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史偏就要我命](https://wfqqreader-1252317822.image.myqcloud.com/cover/849/52921849/b_52921849.jpg)
第100章 高人指点
按理来说,这种开后门的关系户就算是买通官员要来一个贡士的位置也不太会去到前三甲的位置。
因为前三甲必定是举世瞩目,他们也不傻,如果高调的吸引人注意力恐遭众怒。
而且前三甲的试卷是需要张贴出来供大家观看阅读的,所以你就算要作弊也不会傻到直接做一个第一名出来,初中生都知道如果自己知道全部的答案也会故意错那么一题两题,不然保证被老师盯上。
所以在场的考生都知道这张翰武会打点关系,可就没想到此人这么豪横,竟然直接要了个一甲第一。
这下子所有人都沸腾了,不少人比之前来得更加气愤了。
“绝无可能,这试卷怕是文吏帮你抄录的吧?”
“呵,现在竟猖狂到直接在内院替人抄录范文了。”
“怪不得敢张贴出来,原来是有人已经替他写好了的。”
在场不少人开始怀疑起了这张翰武的试卷是别人代笔才敢放出来供大家传阅。
谁知这放榜的差役刚将试卷贴上,大家一瞧。
这竟然不是一篇前人的范文?竟是实打实靠自己撰写出来的。
而且这篇八股文立意明确,字字珠玑,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啊。
若说这是一篇范文那谁都有可能在知道考题后直接抄录出来,可这是一篇原创文章,且让在场的考生都感叹此文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这绝对不是一个文吏能轻易想出来的,要不然他就不会只做个文吏了。
这一下子,在场考生盯着这考卷都哑口无言,张翰武更是喜上眉梢,身边两个小厮互相抱团庆祝。
自己总算是没有辜负父亲的厚望,而且直接便是一甲第一,想当年张泰岳才是二甲第九进士,这陈启贤真乃高人也。
不光押题准确,做出来的文章都能力压群雄,如此有实力之人怎么他自己不来参加科考?
莫非他淡泊名利,不愿趟庙堂这摊浑水?
如此世外高人也不是绝无可能。
贡士榜单贴完之后,差役便领着众人前往皇宫之内参加殿试。
试前须复试,众人在保和殿应试,除了前三甲,其余人复试毕,于几日后应殿试,也在保和殿。
只有前三甲历经点名、赞拜、行礼等礼节后直接面见皇上。
殿内,乾圣帝因为周皇后病情大好,也就有闲心来见这进士三人。
拿到刘琦给的榜单之后,他盯着这一甲第一的名字看了半天。
“这......”
乾圣帝询问起刘公公,刘琦看出了皇上的疑惑,便解释道:“启禀皇上,这张翰武便是张首辅之子。”
“哦!朕就说这名字怎么如此耳熟,这是张大人的次子吧?他不是军营出身嘛,没想到还如此有学问?”
“奴才也不曾知晓这张翰武什么时候悟的这学问。”
“叫人把这张翰武乡试的成绩拿出来给朕瞧瞧。”
乾圣帝因为这一甲第一是张泰岳的儿子,难免对此产生一些疑虑,为避免众人的口舌,还是自己先把事情弄清楚来的妥当。
片刻后,刘琦递上一张卷宗,上面记录的是张翰武乡里各个考生的成绩。
其中看到张翰武竟只是勉强进了这榜单,差点名落孙山,怎么此人居然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进步巨大。
乾圣帝这一看反而更加怀疑了这张翰武的会试成绩。
“再拿他此次的考卷给朕看看。”
刘琦又叫人呈上了一份抄录好的一甲第一试卷。
乾圣帝接过来一看:“妙哉,妙哉啊,此文章确实有拿魁首的实力,可这张翰武朕记得之前是常年待在军中的吧,况且乡试都如此勉强,莫非是得到了高人的指点?”
“皇上,这一甲三人正在殿外候着呢,不妨您亲自叫他们进来,问问......”
乾圣帝点点头:“嗯,宣他们进来,朕当要好好问问这张翰武。”
三人进了殿内,见到乾圣帝慌忙的跪倒在地迟迟没有抬头。
张翰武心想,自己的父亲竟是在如此般的氛围之中闯出了一片天地,寻常人多在这呆一会儿都感觉窒息不已,这皇帝的气势真不是吹嘘的。
刘琦令三人抬头让乾圣帝好好看看,三人战战兢兢缩着脖子眼神四处躲闪。
乾圣帝见这吴用和卢俊义的面貌,当下点了点头对着刘琦示意,刘琦朝着二人指示皇上已经确认了这一甲二三,往后便是一名庶吉士,任职翰林院。
二人欣喜的谢恩跪别乾圣帝,当场殿内只留下这张翰武一人面对皇上。
他不知乾圣帝为何单单留下了他来问话,便始终低着头不语,心里却已经有了百般猜想。
“你爹可是张泰岳张首辅?”
张翰武老老实实的回道:“启禀皇上,正是家父。”
“朕听闻你从小便被你爹送进军营之内磨炼身躯,为何会突然又想学习诗文进入庙堂之内呢?”
“启禀皇上,家父曾是打算让小人冲在前线,报效国家,可奈何小人不争气,从小身体羸弱,受不住这军营之苦,家父便让小人转而志向,以文人报效圣上,为天下万事开创太平。”
乾圣帝满意的点头,这倒像是张首辅能教育出来的孩子:“嗯,张首辅家的果然不同于常人,你应该还有一兄在上,想必也同你一般知书达理吧。”
张翰武一听,满脸苦笑:“这......家兄另有志向,另有志向......”
乾圣帝一听,倒还是个谦虚之人:“你不必惊慌,朕留你下来不是为别的事,只是你也知道,身为首辅之子高中状元,必定是要得到不少人的猜忌,朕也是为了保你清白,才留你下来问话。”
张翰武没想到这乾圣帝还想的如此周到,对着乾圣帝一拜:“皇上英明!”
“朕刚刚看了你所做的考卷文章,确实颇有一甲水准,只是这篇文章好像与你乡试之时的成绩不太符合,是不是你乡试之时另有变故才导致那名次如此啊?”
“启禀皇上,小人不敢隐瞒,这乡试的成绩却已是小人能达到的最高水平了。”
乾圣帝没想到这张翰武如此实诚:“哦?那为何这一次你竟能做出如此绝世的文章来呢。”
张翰武毫不避讳说起了:“其实是因为家父请了一位先生来指点了小人一二,才令小人当场开悟了。”
果不其然,这张翰武真是请教了高人进步才如此神速。
乾圣帝当下对这高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知你爹请的是哪一位大儒啊?”
“启禀皇上,此人并非大儒,而是一位新兵营的小小士卒。”
乾圣帝心头一紧,思绪上好像预料到了一些:“新兵营的士卒?此人叫何名?”
“启禀皇上,他叫陈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