惊春阙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23章 淮北舵

这是一艘渔船,似乎只使用不到两年时间,整体还挺新的,就是因为长期暴露在外晒的外漆有些干裂,还散发着微臭的鱼腥味。

沈玉阙问关二叔:“这是拖过来修的?”

“是。”关二叔恭恭敬敬道:“说是行驶的时候方向有点不太好把控,我估计是尾舵出了问题!我之前就说过,这种转轴舵只能用在大船上,用在小渔船上未必顶用……”

“那要怎么修呢?”

“你说怎么修?这船算是废了!”方才那大汉又嗤笑道:“还好意思说自己是东家的女儿,连这么简单的问题都不懂吗!”

“废了?”沈玉阙说:“那未免也太可惜了吧。”

她声音轻柔,以至于众人听着都不好意思嘲笑她的天真。

谁知沈玉阙却对身边的丫鬟说:“柳黛,带纸笔了吗?”

“小姐,带了!”

柳黛飞快从腰间布袋里掏出随身携带的纸和炭笔,那纸是折叠起来的,展开几乎有两三尺宽。

她左右看了看,寻了一块还算平整的木头,将纸铺在上面,又随便在石头上磨了磨炭笔,随即就在纸上画了起来。

众人好奇的围上来,董乘风不得不像老母鸡护雏一样张开手臂挡在沈玉阙身后,警告众人不要靠的太近!

沈玉阙画的专心,没有注意到旁边的情形,哪怕周围谈话声由小及大也并没有影响她分毫。

“她在干什么?”

“似乎在画图纸。”

“画什么图纸?”

“哎呀,我也看不清!”

“二叔!关二叔,她在画什么啊?!”

关二叔冲说话的人摇摇头,然后又自顾自的盯着看了起来。

这艘船沈涟还没来得及看,但他能确定的是,如果沈涟看过肯定能一眼看出症结所在,需要如何修正。

眼前这个小姑娘是沈涟的女儿,不知为何,他竟有些隐约的期待。

众人百无聊赖的等了半个时辰,沈玉阙举起手上画完的图纸。

一群人便又围着图纸看了起来,是一条尾舵,和转轴舵不同,是一种他们没用过的样式。

年轻人没几个认识的,但关二叔却一眼就认了出来。他记得自己还是学徒的时候就见过旧式样的船用这种尾舵,只是因为不太好用逐渐被淘汰了,后来再造新船就没见过这个样式了。

他没说话,但已有其他老者抱着怀疑的态度问沈玉阙干嘛要画这个东西。

“这是拖舵,”沈玉阙举着图纸说:“又叫淮北舵,拖舵下面的木条上有四个孔,孔内插入木桩可以形成三个间隔,用来限定船的不同走向。”

她一边说一边还随手捡起几块小木头在手上比划:“比如说,直航的时候,这根舵杆移到中间的间隔,转向的时候,舵杆就移向两边的间隔。如果水位发生变化,舵工还可以抬压舵杆,调整尾舵入水的深浅。”

“这拖舵我听过!”一位老者高声说道:“以前大船常用!”

“没错,若是船只够大,这尾舵和舵杆还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能轻松驾驭大船。”

“但这种拖舵用起来却是有些麻烦的,不然也不会被现在新式样的取代,你画这个做什么!”

沈玉阙道:“我稍微改进了一点,用于这艘渔船应该正合适!”

众人又七嘴八舌的议论起来了,有人觉得可以一试,但大多都觉得这小姑娘只会纸上谈兵,关二叔他们都想不到的法子她能想到?

沈玉阙又将求助的目光看向关二叔:“二叔,我想请您信我一次,让我用船厂的工具和木材,把这条尾舵做出来试试。”

关二叔摆摆手:“那你得做到什么时候!”

沈玉阙着急,刚要说她可以花钱请大家帮忙,就听关二叔对众人开口。

“左右大家伙都闲了这么多天了,都快闲的生盐了!不如就帮大小姐把这条尾舵做出来吧!”

“谁爱做谁做!真是吃饱了撑的!”

“做出来又能怎么样?要是做出来了还能用,老子才服气呢!”

有人说风凉话,但也有人不管是出于好奇还是出于心善,也都愿意搭把手。

于是在关二叔的指挥下,众人分工明确,各自领了自己的活操起家伙事忙碌起来。

沈玉阙让云妆和柳黛帮她把袖子挽一挽,她也要干活,但二人却有些犹豫。

“小姐,这不是在家里。”

“是啊,这么多人看着呢,还都是男人……”

沈玉阙道:“我见那些织网、编帆的女工也都挽着袖子啊,我和她们又没什么区别。”

怎么没区别呢!

两个小丫鬟虽然担心,但她们也知道小姐的脾气,只得帮她挽了袖子,加入到忙碌的人群中。

自沈涟出事后船厂就停工了,众人闲了这么多天难得有点事情做也都热情高涨,甚至一边做还在一边研究这个拖舵到底可不可行。

而围观的人中,有些人看着心痒也不约而同的加入进来,不一会的功夫,沈玉阙嘴里的拖舵就由众人一起做好了。

最后将每个零部件组装在一起,拆下船上的旧舵,换上新的,虽然还没刷桐油,也没填补缝隙,但从装上的那一刻起,关二叔就觉得可行!

一群人围着这艘换了新尾舵的渔船看了又看,似乎已经在脑海里想象出这艘渔船下水时的样子了。

但沈玉阙却对自己的想法不是很满意,她盯着尾舵看了半天说:“横杆应该再长一点,我以为船体小不用太长,但现在看来,如果再长一点,兴许操纵起来能够更加轻松。”

“这个长度可以了,”关二叔呵呵笑道:“大小姐没进过渔港应该不知道,渔船入港避风浪的时候全都紧挨一处,依次排列,说挤的密不透风也不为过!”

“如果横杆太长,反而不利于这种情形下避风……”沈玉阙点头说道:“我明白了,多谢关二叔提点。”

“不敢不敢,是大小姐聪颖过人,竟想到用拖舵这个好法子,也省去这条船拆了重修的麻烦!”

“关二叔!”有人不满的嚷嚷:“光说不练假把式!有用没用还是得下了水才能知道啊!”

沈玉阙急道:“下水肯定来不及的的……”

“不必不必!”关二叔摆摆手,给出一个中肯的评价:“别的不好说,大小姐设计的这条拖舵我老关敢打这个包票!绝对好用,也绝对能用!说不定以后的小渔船都能这样设计,既省钱,又轻便,行驶起来还好操控!”

既然一向权威的关二叔都这么说了,众人也都没有再说什么,也许他们心里依旧不服,但嘴上却是什么也不敢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