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末争霸:从红巾军起义开始
上QQ阅读APP看本书,新人免费读10天
设备和账号都新为新人

第62章 灭元论【求追读】

听到刘福通的说话,老道也不生气。

“不知小友是否愿意与我坐下来,找个地方好好说话。”,老道说话的时候很是客气。

刘福通皱着眉头想要拒绝,但又想起来来这老道,刚才说的话心里边隐隐的对老道起了好奇之心,这老道怎么会知道自己造反呢?

“道长,您叫什么名字啊?我好歹也要知道您的名字吧,这样才能和你一块去找个地方聊聊啊。”

“老道我啊朱升。”

“朱升?”

刘福通在心里面默念这个名字几遍,想了想这朱升怎么没听说话啊,也没有淮西二十将和开国六国公里面啊,这就有些稀奇了,这朱升是何等人物啊。

其实不然,这朱升虽然没有显赫的身份,可是他的作用一点都不亚于刘伯温,他后来成为了朱元璋前期重要的谋士,为朱元璋提出了九字方针,即向朱元璋献“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为明朝建国和巩固初期政权作出重大贡献。

只不过令人感到不解,为什么朱元璋在开国之后,没有给他封一个爵位,而是只给了他一个普通的官位。

“小友可能不知道我的名字,我只是一个喜欢在四方云游的道人,平时就喜欢看看书,研究一些兵法书籍之类,时间长了便有一些自己的看法”。

“刚才见小友路过,身上贵气非凡,我惊为天人,所以才喊住小友,想和小友探讨一番,给你一些建议。”

这人想必也是一个非凡的人物,不如趁机与他处理好关系,自己手下虽然说是有不少猛将,但还是缺谋士。

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光有猛将有什么用,还得有人为自己出谋划策,这才可以呀。

于是他心中起了招览之心。

“道长不如我们去找个酒楼吧,在上面吃一些酒,说说话如何啊?”

“如此正好,我啊最近嘴馋的很,也想品尝一些美酒。”

老道把地上的龟甲和铜板,都收拾了起来,装进自己肩膀上链兜。

“要不我们就去福来客栈吧,正好咱们那些兄弟都在客栈呢。”

徐达提议,想着首领为什么要和一位老道谈天论地,还要和他喝酒,真是想不明白。

“好,就依徐达所言。”

刘福通很是爽快,当即就领着老道和自己手下的几个人,一起朝着福来客栈走去。

“小二,给我们来一个包间,我们要喝酒吃肉。”

刘福通冲着大堂,喊了一句,然后一位客栈的伙计说道:“好嘞客官,二楼有上好的雅间,我这就带你们去。”

小二在前面领路,众人跟着他走到了二楼,这小二挑了一个非常好的房间。

“这位客官,这就是上好的雅间,周围也没有人不会打扰你们谈话,不知这里可行。”

刘福通向两旁的房间看了看,里面都没有住人,确实是一个位置不错的房间,就点点头。

“等下送一些酒肉到房间。”

“好嘞客官,您就稍等,先聊着,我这就出去准备着。”

小二顺着楼梯下去了。

“道长请吧,进房间咱们几个慢慢说。”

“好!”

老道抚着胡须,走着四方步进入房间。

刚一坐下,刘福通就火急火燎的询问,“不知道长从哪里得知我的事情?”

“小友要说这件事,那可是巧了。”

“我那日正好在颖州城,然后就看到了你们对阿速巴的行刑。”

“看到了您的长相,所以就记了下来,之后又听说你们所做的一些事情,老道我是心中大为佩服。”

“今日在泗州城见了小友,所以这才喊住小友,想要和你谈论一番。”

“还请小友莫要怪罪,我在集市上和您说的话。”

“哦,原来是这样啊,看来我倒是有些多虑了。”

正当刘福通还要再说什么的时候,“小友送酒菜的人来了,莫要再说了。”

这时脚步声从走廊外响起,一直到房门前停了下来。

“客官,您要的酒菜来了,不知道现在要不要上来。”

“快上来吧,不要墨迹了。”

门便被轻轻推开,那小二以及两个客栈的伙计,端了好些个酒菜放在桌子上面。

“好了,你们三个人可以出去了,我们还有事情要商量。”

刘福通摆摆手,于是那三位客栈的伙计,都出去了顺便把门给带上了。

“道长请吧,这些可就是专门为您准备的。”

老道也不客气,就拿起桌子上的木筷。朝着面前的菜夹去。

虽然二人一直在说着一些话,旁边几位人这也插不进去话,只能默默的听着还不时的点点头,以为自己听懂了。

过了一个时辰,老道吃饱了。

“多谢小友的款待,刚才和小友只是说了一些普通的话,接下来还要说重要的事情。”

“不知道小友以后想怎么办?想要怎么样扩展自己的实力。”

“这……”

刘福通一时语塞,他只想过以后要打下泗州和泸州府,拥有两淮马场,组建骑兵,然后和元军接着打仗,之后就不知道干什么了。

于是刘福通就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老道听。

“小友有眼力,只不过光打仗还是不行。”

“小又应当夺取两淮马场后,扼住京杭大运河,然后挥兵北上进攻江南河北行省南部的一大块区域,开放粮仓放出粮草,招募流民。”

“而后就不要再继续北上了,挥师南下先在南方稳住,攻占城池有了自己的基业以后,再慢慢做打算。”

“高筑城,缓成王,广积粮!”

“此乃为良策。”

“如果是小友仅仅攻占了两淮之地,有了自己的马场,而没有去扼住京杭大运河,也没有自己的基业,要是分兵挥师北上之后,恐怕要一败涂地啊!”

“根基不稳,没有自己固定的基业,怎么能与元军的骑兵抗衡呢?”

“元朝之所以可以攻取南宋之地,是因为终宋一朝没有了燕云十六州,而且也没有大的养马之地,根本就不擅长骑兵之战,这只能以步兵对骑兵,这是吃了很大的亏。”

“而终宋一朝,基本上在和辽金元三国对线,吃了很大的亏在骑兵上。”

“虽然他们打胜仗打的多,但是别人来去自由,打不过就跑,你步兵根本就追不上。”

“长此以往,两军悬殊只会慢慢就会加大,怎能不败呀?”

作者正在努力码字中,去催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