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廷龙年谱长编(下册)
上QQ阅读APP看书,第一时间看更新

1957年 54歲

1月11日 夫人潘承圭因健康原因,致歷史文獻圖書館退職信。云:“我在職休養,已經一年多了,但是健康還没有完全恢復,恐怕一年内難能銷假。而我思想上感到拿了工資不工作,終覺不安。因此,請求退職,以便從容休養,即希照准爲荷。”(原件)

1月25日 上海市文化局批復,潘承圭因病不能繼續工作,准其退職。(文化局批文)

1月29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顧頡剛日記》卷八,第190頁)

1月31日 午後,陳乃乾訪先生。(《陳乃乾日記》,第282頁)

是月 歷史文獻圖書館原址擴建的新書庫竣工。(《上海圖書館事業志》,第28頁)

是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總編輯宋原放聘請先生爲該社特約編審。(聘書)

2月8日 先生有信致顧頡剛。

去年得青島、廣西兩書,碌碌未復,殊以爲歉!芬兒入京,在府叨擾,無任感荷。歸來奉手書,并述悉漫游多樂,潭第吉康,慰如所頌。

承示輯録姚氏《通論》事,諫齋已任職我館,恐鮮暇晷。此間另有鈔手可以物色,至須校閲之處,龍可相助也。

我館去秋增人較易,專業人員可以自行物色,惟自八届二中全會以後,自行物色之權已經收回,同時人事凍結,故文森事目前無法推轂。頃已托欣夫亦爲留意介紹。

我館發展較速,人手配備聯繫,尚未熟練,故甚碌碌。以後可能稍暇,頗思稍理舊業,略事纂輯。擬仿《群書拾補》之例,將館藏各種校本之重要者,録成校記,彙爲一編。《讀史方輿紀要》終想校勘一過,以竟揆丈未償之願。當年賓四之弟已移録過半,不知此書尚在吴中否?賓四夫人不知現在何處,公知之否?擬踪迹得之。又我館有錢泰吉《南朝會要》未竟之稿(已近完成),我頗擬續成《北朝會要》(此可請人協助),公以爲何如?

日來報載立庵、夢家主張文字學應給予適當之重視,我甚有同感。惟彼皆注重於金文、甲骨文,而我覺隸古定文字演變,尤爲複雜,亦應重視。今後我如有暇,將以寫經古字與碑版别體,察其變遷,明其關係。材料已有不少,惜不能得如在蔣家胡同之安静專一耳。

又我館藏書已有五十七萬册,同人中有願從事資料編輯工作,但想不出題目。公得暇有興,懇代擬數題爲幸。

貴所聞在發展,研究員已增,不知將有何刊物否?上海近有歷史研究所籌備處之成立,聞李亞農爲所長,徐侖、周予同、楊寬副之。泉澄、懋恒、詩銘均已就研究員之聘。該所將以編印《史料彙編》及《大事志》爲主要工作。(《全集·書信卷·致顧頡剛》,上册第172頁)

2月15日 跋《吹豳録》。(《全集·文集卷·吹豳録跋》,上册第25頁)

4月5日 陳乃乾來,借《散曲叢刊》。(《陳乃乾日記》,第290頁)

4月10日 先生有信致顧頡剛。

每從報章獲讀言論,有裨建設,無任佩仰。但亦可知台端之賢勞矣。昨晤泉澄夫婦,還悉尊體違和,入院治療,聞之殊爲懸繫。想各地流行性感冒甚盛,殆因而引致它疾,現在諒已漸愈,維珍衛爲禱。芬兒寄來潮、洪、湲、堪照片,活潑可愛,特别弄貓及帶面具者,頗有意趣。

鈔校《續禮記集説》如須進行,便請將原件寄來,并希指示一二爲荷。

我館新屋竣工後,調度書庫大致就緒,將展開編目工作。去年草草印出南洋中學藏書部分,已寄呈,明知錯訛尚多,聊勝於無耳。實因熟習此項工作者太少,要求難高。

…………

《文匯報》載公“捋著銀髯答道”,熟人多不信公已留鬚,但育伊聞乃乾稱,當時公因忙,久未修面,遂即留長。或謂記者爲要形容老,故如此寫。不知果有其事否?前年菊老羡叔通先生長髯之美,因亦留鬚,曾無幾時,仍歸剃去,大約嫌麻煩,但爲時雖暫,亦曾留過鬚也。一笑。(《全集·書信卷·致顧頡剛》,上册第174頁)

