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矿太阳系,从奥陌陌开始](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691/52945691/b_52945691.jpg)
第75章 太空打靶
时间一晃,已经到了11月,整个一元科技集团年初制定的各项大的项目,陆陆续续的已经都差不多完成了,只有少数几个需要跨年的大项目还得一些时间。
再有几天银河集团这边就要开始第一次“太空打靶”任务,当初对外公布这项航天计划的时候,包括夏国宇航部和海外国家都对银河集团的这次太空活动惊诧不已。
银河集团宣布的这次太空活动,直接越过了月球,发射一个航天器去撞击一个150万公里的小行星,意义何在?
夏国高层知道于洋家里有矿产公司,银河集团也是对外宣称,和矿业公司有合作项目,未来准备进军太空矿产行业之类。
这次“太空打靶”活动,是为了探测太空的矿产资源,也是对宇宙深空的一种探索,顺便试验新型火箭和太空探测技术。
理由就是这么个理由,至于别人相不相信,于洋就不管了,爱信不信,我会告诉你实情?
在这次“太空打靶”正式开始之前,琼州航天基地就已经提前发射了两枚“扶摇-2013-丙”型火箭。
一枚载有深空探测和光学观测卫星,一枚载有4颗中继通讯卫星。
150万公里的距离,“撞击器”以每秒接近12公里的速度飞行,虽然有智能程序自主判断,但是飞行过程瞬息万变,保不准一瞬间都可能出现问题。
宇宙中遥远的距离对信号传输是一个很大的挑战,所以于洋每隔30多万公里就安排有一颗中继通讯卫星。
至于深空探测卫星,是为了帮助“撞击器”锁定目标,精确制导,光学观测卫星是能更直观的观测到这次“太空打靶”的全过程,在蓝星上用天文望远镜看不到这种画面。
而且外界不知道的是,这两颗卫星的光学设备使用了于洋拿出来的一些超前技术,单独制造的。
其单独造价都超过了50亿元夏币,这么贵的卫星当然不是一次性的,后继任务还会派上用场。
为了不增加琼州航天基地的紧张气氛,于洋并没有太提前来到这边,只在发射前一天时间悄悄的来,除了基地负责人,没有惊动其他人。
来到基地,张总工简要的向于洋汇报了发射前的准备。
因为之前每隔几天琼州基地这边就会向于洋汇报一次任务进度,所以张总工也没必要从头说起。
“于总,扶摇-丁3号已经就位,撞击1号已经安装完成,预计8小时后到达窗口期,将择机发射,现在各部门正在执行最后一次自检程序”张总工的汇报简单明了。
“好,你们辛苦了,这次发射虽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是咱们有这个能力,技术方面也是毋庸置疑的。
在外界看来我们是有些疯狂的成分,步子迈的有点大,但是他们永远也不会懂这里面的深意”于洋道。
“等这次任务成功之后,也该告诉你一些更机密的事情了,后面有些事情还是需要你参与的,你要做好心理准备,不过不是什么坏事”于洋神神秘秘的道。
“我明白,感谢于总给我这么一个施展所学的平台”张总工说道。
……
等待的时间总会显得漫长,但是对于忙碌的人来说时间很短暂。
在发射前的最后一次检测完成的时候,已经进入1小时发射倒计时。
……“77号(扶摇-2013-丁3号火箭)一分钟准备”……
发射指挥大厅不停地传来倒计时的广播。
……
“10、9、8……3、2、1,点火”
“京城时间17点07分18秒……”
只见指挥大厅的大屏幕上,“扶摇-2013-丁”3号火箭缓缓脱离发射架迅速上升,大厅里不断响起各部门的观测汇报。
视频跟踪正常……
光学雷达跟踪正常……
遥测信号正常……
短短几分钟后,地面上就已经看不到火箭的身影,只能通过光学雷达和太空中的侦查卫星进行跟踪观测。
“一级分离……
二级分离……
星箭分离……”
“撞击器到达预定轨道,开始进行加速……”
“预计34小时33分钟后击中预定目标……”
“撞击器持续跟踪……”
“发射任务第一阶段成功,开始第二阶段,切换信号源……”
“扶摇-2013-丁”型火箭是二级火箭,两级助推器把“撞击器”送到预定轨道进行加速之后,坠落蓝星,在大气层表面几乎燃烧殆尽。
还有三十多个小时才能到达目标点,于洋可以休息一下,但是发射任务组还不能休息,他们得一直盯着“撞击1号”。
蓝星要一直和“撞击1号”保持通讯畅通,不能让它脱离视线,断了联系。
如果轨道有偏差还要及时进行纠正,毕竟撞击目标也是在沿着轨道运行的,不是静止不动的。
和张总工沟通了一会,于洋就回基地休息去了,还吩咐了“白泽”,有任何状况要第一时间通知他。
自从银河集团宣布“太空打靶”试验(对外称深空撞击试验),就引来了外界,尤其是海外的惊奇和抗议。
漂亮国他们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心理状态,在国际上大肆诋毁和警告银河集团的发射试验,说是会对蓝星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
