物,露出了下面的信封。
主任稍微做了一下感叹,看到了信封,不动声色的说道:“我知道你的意思,抓紧时间,明天你去车间找我,我带你去接班。
你原来就是临时工,我也看过你的技术,虽然接班的时候是学徒工,但是下个月我就推荐你参加定级考试,你只要是能考过,就直接转正定级。
你爹也找了高师傅做你师傅,你就多请教请教,争取一次性过。”
“是,我一定努力学习,一次性通过,为车间和主任多做贡献。”
“别胡说,为国家做贡献。”
“是,主任您说的对。”
又说了几句后,林哲告别离开,主任又拿起林哲带来的东西,要塞回给林哲,林哲连连摆手说不行不行,转身就跑。
主任媳妇看到人走了,赶紧走出来,接过礼品。“东西不错,”打开信封后,“有200,出手不少啊。”
“小声点,别让人听见。是老林的儿子,也是可怜,原则范围内能帮就帮一下。”
“假装什么正经。”
林哲又走着回到了四合院,进门的时候三大爷闫埠贵还在门口晃悠,看到林哲就说:
“小林啊,怎么这么晚,家里没有老人了,可不能夜不归宿。”
“三大爷,您辛苦。今天是去师傅家回礼,回来晚了,不好意思,下次不会了。”
闫埠贵看到林哲什么也没有带,“小林,你这糕点这次买的不少啊,听说下个月要凭票供应了。你就没有多买点。”
“三大爷,光是这点东西已经把我们家底掏空了,我爹也说了不收礼,我是一分钱礼也不敢收。我是一点也没了。要不三大爷帮我买一点,帮助帮助小子。”
“你三大爷,哪有钱,要养一大家子人呢。快回去吧。”
林哲微微躬身,往大门走去。走过中院时,天色已微微发黑,听到贾家的贾张氏说:“林家的臭小子,明知道我们家人多,也不知道多给点糖果,糕点,我们家帮这么大忙,也不知道感恩。”
一个女人,应该是秦淮茹小声的说道:“妈,你小点声,别让人听见。”
“怕什么,一个孤寡小子,早晚有一天把他的房子搞过来,给我们家棒梗住。”
“我的,我的。”一个小孩子的声音响起。
屋里的几个人哈哈笑起来。
林哲路过的时候心想,想屁吃,看姓贾的那个样子就不像长命的,一家寡妇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