4月29日 曾在歷史文獻圖書館工作過的何長生患病,先生有信致其家屬胡阿四。

來信收到。得知何長生病重,很是挂念。現在不知好些嗎?請代我們問好,希望他早日到公家醫院認真醫治。

關於在杭州就診費用能否報銷一節,查規則必須在當地一個公立醫療機構診治爲原則,如需轉診,須有初診的醫療機構的轉診證明。如無上項證明任意轉診的費用,不予報銷。所有醫藥費手據,均須填明姓名、費别、日期、金額等等(私人醫生處就診醫藥等費,概不可報銷)。住院費用可以報銷,但住院□□費、特别營養費、救護車費、病員看病路費、特别護理費,均由病員自理,不得報銷。請你們把醫療單據寄來後,我們憑單據匯款。

請假手續,等何同志住院後,將醫院證明等寄回我館爲盼。至於五月份工資,發薪後馬上寄給您。(《全集·書信卷·致胡阿四》,下册第707頁)

是月 完成《歷史文獻圖書館一九五六年工作總結》。

1)圖書的收購比較珍貴的,如孫寶琦往來電稿178册,是1910年他在山東巡撫任上與各方面對時局的商討和聯繫;1894年吴大澂在中日戰争中的電稿;又後任湖南巡撫陳寶箴的通信及其它文件,通信中有唐才常的手札,很難得的。捐贈中名貴的,蔣竹莊先生所送自己六十年的日記,有豐富的教育史料;張珍懷同志所送她父親的《金文斠釋》遺稿;瞿熙邦先生所送清湖北巡撫翁同爵及貴州巡撫龐鴻文的奏稿。文獻,有庚子義和團運動中“奉官出教”的布質憑證,盛澤左堂姚禁止聚衆告示。革命史籍,有《共産國際綱領》(僞裝《人口問題》)、《勞農政府之成功與困難》、《省港罷工之概觀》、《馬克思主義的民族革命論》、《學生潮》(記載五四學生運動),還有大革命時期的辛酉通訊社通訊稿、《海軍政治畫報》、《黄埔商埠周刊》、《孫大元帥戡亂記》,還有抗日戰争時期的《救亡日報》,解放戰争時期的《巴黎救國日報》《新生活報》等。

文物倉庫調撥來的珍本,以明嘉靖間所編刊的《三峽通志》尚未見過著録。這書是有關蜀中三峽水利的重要資料。還有李鴻章親筆信札,致潘鼎新、丁日昌等,大都爲鎮壓太平天國革命。潘書又有關於中法戰争的軍務,與當時人的看法有所不同,是很重要的參考資料……

2)拓片的補充:本館所藏拓片三萬餘種,一半已先編印目録,已有一定的基礎。爲了逐步發展,結合上海地方文獻起見,當由我館拓碑技工乘普查文物之便,訪拓了蓬萊、邑廟兩區的石刻,見了碑,可拓即拓,一個半月中拓得了200種。文物倉庫撥交宋拓元裝北宋嘉祐《二體石經》四册,存二萬餘字,當推稀世之珍。(原件;《顧廷龍日記》)

5月 先生編并題簽的葉景葵《卷盦書跋》,由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

6月3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顧頡剛日記》卷八,第252頁)

6月5日 跋陳豪《冬暄草堂遺詩》。此書爲陳叔通寄贈,陳有札云:“先父詩集竟未奉獻,兹檢呈一部,已無第二部,板已毁,真乃燼餘,請登記。”(《全集·文集卷·冬暄草堂遺詩跋》,下册第836頁)

6月8日 先生有信致顧頡剛。

頃奉手書,欣悉它疾已痊,惟失眠未全愈,繼續休養,爲之稍慰。

日前楊向奎君函羅竹風君(現任上海市哲學社會科學學術委員會秘書),欲借我館所藏劉氏《左傳舊注疏證》稿本,將由研究所之力而足成之(如真能完成,亦一大好事也)。我已同意,惟附四點説明:一、稿本不能添注塗改。二、如不開展工作,原稿應即退回。三、工作期間,要有專人負責保管,并與我館保持聯繫。四、將來出版,劉氏應酌給酬金。深恐人事靡定,久而石沉大海耳。公以爲何如?羅君來函,自言公之學生,想亦北大出身者。

