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礼物
沪市在全国都排得上号,高家虽然扎根在东北,但是在这个城市也有几座资产。时间很充裕,并不急于一时,所以高家人先在这里安定了下来。
而高明,则是和爷爷一起,去一处庄园和其他几位家主碰面,面商具体事宜。
“哈哈哈,高老头,你们可算是来了。
小明,过来陪爷爷说说话。”高明和高振安并不是最快的,等他们到的时候,吕家和王家已经等候多时了,看到高明进来,王蔼褶子脸露出笑意冲着高明招招手。
“王爷爷。”高明上前,笑对王蔼回道。
“好孩子。”一米六的高明,刚好平视坐着的王蔼,王蔼捏了捏高明的胳膊,感受着内部和普通人截然不同的坚韧,笑容更盛,“我就说你这孩子必成大器,如今困龙升天,肯定前途不可限量。
既然走上这条道,务必牢记乾卦第三爻的爻辞啊。你可知道这爻辞是什么吗?”
“嗯。”高明点点头,他虽然看不太上术士,但还是看过周易之类的经书,过目不忘的特性让他很容易就找到了出处,“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好好好。”王蔼眼中的满意之色丝毫不假,拿起一旁的一个红色的纸袋,塞在了高明的手里,“既然成了异人,那今年爷爷给你的礼物,就不能像过去那么敷衍。
打开看看,看看是否合你的心意。”
“明在这里谢过王爷爷了。”高明没急着打开,而是继续客套道:“物件就是物件,对我来说没什么区别。”
高明伸手在背包里掏了掏,嘴上话语不由得一顿。这句话听起来有些不尊重人,但王蔼脸色没有丝毫变化,他清楚高明不是这么失礼的孩子。
果然高明接下来的话,让王蔼的笑声都传到了和吕慈聊天的高振安那边。
“但是既然是您老送的,那它在这时候就有了附加价值,对我来说自然珍贵无比。”高明将包里掏出来的长条形礼盒,递给了王蔼,“说来也是巧,我正好遇到一样适合您老人家的礼物,您不妨打开看看。”
“哦?”停下爽朗的笑声,王蔼接过了这个礼盒,好奇的看了看,但是从礼盒外面什么都看不出来,“那咱们爷俩就一起打开?”
“好。”高明点点头,拽住纸袋漆封外的线条,用力一扯,掺着金粉的漆封就掉了下来。
高明手伸进去,拿出来一个活页笔记本。好奇的打开看了看,发现不只是封面一片空白,里面也一个字都没有。
“这是法宝......”高明瞳孔一缩,相比于法器,法宝可就珍贵多了。
“也不算什么法宝。”王蔼摇摇头,没急着打开礼盒,而是耐心的给高明解释,“这是用我们王家【神涂】制造的纸,和阴阳纸类似但要麻烦些。
注入肝木之炁,就可以激活放入一些东西,想取出就注入肾水之炁就好。类似于你们年轻人小说里的储物空间。每页能承受的重量有限,但是对体积没什么要求。
我们王家这些年积攒了不少,爷爷只是从库房里拿了些订装成册而已。你们年轻人出门拎着大包小包的,爷爷看着都麻烦,觉得这个你可能用得到就给你带来了。”
“太珍贵了。”高明苦笑着摇摇头,王蔼说的轻松,但‘这些年’恐怕不是二三十年能攒下的。这种固化了异术的法宝,可是每件都价值不菲,更何况这一本起码有二三十张。
“长者赐,不敢辞,这点道理你不懂吗?”看着高明想要拒绝的姿态,王蔼脸上露出一丝不悦,然后才打开了高明给自己的礼物。
明黄色绒布上,躺着一根毛笔,笔杆纯白,笔尖是灰色。
王蔼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倒不是这样东西有多珍贵,而是其上熟悉的气息。
将笔拿在手中,粗大的手指捏住笔杆摩挲,王蔼怔怔的忘记了说话。
高明没急着介绍,王蔼的眼力可是顶尖,相信他肯定已经看出来了。
良久后,王蔼口中吐出一口浊气,才回过神来,看着高明的眼神有些复杂,“小明啊,你这样东西,可是送在了爷爷的心坎上。
白仙身上品质绝佳的刺、灰仙尾巴尖的一撮毛,这可不是你说的‘正好遇到’啊......”
王蔼一愣,貌似刚才自己也是这么敷衍高明的,想到这里,又忍不住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快要出来了,眼眶有些莹润。
“这是给白仙拜年的时候,仙家给我的礼物,但我实在是用不到,制成手术刀又过于浪费了。
想到爷爷曾经提过您和白仙之间的渊源,觉得把这个送给您是最合适的。”随后高明指着笔杆说道,“不过我不知道您王家【神涂】用的笔是怎么炼的,所以我只是让东北的一个炼器师简单处理了一下组合起来炼了一个器胚。”
听到这里,王蔼眼神闪烁起来。离他不到半米的高明可以看到他虽然眼袋不小,但眼白极为清澈,一点红色的血丝都没有。
王蔼将手搭在高明的肩膀上,又捏了捏,随后认真打量着高明,嘴里喃呢着,“好孩子,真是好孩子啊。”
这么过去约么十几秒,王蔼转头看了一眼正在用手机王并,忍不住叹了口气。
高明看着这一幕,有些忍不住想笑,显然王蔼也发现了王并在他自己的溺爱下诞生的缺点,但王蔼很难控制自己对王并的溺爱。
因为他自己小时候,也是这么过来的。
“您也别这么看王并兄弟。”高明看着王蔼转过身来,笑着对这位老人家说道:“虽然他这么顽劣,但是我发现了他身上有一个优点,而且和您有关。”
‘顽劣?’王并虽然在玩游戏,但是耳朵尖的很,听到了高明这么说自己差点就站起来和高明对怼上一句。
只不过被高明第二句话中的‘优点’拦住了,王并不动声色继续摁手机屏幕,‘我倒是看看你的眼光如何。’