撞击试验产生的碎片可能会坠落到蓝星,或者是对太空中的卫星造成损害之类的言论,扬言如果造成不良后果,将对银河集团进行制裁……
于洋看到这些信息只当他们放P,对此置之不理,心想,我于某人岂会怕他。
但是夏国府院这边确是不能不管不问,毕竟要有大国的格局和担当,不出面声明的话,也许会引发更深层次的矛盾,让别国对夏国有所诟病。
另一方面,毕竟银河集团是夏国的企业,该维护还得维护,自己人都不维护,怎么能让老百姓相信你有能力保护自己的国民。
夏宇航部为此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列举了宇航部和银河集团的计算数据,表明此次试验不会对蓝星造成任何损害。
撞击也不会产生太多碎片,此次撞击试验并不是要把小行星撞碎。
而是撞击之后进行钻探,分析内部成分,将来达到合理、和平利用开发太空资源的目的。
但是某些不怀好意的外国记者在新闻发布会上仍然咄咄逼人,提出各种刁难问题,不过夏国也不是百年前的夏国,不会任由他人欺辱。
最后宇航部霸气的回怼,如果此次试验对蓝星造成损害,夏国府院和银河集团将一力承当所不良有后果。
顿时,怼的外国记者一时哑口无言,他们就是这样,欺软怕硬。
新闻发布会的最后,以发射细节涉及商业机密,不便透露为由结束了这场发布会。
自始至终,银河集团都没有人露面解释,这愈发引得外界的好奇和觊觎。
外面吵吵闹闹的不可开交,琼州航天基地内稳如泰山,任它洪水滔天,也没影响于洋睡个懒觉。
三十多个小时很快就过去了,于洋美美的睡了一觉,等到撞击还有一个小时的时候,“白泽”叫醒了于洋,现在已然是深夜时分。
琼州航天基地指挥大楼灯火通明,此次任务组的每个人都在坚守岗位。
这次任务已经进入最后阶段,能击中目标才算是成功,击不中就得重新来过。
一进到指挥大厅就听见广播中不停地传来语音信息…
“距离26000,方位XX,修正0.01……”
“距离19100,方位XX……”
“距离8700,方位XX……”
“距离1800,方位XX……”
“距离700,撞击倒计时1分钟……”
“10、9、8……3、2、1……
撞击1号击中目标……”
随着倒计时结束和击中目标的语音提示声响起,大厅传来一片欢呼。
“撞击1号”成功击中目标,虽然刚才收到的信号是8秒前发生的,但是最终结果是成功的。
3分钟后…
“撞击1号系统启动成功,开始链接……
链接成功……正在传输数据……”
“撞击1号完成撞击任务,撞击深度9.7米,启动钻探器……”
“钻探器启动成功,开始进行钻探任务……”
隐藏在撞击器内部的钻头开始向下进行钻探,钻头长1.5米,前端内部中空,用来采集样本。
深空观测卫星光谱分析,这颗小行星直径800米,呈不规则椭圆形,其60%左右的质量为金属铁和镍物质组成,其余的为岩石,总质量在5亿吨左右(瞎编的不要当真)。
具体的成分还要等“撞击器”把钻取的样本发射回蓝星再分析,才能得出一个最准确的结果。
是的,这次任务不仅要发射出去,击中目标,还要把采集到的样本发射回蓝星。
“1号撞击器”尾部还有一个电饭煲大小的返回舱,钻探器采集的1公斤样本被机械臂放置在返回舱。
再由撞击器的发射装置将返回舱像发射炮弹一样给发射回蓝星。
回来的时候就不能像去的时候那么快,去的时候有火箭助推器进行加速。
回来的时候只能靠发射时候的动能惯性和蓝星的引力捕获。
一小时后,撞击器钻头的旋转速度逐渐减慢……
“钻探任务已完成,开始回收样本……”
“样本装载完成,返回舱准备返回……”
“返回舱发射倒计时,10、9、8、……3、2、1,发射……”
“返回舱发射成功,预计160小时到达蓝星……”
返回舱有2个微型助推器,由于体积和燃料有限,只能启动4次,用来调整轨道。
最后一次是返回大气层之前调整轨道用的,不然坠落在漂亮国,那就是肉包子打狗一去不回。
其实对于洋来说,只要成功击中目标,并且可以执行钻探任务就可以了。
载着小行星样本返回蓝星也只是捎带的任务,做给外人看的。
不然你只发射过去,撞击一下,不带回来点什么,总会让人觉得你目的不纯。
虽然于洋对采样返回技术不以为然,但是对宇航部来说,仍然是不可多得的技术。
这次任务成功之后,宇航部第一时间联系了于洋,希望两家可以深入合作,为宇航部下一步月球、火星等地外星球探测计划任务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
返回舱发射回来之后,指挥大厅向“1号撞击器”发出休眠指令,除了每隔3个月向蓝星发送一次坐标信号,不再进行其他任务操作。
这颗小行星还是有一定的经济价值的,离蓝星也很近,只有150万公里,将来进军太空之后就可以开采矿石,现在先给它定位上。
4颗中继通信卫星和2颗观测卫星也没有忘记它们,在这次任务彻底结束之后,它们将动用自身动力,调整轨道,继续执行其他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