公以外面人事繁忙,不能安硯,誠是苦事。而龍以館内諸務紛繁,雖則規模略備,而應做之事尚多,今後必須整理與發展相輔而行,不能分開進行。所苦骨幹不多,有能力之人各有抱負,對此服務性行業興趣不大。龍與此館自不能有何怠宕,但外之期望甚殷,而内不能使指臂之效,終日栗六,所得無幾。身坐書城之中,不能有一刻研閲之時,殊爲悶損。一子遠游,妻寓戚舍,家不成家。身雖無病,每日傍晚,輒感疲憊,有如發熱,必須偃息兩小時,始能稍稍看書,所得又幾何哉?卒至一事無成,以終其身,奈何!(《全集·書信卷·致顧頡剛》,上册第176頁)

6月28日 完成《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1957年上半年度采購工作總結》。(1)

我們的采購方向:1.適當補充原有基礎;2.廣泛蒐集近代史料。我們的采購標準,新書是馬列主義經典著作、時事政策法令、社會科學、史地、藝術、考古、古典文學、報導文學以及重印的古書等。舊書是工具書、叢書、地方總集、家譜、方志、革命文獻、批校本、清末以來的各項章程、機關報告、詩文别集、政治性小説、畫報等等……

1)作原有基礎的補充,收購了有關其他方面的圖書珍本,而這些珍本亦多屬于工具書及近人文稿等。計明本88册,抄本87册,稿本162册,名人校本8册。例如我館所藏明清名家手校本很多,但是著名的藏書家黄丕烈校本還未有,因此收購了一種黄跋的明本《壽親養老新書》,以備一格。又我館收藏名家抄稿本很多,這半年中也補充了一些,稿本如明遺民薛明益的手寫未刻詩稿,明張國維的揭帖原本,清惠棟的《荀子微言》未刻稿本,清李慈銘的《越縵堂所著書》手稿,有刻有未刻;抄本如日本古抄本《古文尚書》,這書爲《經籍訪古志》所著録的,爲研究隸古定《尚書》重要的本子。這些書在學術上參考價值是很大的。另外補充了石刻拓本,以廉價購得宋拓《王聖教序》一種;委托江蘇博物館代拓了蘇州碑刻,其中有清初踹染工人鬥争史料;又陝西博物館代拓新出土碑志十六種,都是以前没有見過的石刻;又去年委托中國佛教協會代拓的《房山石經》,今年已收到兩批。半年來收購石刻拓本合計86册,4010張。

2)對近代史料的廣泛蒐集,半年中從來薰閣和上海舊書店采購的數量爲多,這些圖書完全是有關近百年的軍事、政治、經濟、文化、教育史料。例如《立憲説》《女媧石》《洋務新論》《掇拾叢殘》等書,對辛亥革命前後的政治及社會活動有很豐富的資料。其他有關文教方面的章程報告,亦有不少。又收集近人的日記比較多,約有十餘種。其中如《吉林日記》,係吴縣顧肇熙在18801885年所記,當時吉林議改八旗舊制爲行省,他去協助辦理,後爲第一任分巡道,關于經營荒地、邊事交涉,皆有所叙述。《無逸窩日記》係武進莊某在1906年留學歐洲時所記,其中剪貼各種畫報及期刊,反映了留學生的活動,批評朝政的議論,還有滬寧路首次通車的照片、清末上海徵兵的照片,可從各人的日記中發現或多或少不經見的材料,對近代史的參考是有裨益的。同時我館對革命史料的搜羅,經常密切注意。由于這種史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這半年中收購了32種。例如《階級鬥争》《第二次全蘇大會文獻》《上海學生聯合會五九特刊》《民國日報特刊》《俄國革命畫史》《蘇聯發展之新階段》《國民革命》《青年平民讀本》《俄國共産黨黨綱》《共産國際黨綱草案》《青年工人問題》《革命工人》等等,都屬五四以來的罕覯珍本。

本年度采購的外文書,總計465册,其中有關中國歷史、藝術、風俗、人情等圖書229册,關於上海方面各種資料96册,關於世界史方面的26册。日文圖書的采購,計399册。

贈送圖書方面,張學曾同志捐贈他父親惟驤遺稿24種,有刻有未刻的。又楊夫人捐贈楊无恙遺稿十種,有未經刊行的。潘達于捐贈《潘文恭公家書》十册。

調撥的明清殘本905種,也有很多稀見的版本和經過名人題跋的。例如朱彝尊手跋的《汪氏珊瑚網畫繼》,吴騫題識的《詩經義疏綱領》,李慈銘題識的《通雅堂詩鈔》,盛宣懷的奏議原稿本(有《愚齋存稿》所未刻的),以及流傳很少的明人别集和小説戲曲。(原件;《顧廷龍日記》)

7月9日 顧頡剛有信致先生。

煦華來,藉悉府上均各安好,至慰。剛明日全家赴青,約九月初歸來,嬸如來京,正有空榻也。煦華此行匆促,北京市中大有可求者,尤以清末維新一派出版物尚未爲圖書館所注意,正可及時收購也。兹啓者,重慶師範學院吴毓江教授,研究諸子學達數十年,兹到滬搜集資料,擬請除出示尊藏外,并爲介紹上海各圖書館爲荷。蒙贈揆老《書跋》收到,謝謝。此書至有用也。(《顧頡剛書信集》卷二,第527頁)

是月 先生編《涉園序跋集録》由上海古典文學出版社出版。

8月初 歷史文獻圖書館舉辦“李大釗同志殉難三十周年紀念展覽”。(上海圖書館編《展望與回顧》,第162頁)

8月24日 撰成《學習李大釗同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兼談新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一文。(《全集·文集卷·學習李大釗同志艱苦奮鬥的精神——兼談新中國圖書館事業的發展》,上册第375頁)

8月25日 爲丁福保、周雲青編《四部總録藝術編》作序。

古語所説“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書編得愈多,做研究工作的人愈能節省其很多的時間和精力。此編就是藝術領域裏的一部很好的工具書。它把儘可能搜羅的材料已搜集攏來,有提要、有索引,很便於翻檢。而主要的優點,不僅分類的細密,而目録力求衆多,既博采乎傳記,更詳考其版本。近人於書、畫、法帖、版畫,雖有不少人作過著録,互資補苴,但要把這些書搜集齊備來作參考,那是非常困難。今雲青擷各家之精英,成四類之總匯,纂輯有年,鍥而不捨,以此公諸同好,則對從事這方面研究工作的同志,實有莫大的幫助。(《全集·文集卷·四部總録藝術編序》,下册第612頁)

9月19日 完成《李大釗同志殉難卅周年紀念展覽會工作報告》(草稿)。(原件;《顧廷龍日記》)

10月14日 完成《1958年概算説明》。(原件;《顧廷龍日記》)

11月25日 對上海市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人員借閲解放前報刊提出三點意見:“1.報刊借出問題,我認爲期刊可通融,報紙不能通融。原因是舊報紙尺寸大,紙質脆,年久,多搬動就容易損毁,减少搬動,延長壽命。還有在翻閲時用力不匀,也會撕破,衹可請閲者特别注意。2.我們房屋條件關係,目前衹能利用六個座位一間的珍本閲覽室,讓他們工作。3.同意上圖的‘在遵守各館規則下進行’。顧廷龍。”(《關於歷史研究所提出的借書問題我反映一些情况》)

12月31日 完成《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1957年全年工作簡况》。其中“全年入藏圖書總數61740册”。舉辦“展覽會三次:①特藏展覽,②李大釗同志殉難卅周年展覽,③慶祝十月革命四十周年圖書展覽。參觀人數12202人”。完成中國近百年經濟史料專題目録。“裝裱信札4967頁,拓碑613張”。(原件;《顧廷龍日記》)

是月 先生題簽的《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藏中國近百年經濟史料目録(1840—1949)》,由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出版(油印本)。

是年 代張元濟撰《影印宋本杜工部集》跋。(《全集·文集卷·影印宋本杜工部集跋》,下册第749頁)

是年 商務印書館聘請先生爲特約編審。(先生小筆記本)

是年 《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石刻拓本分類目録》《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藏書目録》出版。(《我館歷年來編印的部分書目》,載上海圖書館編《展望與回顧》)

是年 國務院頒布《全國圖書協調方案》,上海市歷史文獻圖書館被指定爲全國第二中心圖書館的成員館。(《上海圖書館事業志》,第89頁)

是年

10月8日 吕思勉卒,74歲。


(1) 此文有初稿(完成於是日)和二稿(完成於7月9日)兩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